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嫡长子杨勇是最好的继位人选,为何隋文帝选杨广丢了江山?

用户64589163


杨广这个人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他很会隐藏自己,很会演戏。明明是一个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人。在父母面前却装的非常的乖巧孝顺,骗过了所有人。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杨坚封了王。但是杨广并没有满足着区区一个王位,他想要得到的是皇位。这么多年一直处心积虑的,隐藏着自己。陷害太子杨勇,让父王母后厌弃了太子,废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后来独孤皇后因为生病去世了,独孤皇后去世之后,杨坚采纳了两个宠妃。独孤皇后去世之前,杨坚一个妃子都没有的。在她死后才敢纳妃,而那的这两个妃子就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这两人生的十分貌美,是前朝皇帝陈叔宝的宠妃。后来杨广见到她们俩之后,立刻就被他们俩迷上了。隋文帝杨坚知道之后,非常的生气。立刻将杨广叫了过来,杨广被叫进寝殿没有多久,杨坚就过世了。因此有很多人怀疑,杨坚是杨广因气急败坏而将他杀死的。


赵小多多丫


隋文帝本人勤于政务,生活节俭,在他的治理下,隋朝呈现出繁荣景象,史称“开皇之治”。当时,杨勇为太子,杨广为晋王。

一,从性格上。

太子杨勇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又能礼贤下士,与文武百官相处融洽。但在隋文帝眼里,他这样倒成了有失君臣之道,乱了礼制;(隋文帝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礼去见杨勇,对他的宠爱也日益消减。)

相比之下,晋王虚怀若谷、勤勉恭谨,为人深沉,在大臣中颇有声望。

二,论战功。

杨勇一直在后方,并没有什么战功;杨广则率军消灭了南陈,统一了中国,所以杨广的战功大于杨勇。

从战功方面来说,杨广更得隋文帝欢心,足以托付江山。

三,生活上。

首先,太子杨勇喜爱奢侈,且不知收敛,让隋文帝非常生气;要知道隋文帝一生节俭,打了布丁的衣服都舍不得扔掉,奢侈就是犯罪呀!更何况你将来还是一国之君,万民表率!

杨广呢,也很奢侈,但他伪装得好。府中的乐器,就算弦断了,落满了尘埃也不舍得扔,所用的侍女穿着朴素,多为老丑妇女。这一切都是隋文帝亲眼所见,心中自然对他多了一份偏爱。

四,女人。

在这一点,太子与晋王本质上没有分别,二人都极其好色。

杨勇有正妻元妃,还纳了许多妾侍,且姿色娇美。

而杨广呢,表面上,他只与萧妃(六味地黄丸?)厮守,宠爱萧妃一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杨坚与独孤皇后对杨广的德行大加称赞,他们哪里知道,漂亮的姬妾都被他藏于密室之中。

太子比杨广多了几个姬妾有什么了不得?隋文帝还能由于这点屁事儿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嘿,还别说,真了不得!杨勇还真是由于这屁大点事丢了整个天下!

这事儿得从杨坚与独孤伽罗说起。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女人争风吃醋,每每都闹得鸡飞狗跳。

不巧,我们的独孤信大将军家里真是这样,独孤伽罗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心里有了莫大的阴影;她生怕杨坚将来功成名就之后,会嫌弃自己已经人老珠黄,去另寻新欢。所以在婚后,她就要杨坚发下誓言:终此一生,都只爱独孤伽罗一人,如果有违此誓,必遭天谴。

我们美丽的小独孤得到了承诺,安心了。可是,英明的隋文帝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小萝卜头其实给他挖了好大一个坑。

在独孤伽罗当皇后以后,就迅速制定了一个规矩,也就是“妇官制度”,她颁令实行“一夫一妻”制,虚设六宫,不置嫔妃!――“嘿嘿,小坚子!三宫六院随你建,七十二妃就别想了!”

身为一代贤明帝王,纳个妃子都不行,你说杨坚他憋屈不?――憋屈,太憋屈了!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于是,杨坚逮到一个机会,找了一个宫女,一夜风流快活下。谁知此事,被孤独伽罗知道了!她让人将这个宫女乱棍打死,还把宫女的人头装在盒子里,拿给杨坚看!杨坚吓得屁滚尿流,王冠TMD也不要了,连夜跑进了终南山中!!

