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話說歐鯉釣》釣組篇

前言

本文是《話說歐鯉釣》系列文章之一,歐鯉釣(Carp Fishing)是一種以鯉魚和草魚為目標魚的釣魚技術,這種釣魚技術是50年代在英國創造的,很快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釣魚技術之一,並且在歐洲遍地開花形成一股熱潮。

歐鯉釣於1999年正式成為國際釣魚運動聯合會(CIPS)比賽項目,其舉辦的CWC歐鯉釣世界錦標賽是唯一的具有官方色彩的歐鯉釣比賽,除此之外歐鯉釣界還有WCC世界鯉魚精英賽和WCM世界鯉魚大師賽等商業賽事。

為了向國內釣友介紹歐鯉釣這種釣魚技術,本使(歐鯉釣遣唐使)通過整理、彙總、翻譯、實踐的方式撰寫了這部《話說歐鯉釣》,力求其成為國內最科學、最完善、最系統的歐鯉釣教學文章。想要更詳細的瞭解歐鯉釣請從 開始系統的瞭解,也可以觀看本使在西瓜視頻發表的《實戰歐鯉釣》教學視頻,有任何問題可以通過“悟空問答”邀請本使解答歐鯉釣中的常見問題。

引言

“考不上大學你就得要飯去!”小時候父親不止一次的這樣怒吼過,雖然我們都清楚這不過是氣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受過優質教育的人成功的比例確實會更高。

“各種魚類對光線和顏色都具有一定的區分和選擇能力,漁具的明顯程度影響魚獲”雖然已經是《魚類行為學》這門科學與大學專業課本里明確的定論,但是依然有釣友在評論區不屑一顧的留言“小編我主線和吊墜都沒處理過魚應該看得到為什麼我照樣上魚?”

考不上大學未必就得要飯,漁具扎眼未必就會空軍,上魚的餌料未必就是好餌,因為你沒有對比,你不知道如果你做的更好會發生什麼,也許你正好在錯過一波爆護潮。

來,本使用科學證據給你講講連白水安慰劑都不如的差餌是如何“上魚”的。

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河南工業大學趙紅月等人的一篇名為《幾種刺激物對鯉魚和加州鱸的誘食活性研究》學術論文: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科研人員用蒸餾水注入脫脂棉球與其它刺激物進行誘魚性對比,然後通過比照鯉魚對不同棉球的啄咬次數來分析不同刺激物的誘魚效果。你認為蒸餾水的誘魚效果如何?心中默默給個排名接著往下看。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從試驗數據可以看出丙氨酸、甘氨酸、乳酸竟然被蒸餾水打敗了,雖然魚會啄咬注射了丙氨酸、甘氨酸、乳酸的棉球,但是啄咬次數明顯低於啄咬蒸餾水棉球的,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丙氨酸、甘氨酸、乳酸對於魚兒具有明顯的進食抑制作用,同時還說明,即便如此,也會有魚啄咬,如果把這種情況放到日常垂釣中,這意味著即使你的魚餌對魚具有強烈的排斥作用依然會上魚,如果你把這款爛餌換成無味的塑料珠、硅膠玉米都比這上魚,事實上四川的珠珠釣就是利用這種特性,這個原則就是——

至少我不是最差的!

關於魚為什麼冒險攝食這在《科學篇》已經從科學的角度講的很明白了,本文再從另一個角度講一講。

世界衛生組織基於明確的科學證據指出,吃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脂肪(魚油除外)、固體脂肪(可可脂等)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既然吃肉易得心腦血管疾病,我們吃魚,好我們看一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對魚的部分檢測結果: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知道汞有可怕嗎?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但是我們就不吃魚了嗎?香港政府的建議是: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可能會有讀者說,算了吧,多少我都不吃,太可怕了我吃素,可是歐洲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癌症的患病人群在接受調查的素食者中佔到了4.8%,而雜食組則分別為3.3%、1.2%和1.8%。與此同時,素食者人群中出現精神疾病如焦慮症和抑鬱症等的比率也高於其他三組,為9.4%,雜食組的數據分別為4.8%、5.8%和4.5%。

你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問題!

