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中箭身亡,宋江是幕后真凶吗?

毛佳健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当中,水泊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在亲自带兵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中了一只毒箭不治而亡。对于晁盖之死,的确有人怀疑这是一场阴谋,而幕后的主使和真凶应该就是时任水泊梁山二寨主的及时雨宋江。

当然,怀疑肯定是有依据的,绝非“空穴来风”或者“凭空想象”。晁盖之死还是有一些反常现象值得怀疑。当然还有个别不合常理的巧合。而这些巧合对晁盖恰恰是致命的。

我们先看看反常的几个地方。

第一个反常现象,是晁盖带兵下山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吴用没有跟随下山,按常理,作为水泊梁山的“首席军师”,吴用跟随寨主晁盖出兵,为其出谋划策,调兵遣将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吴用的分内之事。

宋江的所有军事行动,吴用几乎都是全程参与并出谋划策的。

当然,晁盖也没有点他的将,赌气的晁盖几乎是胡乱的点了二十位将领(至少那个白日鼠白胜就是个凑数的)和五千人马就匆匆下山,对于这个显然草率的决定,吴用没有给晁盖任何建议。

不让去不算是建议,怎么打才是建议。

更奇怪的是水泊梁山的“副军师”公孙胜也没有出面,而是装聋作哑,置身事外。

这个反常现象至少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晁盖执意要去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他已经被“架空”了。水泊梁山的核心领导集体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宋江一方,晁盖下山,赌气和争回老大地位的心态成分很大,所以晁盖下山本身是宋江的“激将法”和晁盖的“赌气”共同促成。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宋江不下山,吴用和公孙胜谁也不会主动请缨,下山帮助晁盖。

第二个反常,就是晁盖不顾出征之时大旗旗杆被风吹断的“大凶之兆”,执意下山,宋江的表现。

宋江劝阻晁盖不成,这应该是在情理之中,此时的晁盖已经不会听任何人的劝说,这口气他是非争不可。但晁盖毕竟是山寨之主,并且此次下山所带人马和将领都并非“兵多将广”,此次下山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而宋江从戴宗对曾头市的侦查的汇报当中应该非常清楚曾头市的实力:总教师史文恭武艺超群,晁盖带去的将领当中能和史文恭过招的也就是林冲和呼延灼,这两位也未必能够有战胜史文恭的十足把握。兵力上也不会有什么优势,但是宋江在晁盖下山后,仅仅是派了戴宗跟去打探战况,按理说宋江应该再派精锐下山作为晁盖的后援和接应才是正理,毕竟山寨之主的安危是第一位的。

宋江的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摆明了是要看晁盖的笑话,或者是有意置晁盖于危险之地。他似乎已经料定晁盖此次亲自披挂下山,肯定是抱着有所斩获的目的,他希望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所以,宋江选择了“隔岸观火”。

第三个反常,就是晁盖听信了两个来路不明的和尚愿意帮助并带领他们深夜偷袭曾头市的鬼话,不听林冲劝阻,执意带兵(分兵)偷袭曾头市,结果中了埋伏,乱军之中被一箭射中面门,眼看性命堪忧的时候,林冲建议立即撤回山寨,但呼延灼说了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话:没有公明哥哥的将令,不能撤回山寨。

这就非常奇怪,晁盖领兵出去打仗,他带领的将领为何要听命于远在水泊梁山的宋江呢?难道事先就有过这样的约定?

其实回头看看晁盖的这次攻打曾头市的军事行动,算是水泊梁山最窝囊的一仗。第一个回合,晁盖自己首先拍马出阵,然后众将一拥而上,最终各自损了人马,晁盖没占到任何便宜,第二仗是偷袭,结果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晁盖把自己的性命给赔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林冲算是尽心尽力,冲锋在前。并且给晁盖出主意想办法,其他的将领更像是随大流,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走心”。

不走心的结果,就是总体上“无心恋战”,然后二十个好汉没能保住晁盖这个大哥的性命,而他们每个人都毫发无损。

而在晁盖受伤之后,呼延灼却以没有公明哥哥的将领不能退兵为由,阻止了第一时间把晁盖送回山上,要知道中了毒箭的晁盖,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时间尽快救治,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就很靠谱。

