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互联网,为什么诗词中不会出现一句重复的?

荼蘼未盡


古诗词重复(相似、相同)现象一瞥

看题主问询,立刻想到两首诗。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青年李白离蜀地赴江汉,开始壮游全国。乘船经巴渝,过三峡,入荆门,群山尽,平野现,豁然开朗,逸兴壮思飞,作诗赠别家乡。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晚年,辞官回成都,不久他的接济者严武去世,只得另谋出路,举家乘舟东下,漂泊岷江长江上。此诗作于渝州至忠州途中。

二诗成诗时间相隔几十年,颈联高度相似。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不可能没看过李诗,所以相似处不是暗合,是杜诗借鉴了李诗。李诗呈现平远日景,杜诗营造高远夜景,意境雄阔,但意指不同;李白意气风发,好望前程,昂扬情绪与壮阔物象共振;杜甫潦倒多病,颠沛苦旅,落寞情绪与壮阔物象悖反。

杜诗还有化用他人诗句的其他例子。

何逊《行孙氏陵》:“山莺空树响,垄月自秋晖。”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庾信《入西塞示南府同僚》:“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

杜甫《宿江边阁》:“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化用庾信诗句的还有王勃。

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局部相似,还有整体相似的。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游斯楼,诗兴大发,猛见墙上崔颢题诗,顿时踌躇满志变英雄气短。后人添油加醋形容李白懊恼:“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又惊又羡,心中老大不服,后来终于逮着机会同崔诗打擂台: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两首诗架构完全相同,写法高度相似,都是杰作。若要分个高下,有论者慑于诗仙大名,认为李诗强,微见还是崔诗胜一筹。首联和颈联,崔诗慕虚思远,有一种时空缥缈感,李诗怀古思幽,一般性朝代更迭之叹;颔联,倒是难分轩轾;尾联,崔诗怀乡,古人常见的旅愁情思,李诗怀国,貌似高端,实际并非忧国忧民,忧的是自家官路被遮断。

李杜王的做法,可称为正向借鉴。与此相反,就是反向借鉴。

高蟾《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霞,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韦庄却认为情绪可以画影图形,作《金陵图》:“所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佛教禅宗有一桩著名公案,禅宗五祖弘忍欲传位,出题考察门人。上首弟子神秀献《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不置可否。有个杂役文盲和尚惠能,反其意口占《本来偈》,请人录写呈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喜,授之衣钵,惠能遂成禅宗六祖。或判案,《无相偈》执物着相,迷觉不悟,《本来偈》无执无相,圆觉开悟,所以后者胜出。

以上是古诗词形神相似的事例,形神相同的情况,是完全借用、小改借用。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蓑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名句垂世,后人激赏。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好问《蝶恋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是无情好。”

毛泽东《解放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词神品,苏轼、黄庭坚、朱敦儒等人眼见嘴馋,抓来囫囵全吞。举其一:

苏轼《浣溪沙.渔父》:“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归。”

(这种写法叫“隐括体”,把现成诗词扩写,原句不改动或小改动,分散嵌入新作里。如此处理,够巧妙,然而终究是文字游戏,生来怪胎,即使有苏轼等大仙加持,也长不成美人。)

晏几道《临江仙》上阕:“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末句采自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林逋《山园小梅》中出彩的一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人传颂,它的真身是五代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诗改了两字,人言青出于蓝胜于蓝。

借用的例子还有许多。欧阳修、元好问、毛泽东、苏轼等人的借用没问题,晏几道、林逋的借用却有抄袭之嫌。原作和原作者名头大,广为人知,读者明白出处,自然无诟;原作和原作者寡闻少见,借用者不加说明,就是暗度陈仓了。

古今作者面对相同、相近、相似的写作对象,有可能产生相同、相近、相似的意趣,但字句完全相同的概率极小,万一巧合,有操守者敬奉先到为王,自觉抹掉重复,与有没有互联网毫无关系。

如上述,正大光明借鉴、借用不是病,偷偷据为己有是亏德。




樊虚


事实是,有重复的!

如果您经常使用诗词查询网站以查询资料的话,会发现这一个事实。

小可看到这个问题也想了一下,感觉大体上的重复分为五种。

第一种,因为喜欢某个前人的句子,所以直接借用,并且特意做出标明。比如

李清照《临江仙》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之句,并且特意注明了“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第二种,前人的句子太过出名,世人皆知,所以无须标明,直接借用。

如贾岛诗《忆江上吴处士》有一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吕洞宾有一首《促拍满路花》起句就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杨果有一首《太常引》起句就是“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宋朝有一个叫释云贲的僧人还写进了自己的偈诗之中“秋风吹渭水,已落云门三句里。落叶满长安,几个而今被眼瞒”。

