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在討論“戲曲評論不能脫離表演批評”之後,有朋友跟我聊過有沒有必要在戲曲評論中談劇本或者寫劇情。其實討論劇本無可厚非,因為這種討論本身也是戲曲批評的一種呈現方式。別說是討論劇本了,研究觀眾也是戲劇理論的重要角度,所以才有《觀眾心理美學》和兩個版本《中國戲曲觀眾學》先後出版。

劇情是給觀眾,特別是那些沒有到現場觀看演出的觀眾一個簡單的介紹。在戲曲評論中出現劇情簡介,不僅是可寫,而且應該是必寫。核心問題是關於劇情的介紹所佔的篇幅有多大才合適。

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2012年我看到某篇三千字的劇評,介紹一出耳熟能詳的傳統劇目,居然用了一千多字在講劇情。事後該評論家坦承,之所以長篇累牘說觀眾非常熟悉的劇情,是因為他看不懂表演,對演員們戲曲程式運用完全不瞭解,對板式和聲腔也沒有概念,還好在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他看懂了故事,故事的跌宕起伏也確實很吸引人,所以他就想當然的寫了這樣的劇評。

與之相對的,今年我看到南方某新編劇目的劇評,作者或許是記者出身,這出戏的時間地點人物交代得很清楚,劇情只寫了三十多字,還都是特別主旋律的形容詞,然後又花了很大篇幅總結思想價值和演出意義。通篇看完也不知道這個戲到底要演什麼,所以只好自己上網查找。根據經驗,該評論家可能是完全沒看過這出戏,只是拿著院團給的通稿修改了一下。

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俗話說“生書熟戲”,老戲迷對《玉堂春》、《五典坡》這種“骨子老戲”異常熟悉,對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演過這些戲、唱詞旋律先後都有哪些改變、誰在某一環節的表演遠勝他人都很瞭解,甚至到了能跟演員“大合唱”的程度,遠超過一些從事評論的專業人員。對這些觀眾而言,大篇幅的介紹老戲的劇情,很沒有必要,反而不如寥寥幾筆說清楚故事梗概,來得更舒坦些。

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所以,對於大家都很熟悉,或者是流傳時間很長、流佈範圍很廣的劇目,劇情介紹大可簡約,讓觀眾知道是個什麼事情就足夠了,剩餘空間還是多說說其他方面,從而增進觀眾對舞臺呈現的瞭解。即便是移植版本或者大幅度改編版本,筆墨不妨多在“這個版本和過去有什麼不同”“秦腔版本和川劇有什麼不同”上著落,也能起到輔助觀眾看戲的效果。

對於新創劇目,特別是現代戲,即便是改編自名著的劇目,劇情介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讀者在成為觀眾之前,並不知道劇目本身的故事是什麼,當然也無法瞭解更深層次的表演特徵和文化內核。通過對評論的閱讀,讀者首先能明白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誰演的”,一個是“演的啥”,然後才能決定看不看。

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其中“誰演的”涉及到“主演負責制”的票房號召力,對於戲曲追星族有巨大吸引力,往往要依靠主演或演出團隊多年積累的口碑;“演的啥”則是故事本體對觀眾是不是有誘惑、有吸引,新創劇目在最初特別是首演階段,都不可能有口碑,如果劇情簡介寫得不夠引人入勝,就無法吸引觀眾來看。

這樣看來,對新創作劇目的評論,劇情簡介就很有必要了,總不能讓讀者看完評論還覺得雲山霧罩,需要自行百度這出戏“到底說了個啥”。但無論如何,劇情不應該佔據太大篇幅,像上面提到三千字的劇評有一半是劇情,這樣的評論家實在太有點敷衍塞責,對演員和劇團不負責,對讀者和觀眾也不負責。

一半篇幅寫劇情,這樣的“劇評”真的好嗎?

戲曲評論需要總結劇情並推薦給讀者,從而吸引讀者成為觀眾;戲曲評論也需要提煉思想和總結不足,從而給劇目創作者更大的啟迪。但是,戲曲評論終究不是中學生作業裡面的“中心思想”和“文章梗概”,對劇情簡介的篇幅,評論家還是要花些心思好好琢磨的。(作者:李想,媒體工作者,《2018中國戲曲大會》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