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成語

《道德經》中的成語

老子堪稱中國首席哲學家。所著《道德經》的結構簡單,但內容博大,思想精深。“道經”主要闡述宇宙萬物本原,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德經”主要論證治國安邦、為人處世進退的方法智慧,以及修身養性健康長壽之術。

老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曾引起數代皇帝的高度重視。漢朝建立之初,至漢武帝之前的5個朝代,均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作為治國安邦的主流思想。

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為《道德真經》作注,特意追封老子為“太玄元皇帝”,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均曾精心為《道德經》作注,他們都以治世的觀點進行闡述。

《道德經》對現代人的影響之大可能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我們可能不知、不懂、甚至不認同它,但是在行動上卻早已在接受它的指導。

看看這些成語:無為而治、上善若水、金玉滿堂、功成身退、寵辱若驚、自知之明、大器晚成、知足常樂、出生入死、禍福相依、根深蒂固、以德報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得寸進尺、小國寡民、雞犬相聞、安居樂業......,

一一數來,如此熟悉,它們都出自《道德經》,五千字的《道德經》中出了52個成語。有沒有覺得《道德經》早已植入了我們的基因,融入了我們的血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