你沒有選擇,魚也沒有,你會謹慎選擇食物,魚也會。

謹慎到了什麼程度呢?德國柏林萊布尼茨淡水生態與內陸漁業研究所、丹麥錫克堡技術大學國家水產資源研究所、芬蘭伊夫·斯凱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幾個科研機構聯合德國下薩克森州釣魚協會開展了一項關於鯉魚的易釣性的科學研究:

研究人員將120條體長199±9.0毫米的鯉魚,通過手術植入了無源的PIT標籤,然後40條一組放入三個被清塘淨化後的花園池塘裡,花園池塘中有天線可收集鯉魚的位置信息,有一個由黑色塑料製成的魚類避難所(2米×5)供鯉魚隱蔽棲息,一遠一近兩個餵食點每天在投餵5毫米的丸餌,研究人員先把魚靜養了6天,然後開展了第一階段7天,第二階段13天,總計20天的釣魚實驗。

為了實現類似於真實的釣魚環境,科研人員在清塘時保留了原塘中的底棲無脊椎動物,因此這些鯉魚能夠選擇在人造或天然食物上選擇性覓食。使用甜玉米作為鉤餌,使用安全型鉛夾製作的螺栓效應釣組(bolt‐rig)。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漁具遵循歐鯉釣的標準做法,但針對小鯉魚縮減到3公斤斷裂應變尼龍線,15克鉛墜。通過PIT標籤識別上岸的魚之後,魚立即被釋放回池塘,此過程最長持續30秒。

在20天的釣魚期結束後,研究人員繼續投餵30天讓幼魚繼續生長,每天投餵丸餌的重量是魚初始重量的1%。然後,清塘並再次測量魚的總長度以評估生長增量。

在釣魚的前7天, 在84個釣魚時段內,釣獲了94條中的38條佔總數的40%(其它26條由於各種原因丟失了PIT標籤,因而不在統計範圍)。在240個釣魚時段的20個釣魚日,釣獲總共49只鯉魚,佔總數的53%,單位時間的釣獲量在前7天(短期易釣性)為0.46魚/小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為0.21魚/小時(長期易釣性)。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上圖是來自池塘實驗的釣獲和未釣獲魚的不同行為數據。

釣獲過(Captured Mean)和未釣獲(Not Captured Mean)的躲避時間(Time spent sheltering)相比,未釣獲更願意躲避;

從訪問餵食點(feeding spot)的時間看,未釣獲的去的更少,但對訪問遠近餵食點的時長一致,釣獲的魚訪問近距離(close feeding spot)餵食點的時長比遠餵食點(distant feeding spot)的更多;

從躲避時間來看,7天釣獲的躲避5.7,20天釣獲的躲避6.0,未釣獲的躲避6.6;

釣獲的平均總長度(Total length)為200.1mm,未釣獲的平均總長度為198.8 mm;

58天的增長量(Growth 58 days)為釣獲的9.7mm,未釣獲的為5.8mm。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釣獲的比未釣獲的具有更高的勇敢性,更樂於覓食,而且更樂於近岸覓食,生長速度也更快。

總結一下就是:

上鉤的都是貪吃的傻大膽,不要和魚比爛搏傻!

組件節

關於歐鯉釣釣組你需要關注如下四個主要方面,它們構成了歐洲鯉魚釣組的大部分基礎:

1、前導系統;(更多信息請看本使之前發的《話說歐鯉釣》之前導系統篇)

2、子線材料;(更多線材信息請看本使之前發的《話說歐鯉釣》之線材篇)

3、鉤尺寸和形狀;

4、鉤誘餌。

選擇前導系統需要依據目標水域的底——淤泥底、沙底、粉質底、礫石底、草底、枯葉底等不同水底狀況和釣魚壓力,標點距離等情況來選擇,更詳細的特點、應用場景和綁定方法見本使之前發佈的《話說歐鯉釣》之前導系統篇。

歐鯉鉤的選擇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上圖中展示的這四種鉤子類型將涵蓋你可能遇到的每一種鯉魚釣魚情況,瞭解它們的優勢,確保你為手頭的任務選擇合適的鉤型。

寬鉤:

