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多喝水嗎?聽中醫怎麼說

水為生命之源,水占人體的70%,一時間,多喝水似乎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早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飯前要喝水,飯後要喝水,感冒了多喝水,便秘了多喝水,出汗了多喝水,設個鬧鐘定時來喝水。總之,一定要多喝水,有事沒事就喝水,不渴也要喝水,一天要喝八杯水。

因為多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能通便排毒,多喝水能減肥,多喝水能防飢餓,多喝水能防色斑,多喝水能防結石,多喝水能稀釋血液、防中風、防心梗、防高血糖,多喝水、多喝水……總之,多喝水百利而無一害。然而,多喝水,真的好嗎?

還多喝水嗎?聽中醫怎麼說

首先,我們要明白,水和火相對而言,水是屬於陰的,火是屬於陽的,人體之中,腎為水,心為火。若水火不相容,則百病叢生,只有陰陽平衡、水火相濟、心腎相交,才能健康無病。喝進體內的水,只有在脾、肺、腎等陽氣的運化、氣化、蒸騰、宣降等作用下,才能轉化為人體的津液精微物質,潤澤全身。假若,飲水過多,我們人體的陽氣無力運化這些水液,那麼這些多餘的水液則會轉化為痰溼等“水飲”之邪,瀦留體內,貽害無窮。

還多喝水嗎?聽中醫怎麼說

清晨,人體的陽氣如同初起的陽光,剛剛升起,切不可一大早起就來一大杯水來扼制陽氣的升發。

睡前,人體的陽氣如同落日的陽光,已經潛藏,切莫喝太多水來調動收斂的陽氣,況且一晚上跑幾次廁所很是影響睡眠。

運動後、大汗出後,最易耗傷陽氣,即便很渴,也不可大口牛飲,尤其是冷飲。

感冒後,人體的陽氣正奮力去驅逐病邪,若喝太多水必然會分散、耗損陽氣。感冒後要多喝水的說法,應該因人而異,因證而異,我感冒發燒時,從來都是不想喝水的。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裡多次提到“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目的就是調和胃氣,避免飲水過多耗傷太多胃氣。

還多喝水嗎?聽中醫怎麼說

那麼,水到底還喝不喝,應該怎麼喝呢?

《黃帝內經》告誡要“食飲有節”,食是指吃,飲是指喝,有節就是要有節制。反之,食飲無節,暴飲暴食,則會諸病叢生,因為“百病皆從口入”。

其實養生很簡單,喝水也沒有那麼多學問。很簡單,渴了就喝,想喝了就喝,不想喝莫強求,簡單的事情何必複雜化呢,我們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的,當身體需要水時,她就會發出信號讓你喝。但要記住,要慢慢喝,切不可喝太快、太多,如同吃飯一樣,要慢慢嚼,七分飽,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