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提起孔子便逃不開“聖人”一詞,朱熹更用“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來評價他。但孔子也是一個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信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本文便從此探尋他的處世之道。

一、孔子生平概要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逝於魯哀公十六年。其家世呈日漸衰落之勢(王室——諸侯——公卿——士)。孔子早年喪父,因貧而仕,先後擔任“委歷”、“乘田”這樣地位極低的小官。魯定公九年,出任大都宰,旋即進為大司寇,後因其道不得行而去職。從此開始周遊列國,一遍傳授弟子,一邊宣傳其學說。晚年返魯,進行傳統文獻整理與教育工作。

二、十有五而志於學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孔子治學圖

孔子父親叔梁紇在66歲的暮年之際,娶了年僅15歲的顏徵在為妻。三年後,生下了孔子,又三年,叔梁紇去世。21歲的顏徵在帶著3歲的孔子離開家族,搬到了曲阜城。生活艱難,但顏徵對孔子的教育極為重視,《孔子世家考》記載這樣一句話:“聖母豫市禮器,以供嬉戲。”可見她從小便在樹立孔子對於禮樂的興趣。《論語·子罕》篇中提到,孔子困於貧困,曾從事維持生活的“鄙事”,孔子可謂是“生活的全才”。

17歲時,其母逝世,《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到,正值孔子喪母時,季氏要大宴魯國士族子弟,登記註冊,確定身份。孔子為了不致丟了身份,著喪服前往,被陽貨擋在門外。他說,季總理今天是宴請士族子弟,您的身份好像不夠資格,我不敢讓您入席。孔子就這樣被趕走了。在孔子的17歲,一個家臣都看不上他,但在其20歲時魯昭公卻把鯉賜與孔子。可見孔子並不因為別人的質疑而選擇自我懷疑,相反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最終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三、三十而立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孔子講學圖

“立”的標準是什麼?“第一,自己心中是否有主見;第二,別人心中是否有自己。”從國君向他問禮,到接見齊景公和晏子的來訪已能證明,孔子是“立”起來的人。一個人“立”起來後難免意氣風發得意忘形,而孔子的生活守則卻是適度的退守與淡泊。

《荀子·宥坐》中記載,孔子在周廟參觀時看見有欹斜的器物。這個容器空的時候會傾斜;水裝到一半時就會垂直豎立;而盛滿水便會傾覆。同行的子路問到:“有讓容器裝滿水卻不傾覆的方法嗎?”孔子說:“聰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勞大過天下的,就用退讓的辦法;用勇力震撫世間的,就用膽怯的辦法;富裕遍佈四海的,就用謙恭的辦法。這就是所謂不斷裝滿又不斷損耗的方法。”其實,孔子想要表達的便是——人生沒有辦法什麼都獲得,意氣風發的同時也要學會退讓,有舍有得,生活才能圓滿。

四、四十而不惑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孔子講學浮雕

何為“不惑”?于丹認為: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給你許多不公正的打擊,你也能在一個座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那什麼是“中庸”?《論文》有一則提到,子貢問孔子什麼是友誼?孔子說,看到朋友做了錯事要善意的指出,如果實在不聽便不必再說,不用大包大攬。不過於親密也不至於疏遠,就是中庸在友誼中的體現。而《論語·憲問》中的另一則提到,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說用公正來對待仇恨,不用寬恕他也不必報復他,讓他得到公平的對待。不偏愛也不仇恨,則是處理所有人際關係中的中庸之道。

五、五十而知天命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電影《孔子》劇照

什麼是天命?應該包含兩個方面:客觀上講便是先我們存在而存在的,且不以主觀而轉移的;主觀上講就是人的道德與使命。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黃厚江先生認為這是孔子的牢騷,認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但我認為這是孔子對於天命的認識。也就是說,孔子知道上天賦予他的使命,並且敢於承擔使命,敢為人所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承擔的,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天命,在受指責時不喪失勇氣,依舊堅定自己,勇往直前。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舉事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六、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電影《孔子》劇照

何為“耳順”?也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明白自己的斤兩,堅持自己的立場。《論語·微子》中記載到:長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過,讓子路詢問渡口在哪裡。長沮和桀溺在知道孔子二人身份後,不但沒有指明方向,卻對子路說“壞人壞事像洪水一樣氾濫,誰和你們去改變?你與其跟隨逃避壞人的人(指孔子),哪裡比得上跟隨我們這些避世的人呢?”子路回來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人不能和鳥獸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誰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著提倡改革了。”孔子並不同意見不同者爭高下,哪怕人人都想要逃避現狀,不理解他的行為,可他還是要堅守自己的道德責任,努力去改變現狀。

文史君說

當所謂的規矩責任已經成為自己的生命習慣時,也就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長期的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長期堅持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將社會的壓力轉化為生命的反張力,淡定從容的生活,不逾矩不勉強,這也許就是孔子所要提倡的。

總之,孔子不僅僅是位身在高處的聖人,更是親近百姓的老師;孔子所傳遞的不僅是治國之道,更是人生的準則。

參考文獻:

1、于丹,《論語心得》,北京:中華書局,2006。

2、鮑鵬山,《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北京: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

3、馬一弘,《論語》,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

4、黃厚江,《論語讀人:黃厚江老師解讀》,桂林:灕江出版社,2014。

5、謝遐齡主編,《中國社會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梁明霞:《孔孟“心”的思想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