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蕭太后在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后”,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蕭太后名叫蕭綽,小名蕭燕燕,是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遼聖宗的生母。遼景宗時期,蕭皇后的的政治、軍事才能已嶄露頭角。

當初蕭太后改國號“大遼”為“大契丹”,就表明她立了恢復祖業、重振遼邦的決心。在改革圖強的思想指導下,她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顯著成效。

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由於遼國前期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到了蕭太后代政初期,出現了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的局面。蕭太后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首先是招農墾荒。《遼史·食貨志》載:統和七年二月壬子朔,遷徙三百戶居民到檀、順、薊三州,選擇肥沃的土地,給牛、種穀。這種鼓勵移民,又助牲畜耕種的措施,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直接拉動了遼朝經濟的發展。她還多次下令保護農田,禁誤農時,並親自“觀稼”,遣使勸農,進一步起到了鼓勵農業生產的作用。

其次是減免租賦。統和七年(989年)六月,詔燕樂、密雲二縣荒地許民耕種,免賦役十年;統和十四年,南京道重定稅法,蕭太后認為新法過重,指令減少。次年,募民耕灤州荒地,免其租賦十年。

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公元982年(乾亨四年)九月,景宗病逝,他12歲的長子耶律隆緒繼承皇位,是為遼聖宗,次年改元統和。聖宗年幼,其母蕭綽奉遺詔攝政,號承天皇太后。自969年(保寧元年)至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執政達40年之久。

聖宗即位之初,正是母寡子弱,國事動盪之時,一些居心叵測的諸王宗室時刻窺伺皇位,蠢蠢欲動。面對險峻的形勢,蕭太后只有採取正確果斷的措施,才能立穩腳跟,鞏固統治地位。

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蕭綽深知,要想執掌江山,必須親自控制兵權。她分別任命自己的心腹大臣韓德讓(後賜姓名耶律隆運)、耶律斜軫為南、北院樞密使統領御林軍並主持朝政,任命耶律休哥為南京留守,負責邊防軍事;她還想辦法隔絕了諸王之間的接觸,這樣一來,既杜絕了諸王串通謀反的隱患,也穩定了局勢。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縝密安排,蕭綽逐漸增強了軍事實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蕭綽對漢臣韓德讓的重用也在她成就霸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說蕭綽從小與韓德讓訂有婚約,只因皇室向蕭家求婦才使得這段姻緣中途離散。也許正是這一段沒有結果的緣分才使得他們這一對君臣的關係顯得格外的不尋常,而韓德讓能夠為遼室寡弱的命運和前途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也就毫不為怪了。

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蕭綽“親御戎車,指麾三軍”,但進攻並不十分順利。遼軍所攻城池多遇宋軍頑強抵抗,如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間)時,蕭綽親冒矢石,擊桴鼓督戰,死於城下者凡三萬餘人,城池仍巋然不動。特別是遼軍到達澶州城下不久,統帥蕭撻覽被宋兵射死於城下,遼軍士氣大挫,這對蕭綽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面對懸軍深入、進退兩難的局面,蕭綽審時度勢,認為在宋遼多次戰爭中,儘管遼勝多負少,但除軍事以外,遼各方面都遠不如宋,特別是經濟落後,這樣長久相持下去,對遼未必有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蕭綽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以大軍壓境為前提,脅迫懼戰的宋真宗不戰而降。最後,雙方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歷史上大遼國的蕭太后你們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