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補貼退坡經驗看“光伏斷奶”新政

全文3171字,閱讀大約需要

5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email protected]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以及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光伏補貼退坡和新增裝機規模控制的新規,要求各地根據行業發展實際,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力度。消息一出,光伏業內譁然,各類光伏股票綠字當頭。

近憂

短期國內光伏行業洗牌之憂,光伏產業鏈上的各類企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6月4日,就在新政出臺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光伏股票大跌,股價普遍下跌15%,資本市場對光伏失去信心。同時,由於光伏屬於資本需求較高的能源行業,目前部分金融以及租賃機構對光伏項目融資和光伏企業貸款進行提前回款或暫停放款,企業壓力驟增。而在用戶側,政策落地之後,很多工程難以為繼,一些項目已經停止,部分戶用光伏電站用戶要求退貨、退款,由此產生了諸多糾紛。此番嚴控規模也牽涉從事光伏分銷、批發、安裝的人員,一些光伏企業至少半年接不到業務,公司面臨危機,目前部分企業已經計劃裁員。

與此同時,能源諮詢公司與行業專家也對新政後的光伏裝機容量做出預測,紛紛表示光伏市場將面臨巨大縮水。根據美國電力研究機構GTM Research的調查,在規模控制與補貼退坡後,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預測將從48吉瓦降至28.8吉瓦,減少40%。能源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預計今年的新增裝機容量將減少20吉瓦,降至30吉瓦,其他機構的預測則顯示2018年光伏容量將接近35吉瓦。與之相對的是,自2016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光伏行業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的高增長。在2017年,中國的新增光伏規模達到53GW,同比增長53.6%,佔全球光伏安裝量的近54%。鑑於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球的地位,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全球光伏市場也會受到相應打擊。

早在4年前,德國光伏上網電價退坡也曾影響當地光伏產業,當地企業的表現又是如何?和中國面臨的情況類似,德國早期的上網電價也推動了屋頂光伏的發展,但是隨著光伏發展速度超過了德國電網和能源市場所能承受的速度,同時用戶也需要承擔高企的補貼,於是德國聯邦政府決定減少上網電價補貼。補貼退坡顯著減緩了德國戶用光伏的增長,2009年到2013年,德國每年新增約7吉瓦的光伏裝機容量。2014年補貼退坡、競價試點,到2016在全國實行競價模式,在2015-2017年三年之間,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1.5吉瓦,僅為高峰時期的五分之一。

隨著德國逐步取消補貼,加之中國光伏產品湧入市場,德國大量光伏企業破產。Gehrlicher Solar曾是德國主要的光伏組件銷售商,該公司2011年的收入為4.15億美元,但到2013年,他們卻申請了破產。德國光伏板製造商Q-Cells2005年的收入一度達到2.994億歐元,就連當時從事光伏EPC的公司Conergy的銷售額也在2004年增長了132%,儘管如此,這兩家企業並未抵擋得住補貼退坡潮,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申請破產。這樣的勢頭一路蔓延,德國主要的光伏企業如Solon、Sovello、Odersun等公司陸續破產,就在去年德國最大光伏企業Solarworld公司也宣告破產。

今年下半年,沒有核心技術和成本優勢的小製造企業,將面臨險惡的生存環境。 小規模的光伏企業及落後產能或被加速淘汰出局,光伏行業或迎來一波小企業的“倒閉潮”。

樂觀

中長期光伏行業將良性健康發展,加速平價上網,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將日益增強。

回看德國光伏的補貼歷程,上網電價退坡之後,招標競價機制目前運作良好,與此同時大型公用事業公司開始主導項目開發的新增長。據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能源戰略分析師約翰納斯·烏爾介紹,“過去用戶可以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安裝太陽能設施,並且不需要競爭就有上網電價補貼,但是現在你必須要通過招投標,中標之後才擁有安裝容量和相應的可再生津貼”。

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的光伏電站更容易降低成本,企業在前期需要投入的更多,拍賣機制對大型公用事業來說更受歡迎。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包括每年需要增加約2.5吉瓦的光伏裝機目標,目前超過一半的增長來自公用事業的太陽能項目。截至2017年1月1日,德國750千瓦以上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都是通過招標競價機制獲得資助,雖然補貼仍由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提供,但招標的目的在於通過增加競爭來降低總體成本。2018年2月,德國光伏的招標電價首次低於4歐分,這意味著平價上網時代已經來臨。

現在德國戶用光伏依然執行上網電價補貼,電網公司繼續向現有光伏裝置的家庭支付商定的費率,部分費率可高達每千瓦時0.52歐元。然而,新型的住宅屋頂安裝超過100千瓦的光伏系統,費率僅在0.0884歐元到0.1260歐元之間,而根據系統的規模,一般的上網電價僅在每千瓦時0.01061至0.01220歐元之間,對德國消費者的吸引力著實不大。由於新裝的光伏發電仍低於目標預期,其上網電價在近半年保持不變。

對於光伏補貼退坡,烏爾認為德國在轉型過程中需要保持能源系統整體的良好運行,這也意味著需要更大的市場靈活性。 “儲能,燃氣蒸汽循環發電機組,需求響應,能效等其他技術的投資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決定將補貼在用在何處必須要考慮投資效率,正因為補貼來自公眾,所以更需要合理配置”,他說。

面對國內市場的緊縮壓力,業內人士和機構研究者均表示將更多地關注海外光伏業務,從全球市場來看,光伏依舊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預測顯示,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可能首次出現同比下滑,但2019年的新增需求將大幅回暖,超過2017年的98吉瓦。有競爭力的光伏組件價格將使印度和澳大利亞獲益。BNEF認為光伏新政將對供應鏈產生影響,預計組件價格全年將下跌34%,多晶組件可能降至24美分/瓦。

在中國市場,也有企業依舊看好中國市場分佈式光伏的發展。自2015以來,西門子在中國開始佈局工商業分佈式光伏,主要提供併網服務,目前已在上海、蘇州兩地分別有裝機容量300千瓦和1.04兆瓦的分佈式屋頂光伏項目,均已正式併網。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西門子大中華區能源管理集團總經理麥明銳表示,長期還是看好分佈式光伏的發展,它有自身獨特的優點,如佔地面積小。現在不管是徵收關稅還是補貼退坡,即便沒有了補貼的支持,這個產業也依舊會發展下去。到2030年,西門子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發展光伏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太陽能或者一些其他能源,一開始進入市場的確是需要補貼來慢慢培養,讓它們在競爭當中成長起來。但培養到一定程度,都會有退出機制。補貼的目的是把它培養起來,而一旦有了競爭力,就要從中撤出來”,麥明銳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