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在清宫八大疑案中,其中与雍正有关的就有三个,包括了“雍正继位之谜”,“雍正死因之谜”以及“乾隆身世之谜”。

这其中,影响力最大,也是争论最大的就是“雍正继位之谜”,雍正到底是继位的,还是篡位的,直到今天,仍然是史学界不断争论的焦点所在。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在雍正的继位问题上,历来有三种说法,即“遵诏继位说”、“矫诏篡位说”以及“无诏夺位说”,其核心关键点,就是康熙的传位诏书。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康熙的遗诏,一直都有,现在最具权威价值、并且为史学界广泛认可的康熙遗诏有两份,一份存于北京,另一份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两份遗诏都是由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组成。

两份遗诏的汉文部分是一样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康熙传位安排也都是这样描述的: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民间一直流传着雍正是通过修改康熙的传位诏书,夺取原本属于十四阿哥,也就是自己同父同母亲弟弟胤祯(雍正即位后更名为“允禵”)的皇位,有这个可能么?

至少从汉文的版本上面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理由一,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清代用的是繁体字,“于”并不是现在的写法,而是用的“於”,不是加两笔就能改掉的,因而不能从“十”到“于”完成改诏篡位的;

理由二,我们现在受清宫剧影响,都叫几阿哥、几阿哥的,但是官方的称呼,都是皇多少子,比如,雍正继位前就叫做皇四子胤禛,十三爷就是皇十三子胤祥,这样,即便是改动“十”,那么“传位皇十四子”改完之后,就成为了“传位皇于四子”,明显是说不通的。

所以在汉文遗诏上进行改诏篡位就是不存在的。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既然汉文不存在改诏的说法,那么满文部分呢?

非常遗憾的是,不管是北京的康熙遗诏,还是台北的康熙遗诏,满文部分都存在大量的缺失,北京的满文遗诏大概还保留的多一些,台北的满文遗诏只有寥寥数语,其中关于继位人描述部分均是缺失的,因而无法从满文遗诏上来判断雍正是否是真的遵照继位,还是修改康熙遗诏进行的篡位。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康熙的遗诏纵使是流传了下来,但终究还是不能解释雍正到底是如何继位的。

两份康熙遗诏,经鉴定与确认,都是出自于康熙六十一年,但是并不能确定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因而就有了以下的三种观点。

第一,康熙的遗照的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都是在康熙生前完成的;

第二,康熙去世,只留下了满文部分,汉文部分是在康熙死后完成的;

第三,康熙去世,只留下了遗言,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都是在康熙死后完成的。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间经历了七天时间,而康熙遗诏的汉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后公布的,距离康熙的去世也过去了七天的时间。所以,第一种观点,康熙遗诏的满文和汉文部分都在康熙生前完成,这个观点存在非常大的疑问。如果是同一时间完成的,为什么不同时拿出来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还非要等到继位之后再公布呢,这不是给旁人留下非常明显的怀疑么。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至于康熙去世后,有没有留下满文遗诏,还是仅仅留下了遗言,在这个问题上也仍存在争议,而根源就是在于从康熙去世到雍正赶到畅春园,这雍正消失的十多个小时。

康熙去世的三天前,雍正被康熙安排到了天坛去祭天,而康熙去世前后,急召雍正到畅春园,而从康熙去世到雍正到场,前前后后经历了十个多小时,要知道从天坛到畅春园的距离必然不用花费十个小时。那么这十个小时,消失的雍正去了哪儿,在干嘛,就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因而也成为了雍正改诏篡位甚至是无诏夺位的最大疑点。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所以有的人认为,正是因为雍正是改诏篡位,改的是满文部分,才将满文部分进行了破坏,以掩盖修改的痕迹,或者说整部遗诏都是后面重新做的,但是这里又会出现了两个疑点:

其一,为什么只破坏满文部分,不破坏汉文部分,这不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么,反而让人产生了误会;

其二,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重新连着满文部分的遗诏一并重新,用一份新的遗诏以传后世呢,毕竟,雍正之后的乾隆、嘉庆、道光等等,都是他的血脉子嗣,会对于自己的祖宗去如此的追究和刨根问底么,不会。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不管康熙是否留下了传位遗诏,写明了传位给谁,还是仅仅留下了遗言,在当时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佟国维的儿子,康熙朝外戚,隆科多的亲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两个姐姐都嫁给了康熙,一个姐姐是雍正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外一个姐姐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又被康熙安排抚养雍正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所以从这层关系来讲,与隆科多关系最近的皇子就是雍正,也就是当时的皇四子胤禛。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而隆科多当时深受康熙的器重,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兼任九门提督,整个北京城以及整个皇宫的卫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负责,并且康熙去世的时候,在康熙身边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个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人,不是张廷玉,不是马齐,就是隆科多。所以,康熙死后,能够控制整个北京城、维持住局面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

不管康熙有没有留下满文遗诏,雍正与隆科多一起,重新起草一份新的传位遗诏是完全有时间,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后,随即关闭九门,全北京戒严长达六天之久,而雍正也在康熙去世的当晚至第二天白天平白消失了十多个小时,在此期间,唯一能在皇宫与畅春园之间自由出入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因而,影响雍正继位的最关键因素其实并不是康熙的传位遗诏,而是隆科多,康熙的最终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隆科多才是真正的知情人,同时隆科多更是雍正整个继位过程的见证人。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读的遗诏还是宣读的遗命,雍正与隆科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谜团。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康熙去世前的安排和雍正即位后所做的一些事情,也让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变得扑朔迷离。

康熙六十年,雍正夺位的最大竞争对手十四阿哥回京,康熙随即要求十四阿哥离京,并没有将其留下,此时距离康熙去世已经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康熙这样做是故意调离十四阿哥,还是为了保护十四阿哥。

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安排雍正前往天坛代为祭天,这之前都是太子代康熙去的,康熙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就代表着让雍正接班自己成为新君,还是康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故意调离雍正同时籍此控制雍正呢。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雍正继位后,起初对于隆科多是礼遇有加,封赏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随后又诛杀了隆科多,是不是就是为了杀隆科多灭口。

最后,就是雍正晚年的那本《大义觉迷录》,本来雍正想为自己进行澄清,结果反而是欲盖弥彰,适得其反,使得流言飞起,这才有了雍正继位的种种传说。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雍正究竟如何继位,我们不得而知,在史学界依旧是个谜团。

而雍正继位后,推行新政,在强盛大清国力的同时,也极大的触及了很多阶层以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人,不仅为新政所累,有的还遭到了文字狱的残忍迫害,因而各种正史、野史、传记对于雍正的负面记载也就多了起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终归是“满清第一勤政皇帝”,他力主改革、去处弊政、勤勉敬业,雍正交给乾隆是充盈富足的国库,也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了,雍正自己也算能对得起大清的列祖列宗了。

现存的康熙传位诏书能否证明雍正到底是继位者,还是篡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