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再优秀的员工,也有表现不如意的时候,何况是那些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还不充足的职场新人呢?

那么当自己因为经验不足,而陷入迷茫、焦虑、摇摆不定的情绪时,如何给自己减除负担,迅速摆脱职场低谷呢?现以亲身经历与你分享三种有效的方法。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1、借别人之力助自己逆袭

刚毕业的那段时间,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我都非常犹豫和挣扎,总会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眼前的这份工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上司交给我的任务。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个概念,也就是“蜥蜴脑”,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蜥蜴脑”。

科学研究证实,“蜥蜴脑”是掌握我们人体本能的古老部分,我们的无意识思维系统也源于这种古老的大脑构造,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喜好,感觉,以及行为方式,最直接的一个表现是,我们会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这给我一个启发,我之所以对新行业或者新领域的知识产生恐惧,也就是“蜥蜴脑”在作怪,它相当于我身体里的警报器,当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知识领域,自然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甚至逃避的情绪。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刚毕业的那段时间,我的编辑能力和各方面商业知识储备还并不充足,有一个月,我曾写了25篇稿件,结果有将近一半的稿件没有通过审核。

这让我的主编操碎了心,我自己也很头大,一度怀疑自己编写稿件的能力,明明为了选题的事情,自己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恶补了很多商业知识,但忙了一圈下来,成效就是最好的证明,很明显,自己在工作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无用功。

负责审核稿件的编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问题,她直接拿出两篇稿件让我进行比对,一篇是通过审核的,一篇是被“毙”掉的,她问我,“能不能发现这两篇稿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我摇了摇头。

“你不能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呀。”

其实,我心里清楚,面对熟悉的知识领域,我能很快地写作,但是对于不熟悉的板块,有效动作实在太少。

于是主编给我们每个人都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规划,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特点,让我们各自负责一个适合自己的系列选题。

比如有的同事负责写“管理”的知识内容,有的则负责“职场”的知识板块,而不是让每个人每天的选题都十分跳跃,今天写“管理”的内容,明天写“职场”,如此一来就省下很多时间。当我们完成一个选题的挑战后,主编再另外安排新的选题任务。

这样的安排就给了我一个缓冲的地带,先尝试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再慢慢跨越尝试新的领域。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2、忽略内心的“蜥蜴”,解除心中的警报

缓冲过后,面对不熟悉的领域,还是要努力“破功”。

那么,在面对新领域时,如何解除内心的警报,消除抗拒心理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绕过它。当你产生抗拒心理时,说明你还没能做好“缓冲”,新领域对你而言,还是相当于一个“急刹车”,你无法很好地操控,无法尽心尽力地去学习,就像有的人是“颜值控”,当ta看到一个外貌猥琐,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的人,ta第一时间就对眼前这个人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自然不会有交往的机会。

怎么“绕”过抗拒的内容呢?比如,我没有选择先学习“管理”的内容,而是选择了我熟悉的职场知识,毕竟有过实习的经验,会有很多感触,这样我在写职场知识板块时,先是以职场人的视角去挖掘很多选题,然后把“职场”系列写通透。

同样的,轮到写“管理”这个新的选题时,我就会顺着职场人的思路,倒推反思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想,应该怎样解决某个工作难题。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当我已经对职场知识有足够的把握和足够的缓冲时,我自然就不会排斥去尝试写“管理”的内容。

当然,“管理”更注重实践,刚毕业的我没有充足的管理经验,怎么办呢?我先观察上司他们是如何管理一家公司的,也会和他们交流意见,让他们给出一些建议。

另外,我也会阅读一些管理的专业书籍,比如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或者从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学习世界500强管理高层的实践经验,也会从网站上浏览最新的管理资讯,不断给自己“充电”。

当我发现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写新的内容,那我就先尝试绕过它,写一个虽然我还不熟悉,但可以比较容易操盘理解的学习板块,这样我就可以以此为学习的基点,慢慢搭建我的知识体系,从易到难,逐步突破我对陌生、难理解的新领域的抗拒。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3、自我消化和复盘,让自己真正摆脱“低谷”

一个月后,没有了选题压力的我,按照制定的选题规划编写稿件,我的稿件通过率迅速得到提升。

期间我是这么做的:

写完一篇稿件后,先自我审核一遍,看看整篇文章是否有结构性的问题,大体的框架和方向是否有问题,然后再修改个别错别字和调整相关的语序,自己觉得没问题后,再发给主编进行审核。

接着,每写完同一系列的两篇文章后,我就会进行文章比对和总结,分析两篇稿件中哪篇写得更好,或者向负责后台管理的同事咨询相关的文章数据,借助数据来分析,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更高一些,而那篇却寥寥无几,不断总结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另外,我还会咨询责任编辑的审稿意见,她也会在稿件后给我提供相关的修改建议,如果我对这些建议仍存在疑惑时,就当面请教她,她就会根据我的问题跟我详细分析,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会耐心听她给出的每条建议,然后在工作之余做好笔记。

工作压力大?如何为自己“减负”,迅速脱离职场低谷期?

后来,经过一番稿件比对和文章复盘的训练后,我逐渐抓到了写作的技巧,稿件质量也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在此之前,我写作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选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定选题操作后,主编也评价我说,“我发现你可以在一个选题下不断探索,摸透一些内容。”

有了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我也慢慢地脱离“写稿无头绪”的工作低谷,可以学习探索一些新的领域,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抗拒。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分享,请大家顺手转发、点赞,你的举手之劳,是对我们的鼓励。

关注【创骐云课堂】,我们每天为你分享一篇干货文章,并有免费的学习音频、视频,希望你的每次到访,都能得到收获满满。点击下方链接,我们为你网罗100多位名师的300多门学习视频。注册下载,即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