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近日,濟寧市政府印發《關於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又一批惠企新政來臨。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1

減稅降費

落實減稅優惠

落實稅收減免政策,確有困難的企業經批准後可延期繳納;出口退(免)稅業務限時辦結;對企業從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降低企業成本

對確定優先發展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按不低於所在地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70%執行;對工礦廠房、倉儲用房進行重建、改建、擴建和利用地下空間,不再徵收土地價款差額;對用人單位和職工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總和從3%階段性降至1%的現行政策,2019年4月到期後延續實施;嚴禁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精簡涉企收費

動態更新發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推動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規範中介機構、行業協會收費行為;審批部門委託開展的技術性服務活動,服務費由審批部門支付並納入部門預算。

解決歷史遺留

加強政府機構失信治理,定期梳理並督促責任單位全面清理政府部門拖欠民營企業資金問題,對長期拖欠不還的予以問責;對於企業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兩證”不全歷史遺留問題,分門別類儘快解決。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破解融資難題

信貸支持

設立市級企業應急轉貸基金,採取市場化運營模式,支持縣市區開展應急轉貸業務;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無還本續貸企業名單,落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個人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最高15萬元,給予全額貼息;小微企業貸款最高400萬元,按基準利率50%給予貼息。

創新金融服務

推廣“銀稅互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民營企業納稅信用信息發放信用貸款;擴大中小微民營企業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規模;搭建政府採購信用融資信息互通平臺,鼓勵金融機構依據政府採購合同向中標(成交)民營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的融資服務。

政策性融資擔保

支持市財信擔保公司增資到10億元,推動各縣市區發展1家資本金3億元以上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落實好融資擔保獎補政策。

直接融資支持

落實上市(掛牌)獎補政策,市財政分層次、分階段予以補助;推廣“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創新產品,鼓勵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直接融資,並給予獎勵。

化解流動性風險

推薦符合條件的上市企業對接省紓困基金,緩解企業流動性困難;加強風險排查和預警,對納入全省風險企業名單的企業實施臺帳式管理,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推動轉型升級

企業創新

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市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每年再給予最高1000萬元建設補助,連續補助三年。

新認定的國家、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認定且績效評價優秀,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獎勵。

國家、省認定的首臺(套)產品,市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

支持技術改造

年內設備投資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市財政按設備投入額的3%給予獎勵,單企業最高300萬元;2018年1月1日後完工的技改項目,經有關部門核實後按企業技術改造後新增財力的50%,連續3年獎補給企業;對符合購置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系統條件的企業,市財政按設備購置款的5%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

對國家、省認定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標杆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專項資金的重大項目,凡未享受技改項目設備投資額3%的市級財政獎勵的,按照獲得扶持資金額度給予1:1配套支持,最高300萬元。

支持開放合作

對企業設立境外營銷網絡,租賃辦公場所發生的租賃費,三年內市財政按不高於50%的比例給予補助,每年最高50萬元;對走出去企業利用掌握的國際資本、技術等返程投資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或民營企業新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項目落地中外國際合作園區的,1年內實現外資到賬1000萬美元以上,市財政給予100萬元獎勵。

支持融合發展

對企業實施信息技術集成應用、生產過程智能化等信息化提升項目,軟硬件總投資300萬元及以上,市財政按軟硬件投資額的15%給予獎勵,最高200萬元;對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的國家級、省級試點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的獎勵。

製造與服務融合

獲得工信部認定的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市財政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獲得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提名獎),市財政給予最高100(50)萬元獎勵;獲得“省長杯”工業設計獎金獎、銀獎、銅獎,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支持品牌化發展

牽頭制定並獲批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市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獲得中國工業大獎,市財政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50)萬元、30(20)萬元獎勵。

獲得國家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創建示範單位的,市財政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商標示範單位(山東省名牌產品),市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獎勵。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提升結構層次

培植產業集群

集群龍頭企業採購市域內企業配套產品,對採購額較上年度新增部分,市財政按1%給予獎勵,最高200萬元。

培育企業梯次

年主營收入100億元以上,在土地、環境容量等要素保障方面一事一議;主營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50億元、80億元、100億元,市財政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首次列入規上統計的製造業企業,一次性給予3萬元獎勵;新認定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培育企業、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市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山東省“準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市財政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

開拓境內外市場

市財政對參加國家部委或省、市政府統一組織的重大境內展示展覽會(廣交會除外)的展位費給予全額補助;企業參加的境外展示展覽活動,在執行原有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市財政對企業參加境外展覽的特裝費,按不高於實際支出金額的50%給予補助,每個標準攤位最高不超過3萬元,每年每個企業最多支持3個標準攤位面積的特裝費;對省級新認定的“海外倉”,在省級獎勵的基礎上,每個再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優化營商環境

公平競爭環境

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次辦好”,健全全程代辦、無償代辦機制;紮實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

維護合法權益

健全產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和侵權行為快速調處機制;嚴格規範涉及民營企業(家)案件處置法律程序。

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嚴格政商交往負面清單制度規範,落實領導幹部聯繫服務企業制度,建立與省民營經濟服務隊常態化溝通機制;依託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民營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

濟寧又一批惠企新政出爐!


加強服務保障

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網上發佈平臺,加強政策落實督導檢查,對政策執行不到位、民營企業反映的合理合法訴求辦理不力的責任單位和相關人員,提出責任追究建議,移送有關單位依規依紀問責;將民營經濟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把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工作作為對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相關部門幹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