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國語》

《國語》是一部國別史著作,二十一卷,大致成書於戰國初年,相傳為左丘明所作。又稱之為《春秋外傳》,和作為“春秋內傳”的《左傳》並列,兩書互為表裡、互相參證。

《國語》是一部歷史文集彙編,關於春秋八個國家史事的記載詳略不同,文風迥異,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為當時各國史官所記載,再經整理潤色而成,至西漢劉向考校最後定型。《國語》以國分類,各自成章,其所記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徵犬戎,下至韓、趙、魏三家滅智伯,約五百年的歷史。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以記言為主,兼以記事,通過上層統治階級士大夫的言論、辯論來反映歷史事件,探討興衰治亂之根源,史論結合,在史學思想上是一個進步,且其記敘涉及到邊遠地區,也記載了諸如經濟、制度、風俗等方面的內容,可補《左傳》之缺。

《戰國策》

《戰國策》是彙編而成的歷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資料,主要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記載,彙集成書當在秦統一以後。原來的書名不確定,經西漢劉向考訂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策》。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總共三十三篇,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而寫。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狀況。

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 《戰國策》既體現了時代思想觀念的變化,也體現出戰國遊士、俠士這一類處於統治集團與庶民之間的特殊而較為自由的社會人物的思想特徵,不完全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說話。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由於《戰國策》突破了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又不完全拘泥於歷史的真實,所以就顯得比以前的歷史著作更加活潑而富有生氣。 《戰國策》在文學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秦漢的政論散文、漢代的辭賦,都受到《戰國策》辭采華麗、鋪排誇張的風格的影響;司馬遷的《史記》描繪人物形象,也是在《戰國策》的基礎上更為向前發展的。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是秦國呂不韋集門客各著所聞而成,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和《六論》三部分,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其中《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

每紀都是5篇,共60篇。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八覽,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是雜論各家學說。 《呂氏春秋》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儘管《呂氏春秋》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呂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

《國語》別名是什麼?《戰國策》作者是誰?《呂氏春秋》內容駁雜

​除了保存著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說,《呂氏春秋》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呂氏春秋》深得人們的好評。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並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