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大臣苦苦相劝才把杨坚劝回来,独孤伽罗也知道,这次自己做的是过了些,所以在杨坚回来后,也哭着向他忏悔,但是也请杨坚不可再与其她的女子有染。杨坚无奈,只能认命了。不光杨坚是这样,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也同样如此,独孤伽罗不许他们纳妾,谁要是纳了妾被她知道,必定一番严惩。估计,这在我国历朝历代之中也算是独一份了。

这都是题外话,言归正传。

杨勇啊杨勇,你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宠爱姬妾云昭训,气死元妃,还让那个小贱人主持太子宫。

你这不是让独孤皇后认定了是你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吗?果然,独孤皇后不但责备了杨勇,还派人去暗中调查。独孤皇后一比较两个儿子,就更加喜爱杨广了,不断地给隋文帝吹耳边风;于是,隋文帝不顾某些大臣的反对,不但废了杨勇的太子位,还把他贬为了庶人。

为了能见自己的父亲一面,杨勇甚至都爬到了树上,差点没摔死,而一直暗中支持杨广的杨素却对隋文帝说他已经神志混乱,鬼魂附体,疯了,没救了!隋文帝也就再也没见他。

宠爱女人丢掉江山的人,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而杨勇无疑是最奇怪的一个;怪就怪在,他一失足断送了万里江山,却恰恰成双了他父母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当独孤皇后撒手人寰,先于杨坚离世时,62岁的杨坚悲痛欲绝,恸哭失声。他不顾垂暮之年,顶风冒雪,辛苦跋涉数百里送爱妻下葬。而且一反节俭的作风,为独孤皇后修建了气势恢宏的陵园,专门为独孤皇后供奉珍贵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独孤皇后走了,杨坚终于不用怕了,也纳了妃,之后,他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开始纵情声色。可是,不料,有一日他竟然发现杨广正在调戏自己的妃子!――这还了得?不行!得废了这逆子,再立杨勇为太子。但是,当时,整个局面已经被杨广控制住了,隋文帝无力回天。而不久之后,隋文帝就驾崩了。太子之位,乃至后来的皇位就是杨广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独孤皇后和杨素两个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内一外,让隋文帝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隋文帝临死前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可见,历史的偶然常常也决定着历史的必然,隋文帝废了杨勇的太子的之位也间接导致了隋朝的短命。





时光Read


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选择了杨广作为皇位继承人,且世人皆说杨广“弑君父 ,杀兄弟, 骄淫无度” “虐民已极,怨声盗起” “好大喜功”最终将江山断送掉。



如果是让杨勇来继承皇位, 隋朝的江山就能守得住吗? 我看也不一定,杨坚一死,已无人能压制得住皇亲国戚(特别是姓李的那家表亲),封疆大吏们那颗异心 ,他们早就觊觎皇位已久,“政权的锅盖”杨勇也是很难压得住的。

我们再回过来说说历史上的杨广真的是那么不堪吗?首先隋炀帝第一大罪名是“好色荒淫”,夺兄弟之妻。

记录隋朝历史的《隋书》和《北史》中均未记载过隋炀帝有夺兄弟妻妾之事,《隋书》 中《 后妃传》 记载 隋炀帝虽然好色 ,但与正宫萧皇后仍相守终生。所以说唐代的编修史书说杨广“荒淫无度”是有失公允的。



还有就是历史学家们笔下隋炀帝最大的罪过就是开凿运河。

但是当时开凿运河主要是为了北方军事防务,把南方的粮食,税收运往北方,同时也促进了南北贸易交流 ,为南北文化交流会各民族迁移融合 ,为沿岸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世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城市都是坐落于运河两岸,运河自隋朝以后就是中国的命脉,正如明朝的 于慎行 所说:隋炀帝“为后世开万世之利 可谓不仁而有公功矣”