也許最經典的鯉魚鉤型,寬闊的鉤門是一個很好的多面手。它們非常適合使用底部誘餌,但是可以通過使用浮力誘餌用於彈出式或水面式釣組。

在後一種情況下,由於其強度 - 尺寸比高,因此選擇寬鉤。正如專家所解釋的那樣,寬鉤門可以提高魚鉤抓住魚的機會,因為魚很難甩掉你的魚鉤。

曲柄鉤:

上圖中的其它鉤子具有直的鉤柄,而這種鉤子的鉤柄是彎曲的。這種鉤子在飛蠅界很流行,鯉魚垂釣者在多年前意識到了它們的無限潛力。彎曲的鉤柄被認為使這些鉤子更難以擺脫。一些更先進的裝置,例如KD釣組,依靠曲柄鉤的機構來工作。

外翻鉤:

與這種鉤子的區別在於明顯的向外翻轉的鉤眼,這使得這種形狀非常適合像碳氟化合物這樣的堅硬材料。現在,枯葉釣組(Chod Rig)風靡一時,這些鉤子是這種釣組唯一明智的選擇。

長柄鉤:

這些鉤子長而細,非常適合用於底部誘餌。

如果你正在用甜玉米或油莎豆等粒狀餌釣魚,那麼這些鉤子就是完美的選擇。

長柄可能將你的誘餌推到離鉤太遠的位置,但用一根管子將彎曲處的套住鉤辮會消除這個問題。

歐鯉鉤部位特徵詳解: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鉤眼:

帶有鉤眼的管付型魚鉤傳統上一直都用於垂釣大型魚,如鯉魚和大多數海魚。外翻鉤眼的鉤子設計用於尼龍線、氟碳線等僵硬的線材,而內彎鉤眼的魚鉤通常使用柔軟的編織線作為子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鉤尖:

鉤尖類型的選擇通常取決於水底狀況。直尖可用用在水草底,因為它們捕獲水草較少;鷹嘴尖被用於礫石底部,因為它們更難以鈍化;細長尖被用於具有堅硬嘴巴的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鉤門:

寬闊的鉤子可以適應大的餌料,比如大顆粒和丸餌,而那些帶有較窄鉤門的歐鯉鉤傳統上用於小餌如蛆和蠅蛹。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鉤柄

短柄鉤是在鉤子後面緊貼著安裝鉤餌類型釣組的較佳選擇,而長柄鉤是希望增加鉤子角度時的理想選擇。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顏色

大多數鉤子都曾經是銀色的表面。然而,現在許多垂釣者著迷於將他們的鉤子與湖床融為一體,因此出現灰色、棕色等其它顏色及低眩光選項。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鉤尺寸

本使所提到的鉤號,除非特別說明均為歐洲鉤號,其各尺寸大致如下,具體的還請看你預購買的魚鉤廠商給出的數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下圖是歐洲鉤號與亞洲鉤號的對應關係,上邊的號是歐洲鉤號,下邊的號是亞洲,也就是中國和日本常見的鉤號。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使注:上表僅供參考,本使的意見是你沒有必要搞清楚歐號與日號的對應關係,因為日本企業賣歐式鉤也標記歐號,記兩種鉤號反而給自己造成混亂,記歐號就好。)

選擇鉤子大小通常由你使用的鉤餌的大小以及你可能捕獲的鯉魚有多大來決定的, 歐洲人一般很少使用小於8號的鉤子釣鯉魚。

下表是一個粗略指南,介紹了丸型鉤餌和鉤之間的大小關係,粗體顯示的(中間的)是最典型的鉤子大小。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你可以用毫米表示的丸餌直徑衡量粒子餌的大小或數量。例如,三粒玉米相當於16毫米的丸餌,而兩粒甜玉米相當於10毫米。如果你期待較小的魚,那麼較小的鉤可能是更可取的,特別是如果你正在艱難的等待一口。但是,如果你正在釣一條大魚,你應該使用一個更大的鉤子,如果你期待20斤+的鯉魚你應該使用雙丸餌或雪人餌。

小或大的歐鯉鉤更有效?

