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那些年,说的好形象!

刘润和作品

甘肃那些年

(1911—1927)

甘肃那些年,说的好形象!

刘润和,男,1966年生,甘肃民勤人,某企业打工者。

01

》》衙门

大清没了 衙门还在

龙旗换了五色大布

满人总督换成汉人

都督 督军 督办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漂去漂来

宰不完的牛羊

耷拉着脑袋 走向屠场

02

》》报效

甘肃太穷 缺银子

赵督军请来江西老表①

代卖官位 名曰报效

陇东和河西 年价大洋

一万五 一万二

兰州 西宁 府县五千

交钱上岗 简单省事

不搞考察 选举

银元哗哗而来 挡也挡不住

①赵惟熙(1859—1917),字芝珊,江西省南丰县人。1900年后,任甘肃省宁夏知府,甘肃省巡警道,代理甘肃布政使,1912年3月,署甘肃省都督兼民政长,主持甘肃军政。

03

》》水梓

深夜他在峭壁上

做梦 有人拍打窗户

“快起来!主张民选的李议长

叫人打死了!”

他寻声出门 阒无人迹

漫长的恐惧 虚汗冒到傍晚

噩耗自百里之外驰奔而至

西风凛冽 他流着泪说

有些事 想明白也不能讲清楚

①水梓(1884-1973)甘肃兰州人,原籍浙江,字楚琴。甘肃著名教育家,擅书法精诗文,有陇上第一名流之誉。

04

》》字狂

没当督军 他学赵孟頫

当了督军 改学张猛龙

学本家张旭 写一横大喝一声

写三竖跺脚喘息 汗流如注

磨墨抻纸的一伙安徽老乡

围着书案啧啧称奇

督军兴致高涨 挥毫不止

呼叫声崩断了腰带

大裆裤堆在脚面

这并不妨碍 张督军①

光着屁股 狂写魏碑

①张广建(1864—1938),字勋伯,安徽合肥人。辛亥革命期间,任山东布政使、代理山东巡抚。1914年出任甘肃都督兼民政长。

05

》》群主

《大河日报》群主聂某①

骂东骂西 普及三民主义

洪宪大帝老袁在京城里

听到西北腔就来气

督军绑了聂群主下狱

在河边 留下一双旧鞋

老袁驾崩 聂群主归来

有人咬牙切齿——

“皇上总是心太软 当初

就该把这家伙弄死!”

①聂守仁(1865—1936),字景阳,甘肃民勤人。同盟会会员。民国年间任《大河日报》主笔。著有《甘肃三十年事略》。

06

》》换省长玩

陆督军吸金 种罂粟①

陈省长拍案 甩了袖子

潘省长辞官回乡修炼书艺②

李省长上任一年

卷了铺盖回家种地

三年换下三任省长

陆督军电告北洋政府

“与甘人相处不宜”

随即患了中风 一病不起

①陆洪涛(1866—1927),字仙槎,江苏铜山人,北洋将领。1913年任陇东镇守使,1921年任甘肃督军等职,参与捕杀革命党人。1924年甘肃陆军第一师(暂编)师长兼任甘肃省省长,1925年辞职。

②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省长。1922年辞职回乡,成为民国著名书法家。

07

》》吴佩孚的疑问

落架的孚威上将军①

红胡子如尖椒 黑眼珠若乌玉

在天水摆起长脸训斥——

“现在的教育

是男盗女娼的教育

男校讲共产 女校谈恋爱

这样的教育

要它做什么?”

陪同的官员微笑不语

懒得回答吴大帅的问题

①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1918年与护法军作战时得过“孚威将军”名号。1927年后赋闲。1931年10月到甘肃天水视察。

08

》》耳光

邵力子先生戴圆眼镜①

笑容迎风绽放

做了多年秘书长

据说偶有言语失当

挨了蒋总统

两记不轻不重的耳光

次日 蒋总统签发委任状

邵先生当了省主席

这次任前谈话

真是别具一格

①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1927年后,历任甘肃省主席、陕西省主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民革常委等。

甘肃那些年,说的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