隋炀帝还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 ,为下层优秀的寒门子弟能出仕为官改变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 ,削弱了门阀大氏族的特权,并恢复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这对后世中国教育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所以我们在批判隋炀帝急功近利, 好大喜功, 不体恤百姓 ,在短时间内修建庞大的工程 ,并且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给当时的百姓带来极大灾难的同时也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不应抹杀他的历史功绩。

借用日本研究明清史学者 神田信夫 的一句话来结尾:

“中国历史上的秦,隋两大暴政,却催生了后人眼中的两大文明瑰宝(秦长城 与 隋运河),这就是所谓的历史 恶之花 ”


申报七十七载


01



废立乃政治需要

历史上任何一位太子的废立都不会是皇上一句话那么简单,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最终谁废谁立,都无非是政治需要以及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太子杨勇的废立更是如此。

隋文帝杨坚四十岁登上皇帝之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并且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掉陈朝统一了中国。作为开国之君,深知创业之艰,更明白守业之难。他之所以在开皇二十年废立太子,当然有诸多因素存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隋朝长远安定考虑。

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是未来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作为在位帝王,确定继承人时自然有个人偏好因素的影响,但绝不会仅仅以此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隋文帝这样打天下,有作为的首位帝王,考虑最多的还是选定能够掌控天下,继承大统,传承万代的接班人。

02



太子杨勇难当大任

杨勇,隋文帝杨坚长子。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杨勇一直是被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北周时,曾任洛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统领禁卫,隋文帝很早就立为世子。隋建国后第三天,就立为太子,军国政事等,皆令杨勇参与决断。可见作为政治家的隋文帝,对杨勇寄予的信任和期望。

然而,身处高位的杨勇,既没有没有管理的才能和手段,更没有令人信服的工作业绩,这不仅是不称职的,更是危险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杨勇缺乏政治家的韬略和愈挫愈勇的斗志。

太子杨勇悠哉悠哉的时候,他的兄弟晋王也就是他的政治对手都在干嘛呢?



晋王杨广知道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厌妃宠妾十分不满,于是只按照规制确定姬妾,而且只和萧妃厮守。于是独孤皇后更讨厌杨勇,并对杨广的德行大加称赞。独孤皇后每次抱怨云氏专宠、感叹元氏夭亡时,杨广也跟着痛心疾首,让皇后更加喜爱次子杨广。

杨广知道他的父亲崇尚节俭,隋文帝巡视扬州,幸临杨广的府邸,看到乐器的琴弦大多断绝,又有尘埃,好像没有使用,以为杨广不喜欢歌舞艺妓,很赞赏他,当时人们称他仁孝。

杨广不仅在品行上与大老板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战功赫赫,政绩斐然。

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

开皇十年(590年),江南各地发生反叛。隋文帝派杨素去讨伐,彻底平定了江南之后,杨广奉命到江都任扬州总管,十年之功,扬州大治。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杨勇在太子之争中都不能胜出,在隋朝初立,政权不稳固,地方势力虎视眈眈,面对如狼似虎的各方诸侯又能如何摆的平?!

大多诟病杨广采取欺骗手段上位,更没有道理。一个政治家不懂得韬光养晦,戒急用忍,是不会有作为的。

虽然太子杨广最终被历史证实未能担当起让大隋长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败主要是当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废立太子,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 魏征在《隋史》传论中批斥隋文帝及独孤皇后废立太子,其逻辑起点在于证明李唐取而代隋朝的合理性,把隋炀帝战略错误上升为罪行,有失公允。



豹眼看历史


(杨广画像)


废立太子是国家的第一号大事,而隋文帝偏偏能在这“第一号大事”上失察,废杨勇而立杨广,为隋朝灭亡埋下地雷。要想彻底理解这件事,必须弄清楚隋文帝杨坚这个人。

首先,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德高而道薄之人。

隋文帝德行之高历来为人称道。他生于寺院,从小被一个比丘尼抚养,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品德(寺院生活对他的熏陶实际上很深),注重个人威仪,能控制感官享受,俭朴,厌恶奢靡。他的妻子独孤氏在这一点上与他高度相似,可谓“夫妻同心”(从行为看,二人都是真正的佛教徒)。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较高的德行也成为这对夫妻的一种强烈执着,对任何浪费、奢靡、放纵感官、违背礼法的行为都深恶痛绝。