第三种,前人的某个句太过出名,以致于形成了典故,当成典故用。比如李白《塞下曲》中有一句“直为斩楼兰”,戴复古有一句“终待斩楼兰”,李曾伯有一句“不待斩楼兰”,和准有一句“直欲斩楼兰”,卓田有一句“剑未斩楼兰”,张玉孃有一句“游马斩楼兰”,单单“斩楼兰”三字,刘过有“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王庭珪有“未用汉军频出塞,徒生事,斩楼兰”,曹冠有“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第四种,前人的某一组词形成了定式或公式,后人直接借用,比如“斜风细雨”,最初用的应当是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后来韦庄嵌入到自己的词里“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苏东坡更是潇洒,直接化做自己的《浣溪沙》“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庭坚更不示弱,直接将张志和的渔歌子变成了《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朱敦儒一看,嘿!这有意思!也学着弄了一首《浣溪沙》,全词如下:“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徐俯不愿意了,怎么可以少了得我,于是来了一首《鹧鸪天》,全词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然后觉得不过瘾,又来一首《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胡铨一看这帮人玩太狠,心想也来凑个热闹吧。于是也秀了一首《鹧鸪天》全词如下“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莼美更鲈肥。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青箬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

这还不算那些只用“斜风细雨”四个字的诗人,如李清照,刘克庄,韩淲,叶梦得,陆游,汪元量,朱淑真,王实甫,刘辰翁,司马光,元好问,杨万里,范成大。(不知道那些喜欢洗稿的头条作者看小可到这篇回复,会不会再生出一篇文章来,汗颜)。

第五种是巧合,前提是原作并不出名,直到自己写出来才出了名,世人一查,哎呀,这一句李白写过。但是没有用的,以这一句佳品为准。例子我忘了,在某个诗话里。

第五点五种,也是巧合,前提是原作也不出名,原句也不出名,不过只要有人点出来,您这诗句前人写过。那么不论这个诗人是不是借鉴或是原创,只要不是精彩到让人赞叹,他一定会将此句删除,删除。这是一种诗人之间的尊重与骄傲。

你先写的,以你为尊。

我要么不用,要么标明。

创作,以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为原则。

我经常查询诗词,可以这样说,诗经,离骚,乐府,李杜,他们的诗歌中的非经典句子,很少原封不动地被借用或原创。反而是那些不出名的诗人,不出名的诗作会出现重复的例子。

古代文人是必须读诗的,诗经,乐府,楚辞,李杜是必读。所以除了用典以外不会产生重复,因为如果发现作者一定会自己提前删除。

小可当年在没读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时曾经写过一个打油,里面有一句“万千心事难寄”,甚是喜欢。后来发现,李清照一千多年前就用了。

好吧!

反正我写的是打油!

唉,在李清照面前,我连标注的资格都没有!

删之!


亦有所思


问题:古代没有互联网,为什么诗词中不会出现一句重复的?


前言

古人诗词中是有很多重复现象的,这种重复也分两种,有意的重复和无意的重复。

一、有意的重复 借用和化用

1、借用

李贺有首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舝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被无数后来人使用。

忆秦娥 别情(宋·万俟咏)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河满子 秋怨(宋·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化用

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叫做化用。

1)苏轼的化用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 苏轼写了一首送别词赠给好友钱穆父。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用来夸赞钱穆父的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这种化用可以称作水中着盐,知道是典故和不知道是典故,都不影响理解诗意。

2)杜甫的化用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说杜甫的化用:

张燕公“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即杜之“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所本 也;“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即“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所本也。

张燕公是初唐著名的宰相张说 ,“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出自他的《和魏仆射还乡》

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

杜甫的这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是他怀念李白的一首诗中第一联。

《天末怀李白》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翁方纲说杜甫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化用了张悦“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这两句诗意相似,不过杜甫的“凉风起天末“意境更加高远,是”点铁成金“的化用。张、杜这两首诗都是写给别人的,抒发了对朋友的关怀心情。

二、无意的偶似

宋朝杨万里《诚斋诗话》中,关于杜甫化用前人作品的现象有这种评价: ”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垄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作者不及述者。“

诗人作诗有偶然像古人的情况,例如宋朝的王禹偁作桃花诗《春居杂兴》: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的儿子告诉父亲说:

父亲,你这首诗很像杜甫的作品啊。

王禹偁赶紧找出杜甫的《绝句漫兴》: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这两诗的用韵和立意几乎一样,但是王禹偁很开心,认为自己的诗和杜甫相似是莫大的荣幸。这就是”句有偶似古人者“。