这个反常至少说明,晁盖已经被架空到何等程度。晁盖的这一仗,似乎唯一的使命就是“送死”。

第四个反常,也可以说是太巧合,就是来自史文恭的那只毒箭,这只毒箭的出现,不仅仅是反常和巧合而是“诡异”。

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晁盖带兵跟着两位“带路”的和尚去偷袭曾头市,结果中了埋伏,慌乱之中晁盖一伙几乎是落荒而逃,当时是三更半夜,黑灯瞎火的,迎面遇到一队人马,二话不说一阵乱箭射来,其中一支箭正好射中晁盖的面门。

这支箭恰好就是一只毒箭,恰好就是一支刻有史文恭大名的一支毒箭,这样的叠加式的巧合,是极小概率的事件,这种概率,只能用“命中注定”来解释了。

史文恭善使弓箭,在史文恭亮相的时候就在其的装备打扮上有所交代,后来在卢俊义大战史文恭的时候,史文恭也用过弓箭,但是用“毒箭”,并不是一般的军事将领或江湖好汉的习惯。

首先,使用“毒箭”一般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在针对一个特定的“暗杀或刺杀”对象,为了保证暗杀或刺杀的成功率的时候使用的概率才会大一些。史文恭是一个武术教师,不是一个暗杀高手,应该是没有使用毒箭的习惯。

第二,在毒箭上刻自己的名字是不符合常理的,战场厮杀使用毒箭本身就是一种“不讲道义”的行为,相当于现代战争使用化学武器一样。史文恭难道就不怕坏了自己的江湖名声吗?

第三,黑灯瞎火的混乱局面当中,史文恭真的就有这么大的本事对于一个不熟悉的移动目标一箭封喉吗?

细思极恐,也只能用“人的命,天注定”来解释了。

但是,如果是有预谋的“刺杀”,可能这些疑问就会“迎刃而解”,但这种怀疑仅仅就是猜想,找不到任何宋江的把柄。

第五个反常就是晁盖在临死前改主意了,他用遗嘱的形式,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捉得射杀我的,可做梁山泊主!

这个遗嘱其实是把晁盖和宋江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并且这个矛盾几乎不可调解。晁盖铁了心要阻止宋江坐水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这也许就是宋江动杀心的最根本的动机吧!

在水泊梁山的出路问题上,宋江和晁盖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晁盖对宋江的招安路线是坚决反对,并且对宋江一面联合吴用架空自己,一面背着自己和朝廷暗中“眉来眼去”十分痛恨,所以才会有在攻打曾头市的问题上,晁盖死活要亲自出征,他要想办法重新掌控水泊梁山的局势,他知道也只有他能重新得到水泊梁山好汉们的支持,他才有可能与宋江抗衡,扭转宋江已经开始的招安行动。

宋江其实也会感到压力,晁盖的存在对他的招安来讲至少算是绊脚石,有晁盖在,他就不可能在山寨一呼百应,所以,晁盖消失,宋江应该算是“求之不得”。

其实,除了那支毒箭之外,其他的反常基本上都是因为晁盖的赌气和愤怒导致的轻率激进造成的,但是宋江是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他用激将法把晁盖送到了曾头市史文恭和曾家五虎面前,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假如那只毒箭真的来自水泊梁山内部的话,那宋江此人伪善面具之下的嘴脸就太恶毒,太阴险了。

当然一切仅仅是“怀疑和猜测”,这也是读一部古典名作的乐趣。


步武堂


晁盖中箭身亡,宋江不是幕后指使,而是作者施耐庵设计好的!梁山一百零八人作者设计成天罡地煞星群魔下界!石碣上没有他的名额,因为他比魔高一个级别(托塔天王属仙界)!同样,王伦不够资格成为魔界(白衣秀士可能是精怪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只不过我们没弄懂罢了!水浒里有许多费解之事,如五台山智真长老为什么赐鲁达法号智深?作为佛教高僧不可能乱起辈份!为什么让鲁达和自己一个辈份?东京大相国寺他师弟还叫智清!还有梁山三女将: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象排着叫的一样!高俅官居太尉竟没有家眷?断金亭,聚义厅,忠义堂是梁山三个阶段,究竟有什么喻意就不得而知了!