隋文帝虽然德行颇高,但心性的体察功夫并不怎么高,只能说很一般,德高而道薄。用唐太宗的话来说就是“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表现在外就是多疑,总怕别人骗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时就要犯错,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等。

也可以说,隋文帝天生不信任任何人,而妻子独孤氏性格强势,与他有共同信仰、共同的患难经历,对他的决策保持着强烈的影响力,甚至连代周称帝这样的大事都是独孤氏帮他下决心的。

这样一个人,长期执政,出现开皇之治,被人称为“圣人可汗”一点也不奇怪,但他必然要给后人埋一点雷,而改立太子无疑就是最大的那个。

其次,杨勇是在杨坚刚登上帝位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的。他容貌俊美,温和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善于辞赋,但杨坚和独孤氏对他却是越看越不顺眼,原因正是杨勇在个人品德方面的“不检点”。

杨勇与父母不同,他喜好奢靡(家中珍宝无数,曾精心装饰一件铠甲被隋文帝告诫),放纵感官(喜爱美色,有许多侍妾),违背礼法(冬至接受百官朝贺被皇帝训斥)的事情也干过。尤其令母亲独孤氏愤怒的是,杨勇宠爱姿色娇美的侍妾云昭训,对太子妃元氏颇为冷落,以致元氏早亡,更是触及了独孤氏的内心。

因此综合来看,杨勇并无太大的过错,只是触犯到了杨坚与独孤氏这对“佛化夫妻”的强烈执着,引发二人对杨勇的深度失望,才有废除杨勇太子之位的打算。

与此同时,杨广这个儿子的“完美”表现,也让杨坚和独孤氏坚定了废太子的心意。

杨广与哥哥杨勇截然不同,他壮志凌云,功绩卓著(灭陈,治理江南等),德行足为天下人楷模(力戒奢靡、不宠侍妾、谦卑有礼,不过都是装出来的),反倒是颇有父母之风。与此同时,杨广又暗结重臣杨素,不断在隋文帝面前说杨勇的坏话,称赞晋王杨广和德行和功业。

一反一正,如此情势,隋文帝彻底沦陷了。

以他的智慧,无法看透这种反差,无法看透杨广这个人,更无法理解这种“大伪似真”的背后情形。他似乎也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络,对杨勇的真实情况也没有了解和分析。在独孤氏和杨素等人的反复劝说下,终于在开皇20年废掉杨勇的太子位,立杨广为太子,同时剪除他认定的杨勇的羽翼。这完全符合他一贯的行为模式。

隋文帝的经验教训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警惕。

唐太宗曾与大臣房玄龄、萧瑀专门讨论隋文帝,对他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过剖析: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隋文帝,正是由于这种对德行的强烈执着(德行也重要,但强烈执着,看谁都不顺眼就是一种病)和“至察而心不明”的心理结构,导致决策失误,最终害人害己。所以,李世民特别重视决策民主,专门引入魏征这个刺头进入最高决策层,防止自己出现类似的错误。


历史达人VIP


为什么会选杨广继承皇位而不选嫡长子杨勇,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又称独孤皇后)从中作梗;第二,杨勇性格耿直,不会弄虚作假,不善掩饰喜形于色,不受文帝待见;第三,杨广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善于拉拢朝中重臣。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古代女子,也就是说她的思想很前卫,主张一夫一妻制,需要丈夫从一而终,不得三妻四妾。隋文帝杨坚一生也只爱独孤伽罗一人,后宫佳丽三千也形同虚设。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有许多妾侍、珍宝,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杨勇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相当不满。杨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宠爱,气出了心病,没两天就死了,杨勇随即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杨勇的所作所为触了母亲独孤伽罗的逆鳞,不受母亲待见。于是独孤伽罗就在文帝耳边撺掇,导致太子杨勇被废。