小鉤優點:

1)更銳利,因此穿透性更好。

2)當魚吸食誘餌時,魚很少有機會察覺到它。理論上它們應該更容易進入口腔,不太可能被拒絕。

3)它們的尺寸更適合較小的餌料,但是具有也能用大型餌料的優點。

4)較小的鉤子和誘餌利於長距離拋投。

小鉤子缺點:

1)細=強度較小。如果釣到一條大魚,它們容易把它拉直或拉斷,這是小鉤子的主要缺點。

2)鉤子小鉤門自然會窄,鉤門窄勾魚時自然會鉤到較少的肉體,魚大時會拉豁魚肉而跑魚。

3)較小的鉤子通常會使用較小的魚餌,這會降低魚餌的吸引力。

大鉤優點:

1)較粗的鉤條=較高的強度。在有著大型鯉魚的湖上,尤其是有非常多雜草的水域,你確實需要最強大的魚鉤來釣魚。細線鉤子對於這項工作來說並不足夠。

2)更大的鉤子更適合更大的誘餌。更大的誘餌會選擇更大的魚。

3)另一個重要的信心因素。如果你害怕你的鉤子小,你可能更願意用大鉤來釋放壓力。

4)大鉤更適合有大魚的情況。

大鉤缺點:

1)較粗的鉤條會產生一個不太鋒利的鉤子;

2)它們較重,因此不那麼輕盈,並且更容易被魚檢測到,釣魚人通常使用具有較大浮力的誘餌如雪人餌來抵消大魚鉤的重量;

3)不適合較小的餌料;

4)它們減少了投擲距離。

展示一下本使用8號鉤釣的1兩多的鯽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展示一下本使用6號鉤馬頭釣組釣的1斤大鯉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關於鉤子大小的科學研究

卡爾頓大學、萊布尼茨淡水生態學和內陸漁業研究所開展了一項名為休閒釣鯉魚中鉤尺寸的重要性研究。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種不同大小的鯉魚鉤(小鉤的6號鉤和大的1號鉤)用玉米誘餌,發現小鉤子以相似的上魚速度捕獲了更多更大的鯉魚。此外,與大鉤子相比,小鉤子造成的組織損傷更少。然而,沒有證據表明小鉤子減少了出血的發生率。對於兩種鉤子尺寸,大多數鯉魚鉤在下頜(1號:81%;6號:64%)和嘴側(1號:16%;6號:36%)。所有上鉤88條魚中沒有魚被深深地鉤在重要器官中。這些結果表明,為了保護,魚類福利和釣魚質量的原因,應該促進在鯉魚漁業中更廣泛地使用小型鉤子。

鉤子尖銳度的測試

你還應該培養一種習慣,從鉤包中測試每個新鉤子的尖銳度。所有的新鉤在出廠時都會很鋒利,但在運輸過程中,鉤子可能會在包內碰撞,最終會導致鉤尖輕微彎曲。

你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來檢查歐鯉鉤的鋒利程度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用拇指和食指抓住鉤子腿,輕輕地放置在另一隻拇指指甲上,不要將鉤尖壓入指甲,只是基本上讓它用自己的重量下立住,現在非常輕柔地嘗試將鉤子拉到指甲的尖。如果歐鯉鉤滑過指甲,那麼它不夠鋒利,如果它不能滑動,它足夠銳利可以捕捉鯉魚。

在每次使用後你也應該做上面的測試,歐鯉鉤尖銳,以致鉤尖很容易損壞。鉤子在取回時經常會碰到某些材料如礫石、沙子、木頭、雜草等可能對鉤尖造成輕微損害。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經驗,不要使用鈍鉤釣魚。一些頂級鯉魚釣魚者甚至在每次收線後都會更換魚鉤,以防萬一!

