閃電頭評|唯“圖”是“利”註定會進入無底“黑洞”

闪电头评|唯“图”是“利”注定会进入无底“黑洞”

這幾天,視覺中國因黑洞圖片版權和存在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的問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並持續發酵。

其實,像視覺中國、全景網一樣的圖庫平臺,近年來對圖片版權,在業內一直頗具爭議。只不過,因為黑洞照片引發的連鎖反應,成為了一根導火索——被約談、被央媒點名、股價無懸念跌停;百度、鳳凰網等公司也發文稱,自家公司的商標也被視覺中國收錄並打上水印;甚至有人反映,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佔為己有”。

版權保護已經成為共識,我們尊重攝影師的勞動成果,呼籲不能亂用具有版權的照片並隨意用於商業用途。但在這個事件中,要釐清的是,什麼樣的圖是可以售賣的,商業底線在哪裡。

正當維權和專業維權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圖庫運營平臺可以為攝影師的版權提供便利、支持,但是不能以此為藉口、以保護之名,對圖片需求方進行“釣魚”“碰瓷”,用專業、壟斷維權的形式牟取暴利,把版權變霸權。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野蠻生長模式,無疑是一種“版權流氓”“版權惡霸”。不禁要問:圖片平臺獲圖片版權的途徑,是否合法?誰來主宰定價權?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照片,版權是否屬於視覺中國?“購買方”的用途又該如何監管?

道歉信,很難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覆。作為審核方,把關責任愈發重要。如果內容運維管理上沒有漏洞的話,為何會出現標籤混亂等重大錯誤?恐怕,道歉之外,更要反思、警醒。相信很多媒體、機構都對這種“維權銷售”不堪其擾,大多采取“敢怒不敢言”“息事寧人”等處理方式,這也導致圖庫平臺更加肆無忌憚,逐漸喪失了基本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

公眾都期望有一個良性的版權環境,但我們也要警惕利用版權保護去“鑽空子”。有個成語叫唯利是圖,但如果唯“圖”是“利”,把所有圖都當做商品來運維,在違規違法的邊緣試探,註定會進入無底“黑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