杨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都是当时的文人。由于杨勇生性耿直,不善交际。在一次生日宴会上,朝臣以朝见之礼祝贺,这引起隋文帝杨坚的猜忌。杨勇又不少掩饰,喜形于色,最后导致被废。

杨广则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在外装的俭朴孝顺,谨小慎微,与发妻萧氏的感情十分亲密。这一点得到了独孤皇后的认可。并且在朝上善于拉拢大臣,当时的开国功臣杨素就是被其拉拢,处处在文帝面前说杨广的好话,而诋毁杨勇,杨广终于如愿以偿的被立为太子。





风中寄忧思


首先从这两个人的性格上先分析:杨勇性格温和,不善做假,所以跟大臣们都能谈的开。但是杨坚不喜欢杨勇这样的性格,认为不符合君臣之理。而杨广从小就善于伪装,从小就心狠手辣,但是在杨坚面前,表现的是那么的谦卑。

其二,在对于美色上,我们都知道杨坚是很爱独孤皇后的,在独孤皇后生前,杨坚没有任何侧妃的。而杨勇却纳了很多侧妃,这一点上,很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不待见。杨广又是怎么做的呢?杨广也是个极其好色的主,跟杨勇差不多,但是会隐藏呀。表面上只有一个萧妃。在独孤皇后死后,杨坚纳了两名侧妃,这两个妃子就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这两人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谁知这两人一直跟杨广偷偷摸摸的。有一次,这三人正在偷偷摸摸的快活,结果被杨坚发现了。没过几天,就传出了杨坚病逝的消息,所以很多人觉得,杨广是弑父得来的皇位。

杨勇在生活上,也是极为奢华的。但这对于节俭了一辈子的杨坚来说,简直是不能容忍。而杨广呢,在这方面隐藏的很好。等杨广当了皇帝,这些性格才都暴露了出来,比如修建京杭大运河,只是为了自己玩耍。所以,隋炀帝杨坚只所以选择杨广继位人选,主要是因为杨广善于隐藏,善于揣摩杨坚的内心。而在这方面,杨勇又做的实在是太差劲了。


洛辰


隋文帝为什么选择杨广继任呢?

首先看下王夫之先生对于杨勇和杨广的评价:太子勇耽声色、狎群小,而逆广立平陈之功,且矫饰恭俭以徼上宠、钓下誉,声施烂然。文帝废勇而立广,虽偏听悍妻,致他日有独孤误我之叹,然当广恶未著、勇德有愆之日,参互相观,亦未见废立之非社稷计也,而奚以辨之哉?

从王夫之先生的意见来看,杨勇没有功劳,并且不会做人。而杨勇却是有平陈之功劳又会做人,把老爹和大臣哄得很高兴,认为他是个更加合格的继任者。

本来杨勇能成为太子就是因为比杨广大了几岁,在古代来看的话,一般选用即位者嫡长子的机会要大得多,在我看来杨勇能够成为太子生世好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因为能力出众。

杨广懂得藏拙,我认为这一点对于他能够当上皇帝非常之重要,隋文帝老爹及皇后老妈都是非常节俭之人,不喜欢骄奢淫逸,杨广恰恰就能在登基之前做到这一点,装得像也是一种本事。

隋文帝作为一个皇帝,而且是古代的皇帝,在皇后老婆的监督之下(也可能是自觉)一辈子就是一夫一妻制。


但是杨勇就没有眼力劲儿了,在老爹老妈的眼皮子底下还经常铺张浪费,奢侈的很,这种行为很不得隋文帝的喜爱。

所以一个聪明人和一个愚钝的人争夺皇位,就算是先天条件再好也会被自己和对手玩死。<strong>


悠悠千载中国事儿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极其强大却又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就是秦朝和隋朝,这两个王朝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就是继承它们的汉朝和唐朝都十分强大,其次就是它们都是二世而亡,且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选太子的问题上都有着差不多的遭遇。秦始皇把扶苏贬到边疆,但是在驾崩前想立扶苏为太子却被李斯和赵高合伙篡改了密诏,赐死了扶苏然后迎立胡亥为帝。隋文帝杨坚不喜欢杨勇贬他为庶人,但是临死前看清了杨广的真实面目想重新立杨勇为太子却无能为力,杨广矫诏赐死杨勇,自己登基为帝。


但说起来杨勇为人宽厚,喜爱文学,隋文帝又培养他很久,让他处理了不少政事,有了从政经验。且杨勇是隋文帝的嫡长子,从政水平也得到了大臣的肯定,为何隋文帝还是选择废掉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呢?