一绺春风79682225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通过施耐庵的艺术加工,展现了梁山好汉悲情英雄的故事,书中各位英雄的名字颇有深意。

宋江本来是要安排葬送大宋江山的,可是他选择了自绝于人民,不但没有葬送宋朝的江山,反误了自己的卿卿生命。

吴用则是名副其实,他的分内之事应该是规划梁山的未来,为山寨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却成天干一些分家说媒、化解邻里纠纷、调解婆媳矛盾之类的破事。

武松是来搞笑的么?一个家喻户晓、威震中华的打虎英雄,名字听起来老让人感到这个人武艺稀松平常。

林冲撞了南墙也不知道回头,一路上布满荆棘自是免不了的了。

鲁智深从一开始起就注定会成为大师,鲁大师成了千家万户对这个英雄最好的纪念。

杨雄和另外一个姓阳的(阳顶天)一样,名字听上去都威武霸气,同时老婆都宁愿选择和别人厮混。本来这件事是个男人都明白,又难以启齿的柔弱。石秀兄弟偏偏要扯下这块遮羞布,我只能说:秀儿,真的是你吗?

晁盖意思就是草盖!一丈青让人想到青青河边草,那画面。。。。。。

虽然鲁大师最终大彻大悟,修成正果,但显然公孙胜要比他更高一筹。

入云龙神出鬼没,神龙见首不见尾。公孙胜出则龙行天下,入则潜龙在渊,出世入世都是人生的赢家。

帮助晁盖取生辰纲时,轻轻的我来了。看透宋江是个不顾兄弟大义,只管争权夺利的小人后,又轻轻的走了,摇了摇头,梁山再无兄弟!


舞动花魂


这是本小说,不是历史。我们判断一个事情主要是看作者的想法,而不用自己做推理。施耐庵不是没写宋江架空了晁盖,也不是没写晁盖的不满。晁盖之所以死是因为晁盖该死了,主角宋江该登场了,不然诏安的戏怎么往下写。可是作者没写宋江害了晁盖,为了避免误会作者给宋江洗白了三回,第一箭上刻字,晁盖死于乱军,并不知道谁射的他,有个名字也不过是为了往下写书。第二晁盖阴魂缠定史文恭,帮助卢俊义抓住了他,不然的话史文恭未必被擒。第三,晁盖托梦救宋江。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可能糊涂,死了应该明白了吧。


老崔65347117


读完水浒,可能找不到直接证据是宋江,可是分析其性格和处事风格及晁盖遗言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最大嫌疑!


陈楚居士


从巜水浒》这本小说看,宋江应该不是害死晁盖的人,宋江到梁山后风头以盖过晁盖,且从派系划分,宋江手下追随的人数,势力以占优势,有架空晁盖的迹象。晁盖必须亲自领军,打一个胜仗,立一下身威。却在曾头市中了毒箭。从小说的发展与晁盖的临终之言来看是,晁天王对宋江有所怀疑。但从整部小说来看并没发现宋江谋害晁盖的一丁点破绽。


青幽472


宋江应该不是谋害晁盖天王的真凶,但晁天王赌气出兵攻打曾头市,或多或少有宋江有关,宋江自从上山以来,基本上其风头早已盖过了晁天王,如果晁天王再不出兵打个胜仗,以后作为老大如何服众?因此晁天王这次赌气带兵出征犯了兵家大忌,故而丢了身家性命,多多少少如宋公明有点联系,但我个人认为宋江应该不是幕后真凶。


卧龙-山野村夫


这是宋江借刀杀人,为了坐第一把交椅


默默无言156980314


是的,这箭是花荣射的,林冲当下毒者


黎嘉浩


不是宋江,晁盖勇者无谋也,冲在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