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本意竟然和祭祀有关

《咬文嚼字》| “礼”的本意竟然和祭祀有关

礼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婚礼、丧礼、典礼。 也可以表示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礼教、礼治。

也可以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如礼让、礼遇,礼尚往来。还可以表示所赠之物,比如我们经常送的礼物、礼金、献礼。

《咬文嚼字》| “礼”的本意竟然和祭祀有关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讲到“凡豊之屬皆从豊”。也就是说,在古代,只要是在祭祀中用到的礼器,都是由这个上曲下豆的豊字作为偏旁的。

礼也可作为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的简称。但是要想破解这个汉字的秘密,还是得看它的古体字。

《咬文嚼字》| “礼”的本意竟然和祭祀有关

繁体的礼字,左边是示字旁,右上方是一个“曲”字,右下方是一个“豆”字。

在古代,上曲下豆的豊,是作为偏旁部首出现的一个象形字。下面的豆字表示的是祭坛,上面的曲字表示的是盛满祭品的容器。它的造型,是不是很像一个小人站在祭祀用具旁边的样子呢?

由此可见,“礼”的本意是表示祭祀祈福的活动。在本意的基础上,引申为行礼、礼貌。如果对一个人行礼,就表示对方在你心中跟祭祀这种大事儿一样重要,这才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