首先就是因为杨广太善于伪装,而杨勇性格直率。都说杨勇奢侈好色,但是在杨广当了皇帝后他的奢侈好色程度可不亚于杨勇,流传杨广还说过“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余无不可”这句名言,可见其多么好色。但是杨广在当皇子时伪装的特别好,对于自己的行为很收敛,无论是隋文帝还是独孤皇后都认为杨广是一个自律的人。但是杨勇却不会伪装,史书记载他曾“文饰蜀铠”,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在铠甲上增加些纹饰,但是隋文帝见了却担心他染上奢侈的陋习,于是大肆批评了杨勇。至于杨勇的好色,也只不过是他不宠爱太子妃而宠爱云昭训,但是这在独孤皇后眼中就是好色,毕竟独孤皇后很看重这一块,要知道隋文帝一生也就娶了独孤一人。

其次就是杨勇太耿直,别人做什么他都接受。有一次冬至节,百官来东宫朝见杨勇,杨勇命人奏乐欢迎。但是隋文帝得知后却很不高兴,认为太子也是臣子,不应该受百官朝贺,这是僭越,并下诏禁止此事。还有一次隋文帝选侍卫要挑最好的人的时候,杨勇的一个手下对隋文帝说应该给太子也选最好的侍卫,这又加剧了隋文帝与杨勇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两件事都不是杨勇自己主动做的,但是别人做了杨勇也接受,他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谁知这已经触动了隋文帝的皇权,作为一个通过政变上台的皇帝,隋文帝怎么会容忍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可惜杨勇不懂得这一点,于是太子之位越来越坐不稳。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杨广比杨勇狠毒多了。杨勇被废后多次想见隋文帝,但是都被杨广阻拦了,最后杨勇没办法爬上树大喊着求见隋文帝,杨广却说他这是疯了,隋文帝遂没有召见他。但是在隋文帝临终前发现了杨广的真实面目,想要重新立杨勇为太子,可此时隋文帝却死了。对于隋文帝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唐马总的《通历》中记载隋文帝死于张衡之手,另一种是赵毅的《大业略记》记载隋文帝被毒死,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与杨广有关,所以普遍认为杨广是杀害隋文帝的凶手。可见其有多狠心。

当然,杨广登基后虽然拥有雄才大略,也确实做了些利在千秋的事,但是通过阴谋诡计夺取天下,始终是坐不稳皇位的,强大的隋朝也在他手中被断送了。


风尘讲历史


其实李杨两家不仅是亲戚,开国皇帝的长子的境遇也差不多异曲同工。

两人才能对比竞争优胜者或有不足,但是两人也绝不是传说中的草包,但是楼主说杨勇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就是过于武断了。

才能上,其实正常按照他们的表现来看,杨广比杨勇才能优胜有余。

1、杨广很早就在未雨绸缪,谋划帝位,杨勇确在声歌逐色;

2、杨广和李渊灭南陈,杨勇表现乏善可陈;

3、杨广数年的城府之深,在父母面前伪装数年而使他们不觉,杨勇确因为小事传到独孤皇后耳朵里心遭厌弃。

所以,才能杨广是甩杨勇一条街的。

性格上的话,杨勇确实温和一些,或许上台后矛盾不会这么快激化,隋朝可以延缓一段时间,但是没有手段,根本问题不解决,还是会走向灭亡。

我们分析隋末反王的背景就会发现,李渊祖上是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密的祖上是李弼,同西魏八柱国。然后宇文化及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他们基本都出生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所以隋朝灭亡深层次分析就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反扑。

唐朝同样有这种问题,直到高宗李治时期才完全解决。


所以wwwh,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楼主问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我是日月千年依旧,日月光阴流转千年,如今依旧是当年明月,历史背后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相通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