鉤子誘餌

鉤子誘餌是指安裝在鉤子上或者是鉤辮上的誘餌是歐鯉釣釣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歐鯉釣的鉤子誘餌除了像所有釣法都賦予的吸引魚咬鉤的使命以外,往往還有另外一項功能就是為魚鉤提供浮力,讓魚鉤處於你的目標水層。

可以為魚鉤提供浮力的物品通常有以下幾種:

商品浮力丸餌:

歐洲市場有很多商品型浮力丸餌出售,國內的淘寶店“飛德漁具”也在售賣歐洲的進口丸餌,它的最大好處就是開箱即用,誘魚效果也是經過市場考驗的,下圖就是利於商品型浮力丸餌實現的枯葉釣組: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泡沫:

泡沫+玉米粒,泡沫的好處就是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往往是不用花錢,下圖就是本使用泡沫+玉米粒實現的彈出式釣組: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塑料:

歐洲市場也有具有浮力的塑料擬餌出售,國內的同蚨也有提供,下圖是一個釣魚人在用塑料擬餌製作釣組。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軟木:

無論是軟木球還是紅酒的軟木塞都可以為鉤餌提供浮力,本使不喝酒,但是每次去西餐店用餐都會找服務生要一些紅酒的軟木塞,下圖是一個釣魚人正在用軟木球製作浮力丸餌。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浮力丸餌的製作方法本使會在《話說歐鯉釣》之誘餌篇介紹,敬請期待。

非浮力鉤餌:

經典的歐鯉釣鉤餌有堅硬的煮沸式丸餌、玉米粒、蛆、蚯蚓、火腿腸、虎堅果等。

丸餌: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玉米粒: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火腿腸: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T角件:

你可以購買現成的硅膠T角件或者用熱縮管作為T角件讓子線和魚鉤子線形成一個極具攻擊性的T角。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旋轉接頭

主要用於將主線連接到你的子線,或用於例如直升機或枯葉釣組。

典型的類型包括8字環、微型8字環,快速連接器、別針或大眼8字環等。

歐鯉釣的所有旋轉裝置都是啞光的,主要是啞光黑,哪怕是最普通的8字環也是黑色啞光的,再說一遍,漁具的隱蔽性決定你的魚獲,不要和魚比爛搏傻。

具體見圖: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配重鉛:

可以使用開口鉛(咬鉛)或者鎢膩子用於平衡鉤餌或者子線的浮力,讓它們處於你期望的位置。

用開口鉛實現的極度平衡釣組: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在子線上加一些鎢膩子可以讓子線平躺於湖底避免被魚發現: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誘餌針

用來將鉤辮穿過你的鉤餌,一個誘餌針對於你刺穿一個堅硬的歐式丸餌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誘餌擋

它是這個拼圖的最後一塊!誘餌擋是多種多樣的,有各種形狀、顏色和尺寸,你需要根據你的誘餌不同選擇不同的誘餌擋,它們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防止誘餌在鉤辮上脫落。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選擇子線的材質

水的清晰度,深度和地形在選擇鉤的子線類型時都有所不同

子線主要使用三種基礎材料是編織線,碳氟線和尼龍線,

它們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徵,想更多的瞭解這些線材特性請見本使之前發的《話說歐鯉釣》之線材篇,本章節將主要從作為釣組子線出發談談它們的特徵與差別。

編織線:具有廣泛的顏色,各種剛度/柔軟度,沒有拉伸,它不吸收水分,比尼龍線或氟更柔軟。編織線也是一種高度可見的材料,基於顏色的隱蔽性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它的常見形式中,它容易磨損和褪色,因為柔軟也更頻繁地發生纏結。因此可以購買具有塗層編織線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塗層編織線還分為不可剝皮和可剝皮兩類,可剝皮塗層編織線由於在編織線外面有一個厚厚的塑料/尼龍/橡膠塗層,所以相對較硬用在子線的主體部分時不易發生纏結,但是它可像電線一樣被剝掉外皮露出柔軟的編織線,很多釣組是在鉤辮部分、轉彎部分剝皮

這是可剝皮塗層編織線的應用示範圖: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碳氟線:具有非常高的密度,可以非常快地沉到底部,因此你可以確保你的釣組被放心地放下,與水相同的光折射特性因此幾乎完全“隱藏”你的子線以防止鯉魚發現,它是在清水中使用的理想選擇。