结束语

作文作诗,不论有意借用化用,还是无意间的偶然相似,是常有的事情。正如黄庭坚所说: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黄庭坚的意思 :杜甫和韩愈作诗作文,常常引用或者化用前人,只不过后人读书少,不知道而已,误以为是韩愈杜甫自己的语言。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怒我直言,不知道提问者何以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实际情况跟你说的恰恰相反,诗词中存在大量重复的东西。字、词、句、意、情、景、格、境,无一不存在大量重复。重复之多之广,从来都是诗词最大的弊病。

如果是认真读过诗词的,读个上百篇,你就会有重复的感觉,即便记忆不好,隐隐约约总能觉得在重复。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

诗词2000多年,有很多固定意像固定习语固定表达,这些被一用再用,已经成机械式。尤其用典之说,实则抄袭成灾,造成历史事件、人物的无数次重复。一个击楫中流,一个风吹破帽,一个五斗米,等等等等,看看用了多少年。

陆游作诗9000多,很多诗评人表示,看了直接无好感,,就是因为太多跟自己跟别人的重,不单单是句子的重复。

一个乾隆就作诗5万,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词,然而大诗人却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为何?诗人们总是在写重复的东西,写别人已经写了几千几百年东西,写不出创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毛泽东诗词不多,但他写出了属于时代属于自己的东西,且捍卫了诗词诗意盎然的尊严,看看诗词史你就知道,这种创新型诗人非常少。

宋词为一代文学之盛,又有多少抄袭唐诗,很多直接拿来就用,只不过有一些确实抄出新感觉,后人也不好说什么,用“化用”之类说法予以美化,本质还是抄的。而这种美化说法,又反过来促使一些人肆无忌惮抄,所以中国版权意识为什么那么弱呢?

正是因为诗词创作总是陷入重复,所以只有唐诗宋词能看。


诗词桃花源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不思考的表现。

你现在能看到的,都是流传下来的,删减查重后的。

《诗三百》《唐诗大全》等等等等,都是合编集。

所选用的诗歌本身就是经过流传后,有名的人、有名的诗,从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诗作中杀出一条血路留下来的。

再经过搜集、整合、编排。

可以说基本上是【查重】后的结果。

重复的是你没看见么?

却不说宋之问《有所思》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这样【杀人夺诗】的经典案例的。

就那些风花雪月,就那些花鸟鱼虫,写来写去,重复的多的是。

所有的重复原因,和现在没什么区别。

引用致敬的、英雄所见略同的、洗稿的、强行抄袭提前发表的。

给大家几个例子看看这些重复你觉得算哪种?

明月青天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

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万俟咏《忆秦娥》“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齐飞一色

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庾信《射马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文开石


以上题目在本人看来,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诗词不会出现重复的原因是,在古代人口相对稀少,那个时候有文化的人数量占极少数的,能够读得起书且成材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能够流传至今的诗词作品,也是数量相对是少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诗词作品,的重复率的几率是极低的。在古代,诗词作品的传播率是相当低的,人们借鉴作品机会也是非常低的。

几乎是每位文人的佳作都是原创。总而言之,本人认为在古代,诗词没有重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名文人稀少,作品稀少,况且还没有发达的传播途径,而造成的。

反观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各种现代文化工具,比比皆是,网络时代给人们查阅各种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使人们借鉴别人的作品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样一个信息,大家都去网上查阅,所以造成了一些,诗词等文学作品,出现大量重复的现象。而造成大量文学作品的抄袭,的不良文化现象的产生。

而这种现象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创作的参与者,都应该一致去抵制的!


知足常乐140903438


我觉得要精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但还是愿意参入探讨一下。

現在有网络了,假若有重复的诗句,网络上能查到谁先发表,所以一首同样的作品就不会出现两个作者。而古代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却未出現一首重复的作品,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诗词是古代文人用来表达和叙发感情主要方式,也是显示文人水平高低一种标准。文人之间的作品交流和传播很迅速和广泛。尤其是名人之作,写出之后很快就被同僚和学者知道继而传播。名人之间的诗句恐怕都相互记得很深,那些名家初学时也必须先学先人的诗词,就像現在小学生要背涌唐诗三百首一样。我们現在读到的诗词都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名人诗句。都是严格按诗词的格律选出来的精品。所以就不会出現重复。其实中国诗词文化几千年何止几千首。民间诗词应无计其数。这里面有没有重复的就不得而知了。

个人拙見。勿喷!谢谢


40后17


国为没有互联网所以不会互相影响啊!你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的答案


宣宏宇


看到这个问题,只能证明你读书太少,当然有。你之所以这样觉得,是你读到的可能是后人借用的但是名气比原创大,所以你就忽略了原创(比如晏几道的那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来就是借用的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这句固清美,无奈原诗平平,可一经晏几道点石成金,便流传千古。

所以啊,多读书吧。


书童阅读


不会出现一句重复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文化,出现重复或类似的诗句多的去了,是你自己不认真学习,而且连网络搜索一下都懒得去做,不然就不会问出这种傻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