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三國時代名將輩出,但凡亂世總會出現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為人忠誠,受人敬佩,有的陰險狡詐,為人不齒,曹操陰險卻愛心人才,可見評價一個人不能從某一方面入手,有時候背信棄義的小人卻是佛教“推廣大使”,令人唏噓。

三國諸將中,呂布多次改換門庭,與老東家兵戎相見,被人戲稱為“三姓家奴”,可見呂布雖說武力超群,卻不受人待見,下面說的這位雖然不出名,但是比起呂布更加“無恥”,專殺有恩之人。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東漢末年笮(zé)融,在諸多名將身邊並不出名,甚至熟讀三國的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笮融可謂臭名昭著,人人避之不及,年輕時笮融曾在陶謙手下做事,掌管一郡大小事務,有次笮融奉命將廣陵郡一帶的糧食運往徐州,笮融得知這批糧食的用處以後,並沒有如約送至,反而都扣押在自己手中。

隨後在下邳城修築佛寺,要求當地百姓必須日夜誦讀經書,迫使附近幾個郡縣的和尚、尼姑都前往下邳,笮融還規定,凡是在自己修築的佛寺中禱告之人,可以免除徭役賦稅,消息一出各地信徒紛紛趕來,佛門弟子總計有6000餘人,每當佛祖誕辰日,笮融便會號召信徒舉行大型慶典,史料記載,光是宴會支持笮融就拿出了上億文錢,可見笮融對佛教多麼狂熱。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戰亂年代,到處都是紛爭,公元193年,曹操大舉進攻徐州,全城百姓陷入恐慌,笮融知道自己在曹操面前如同螻蟻,沒有任何抵抗的餘地,帶著手下士兵一萬多人出逃,一路跑到廣陵郡,廣陵郡守趙昱設宴款待笮融,酒席之間笮融瞭解到此地物產豐富,是塊寶地,結果就懂了歪心思,後來笮融找到機會,宴請笮融席間以敬酒為名,抽刀斬殺趙,即可吩咐親信搶奪廣陵郡財物,燒殺搶掠猶如土匪,隨後帶著部下逃之夭夭。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笮融知道自己所作之事違背天理,匆忙逃跑,沒有地方去只能投奔曾經的同僚薛禮,薛禮雖然知道笮融的手段,不過念在同僚之情,料想笮融不會對自己下手,結果卻失算了,薛禮也栽在了他手中,還收編了薛禮的部將,繼續逃走。

接連對兩位恩人下手,笮融早已臭名昭著,不過手底下有兵,在亂世中總能找到投身之地,殺了薛禮以後,笮融帶人投奔揚州刺史劉繇,本來劉繇也不想要此人,身邊謀士多次勸說笮融反覆無常,不能信任,然而劉繇自信能鎮住這批野馬,再者此時正在與袁術爭奪豫章郡,正需要幫手,因此接納了笮融。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隨後劉繇派笮融前去輔助生性仁厚的朱皓,身邊謀士許紹再次提醒不能用此人,結果依舊被劉繇忽了,最終果然如許紹預料的那樣,朱皓被笮融陷害,取代了朱皓的地位,劉繇得到消息以後,非常憤怒,急忙出兵替部下討回公道,笮融部隊被打散,逃進深山裡,被當地百姓聯手殺死,將人頭送到劉繇手中。

諷刺的是笮融為人首鼠兩端,不講任何情誼,卻是東漢末年公認的佛教領袖,是我國佛教發展史上不能忽視的重要人物,在下邳建造的浮屠寺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浮屠寺始建於公元193年,位於下邳城南側,寺中有高達九層的佛塔,塔頂立著一面朝向天空的銅鏡。

大殿內可容納數千人誦讀佛經,廟中佛像皆塗上金彩,每當舉行佛會時,前來朝拜的百姓多達數萬人,場面恢弘當世難見,笮融所做佛事對佛教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佛塔“上累金盤、下為重樓”的構造一直延續到唐朝時期,以金身塑造佛像也是首創。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此外笮融接納眾人,免除信徒賦稅,成了歷朝歷代官方支持佛教的重要舉措,笮融曾活動過的徐州等地一直是佛教重要發展地區,此外學者都認為南京地區的佛教都是笮融傳播演化而來。

佛教傳入中原時沒有任何基礎,只能依附道教存活,佛教迷信輪迴轉生一說,被視作神仙方術,到了笮融時期,才真正的把佛教抽離出來。

只不過佛經教義普及緩慢,清規戒律也不完善,仍然存在陋習,基於笮融的個人品行,與後世發展完整的佛教教義對比,笮融佞佛之說十分盛行。

笮融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佛教禁忌殺生,笮融卻多次將屠刀指向恩人,縱觀笮融一生,不難發現此人陰險狡詐,殘酷無情,在戰亂時代,到處搜刮錢財,雖然貪婪,搜刮得來的錢財卻都用在修建佛寺,佈施信徒方面,與兵匪的形象大相徑庭,也正是因此,歷朝歷代在評價笮融是非常矛盾。

三國最臭名昭著將領,比三姓家奴呂布還卑鄙,誰對他有恩,他殺誰

笮融信奉佛教,卻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本質上還是為了培養信徒,增強自身影響力,後世信佛之人都認為笮融違反佛教戒條,殺、欺、盜、酒無惡不作,由此證明笮融不是一個虔誠信徒,反而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因此許多佛教經典中都未把笮融列入其中,清人王夫之認為笮融之所以身敗名裂,正是因為笮融沒有從內心信奉佛教,只是將佛教當作工具,笮融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人,不過評價一個人應該客觀公正,笮融的確不是一個正人君子,但是對佛教的貢獻卻不能因為個人性格缺陷而被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