尼龍線:具有經濟、高結強度、輕盈、柔軟、有彈性的特點,通常會被用於在中水釣魚的中路釣組和水皮浮路釣組。

為什麼你的子線應該柔軟和柔軟的重要性

這主要原因是鉤餌(鉤上的誘餌)呈現需要的自然性。這適用於所有的魚,但特別是非掠食魚,往往吸餌,如果它們發現任何的不自然的情況,會立即迴避和吹出誘餌。

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假設你把你的鉤子綁在一根0.12毫米的金屬絲上,試著用它釣魚。你會得到多少魚口?雖然直徑足夠低,它的僵硬將意味著鉤餌表現得如此不自然,以致魚不會靠近它。

子線長度

“什麼是理想的子線長度?”是在各種歐洲鯉魚論壇上經常看到的問題。最簡單的答案是短或長,這取決於你如何釣魚。

如果你在一個玉米顆粒的餌床上釣魚,那麼鯉魚將永遠是頭朝下,並相對緩慢地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鉤子誘餌與周圍的誘餌一起被隨機拾取,所以較短的7-12釐米子線長度將有助於確保即使在最少的運動時它們也會被鉤住。這種較短的子線因為離鉛近,當鯉魚中鉤後打算回到自己的水平位置,以吐出廢物或努力擺脫鉤子時,鉛墜會最快的發生作用,利用鉛的重量將鉤子保持在適當的位置。

與玉米等顆粒餌料相比,丸餌將分佈在更大的區域,鯉魚通常會從一個誘餌到另一個誘餌更快地移動。在這種情況下,更長的20-30釐米長的子線似乎可以更好地工作,使鯉魚移動一點點,然後才能感受到鉛的重量。較長的子線可以很好地工作,而且較大的鯉魚有時會巡遊在誘餌區域的邊緣,然後以漸進的方式進行移動,在一個窩料誘餌床上彈出鮮豔的或高對比度的鉤餌更有殺傷力。

最後不要害怕使用很長的子線,哪怕是長達60-90釐米,如果你是在軟泥或雜草區釣魚 - 這樣的鉤餌將坐在雜草之上而不是被拉下來。但是,如果你認為魚類正在撿起誘餌,並將吐出鉤子,那麼縮短子線通常是一個好的開始。

鉸鏈型子線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除了在綁鉤上做文章以外,你還可以通過突破單一材質的子線形成不同風格的釣組。用硬質材料如碳氟線連接到柔軟的編織線,用編織線一端綁鉤可以讓子線僵硬部分像起重臂一樣將鉤子推出,避免纏結,同時,柔軟的編織線允許鉤餌自然而然地從任何方向被拾起;用碳氟線一端綁鉤可以利用碳氟線的硬度和可記性形成的弧度改善鉤尖的攻擊角度,編織線一端依然為釣組提供柔韌性,讓魚可以自然的拾起鉤餌。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編織線與氟碳線的對接方法可用《打結篇》的Grinner背靠背結,圈數不用多3圈就夠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打完結後在外面包裹上鎢膩子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完成後的效果: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除了軟線接硬線的線與線接外,還可用8字結實現線環與環接,環與環接實現硬線接硬線條件下的鉤餌“柔軟”自然的特性。

把線穿過8字環或者其它連接件,然後打個8字結。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保留一定的圓環後溼潤拉緊,形成線環連連接件。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成品的效果: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子線的結束

無論你用什麼材質的子線,多長的子線,還是鉸鏈型子線,最終你總要結束它,歐鯉釣釣組允許你用幾乎無數方法結束它,例如:

綁一個8字環: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綁一個帶圈8字環: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綁一個瓜子型連接件: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用8字結綁一個環: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如果你的前導系統上沒有開口的快速換線別針之類的連接件,你可以用這個線環快速連接到另一個閉口環上,如圖:

釣魚也是一門科學,科學家通過20天釣120條魚,搞清了一個道理

關於如何結束你的子線,你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子線和前導系統之間有一頭的連接件能旋轉就行,這主要是避免纏結。

後語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本使的文章一定會對很多名詞感到陌生,建議訪問本使頭條號主頁看更多《話說歐鯉釣》文章和《實戰歐鯉釣》視頻,系統的瞭解歐鯉釣這種釣法。

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歐鯉釣文章請點贊、轉發、收藏本文;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在評論留言交流,本使原則是——有問必有答,懟過來必懟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