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四川彝区行】“硬汉书记”的脱贫帮扶路

雅安市石棉县先锋藏族乡解放村位于海拔1500至2000米的高山地带,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共有村民160户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78人,贫困发生率为36.63%。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复杂,解放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2016年3月经组织选派,石棉县公安局民警张正全到解放村任“第一书记”后,这名公安战线的硬汉子以敢啃“硬骨头”的气魄、求真务实的作风,法理与真情并重,切实推进了解放村脱贫攻坚,实现了2017年村摘掉“贫困村”帽子的目标。

抓班子带队伍 他是村民信任的 “主心骨”

张正全担任解放村第一书记书记以来,毫不畏惧解放村路途偏远,办公条件差,村“两委”班子底子薄的情况,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坚持驻村,经常放弃双休日时间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克服语言沟通难的障碍,仅用2个星期就走遍了全村的贫困户、五保户、致富能手等,增进干群关系,深入掌握全村基本情况,详细拟定发展方案。

一年的辛劳付出,张正全深得群众肯定,2017年2月,他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他坚持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按时召开“三会一课”,带头在村党支部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全村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村组干部整体素质;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表率,积极抓好村级班子建设,统一思想,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展示出了村“两委”班子的良好工作状态。

依法治村起好步 他是和谐解放的“顶梁柱”

为保证基层和谐,张正全深入走访村民,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了解掌握全村矛盾纠纷情况,加强化解。

通过努力,成功调处了解放一组、二组、三组之间长达近10年之久林权纠纷问题,解决了制约全村发展的重大难题。以此为突破口,他坚持依纪依法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真正实现了职责明确,分工清楚,无缝衔接。

为积极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立足实际,张正全充分发挥政法干警的专业优势,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法制培训,邀请法律专业人才通过“农民夜校”授课的方式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利用“综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昔日的矛盾问题村逐步变成了和谐新乡村。

发展增收多举措 他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为带领全村脱贫,张正全走遍了村里的山林、土地,最终找准猕猴桃、青脆李为目标,投入资金500余万发展解放村支柱产业,为全村新发展青脆李800亩、猴桃437亩、核桃1065亩。

为提升产业发展科技管理水平,张正全多方联系,邀请专家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管理水平,夯实了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经济基础。同时,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有力推进了道路、灌溉、村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解放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发展到2017年人均收入81.8元,青脆李、猕猴桃都已见实效,农户收入大幅度提高。

村容村貌变化大 他是村民贴心的“管家人”

解放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环境卫生观念落后。刚到解放村工作,张正全便下定决心要为村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他带领村组干部分片区进行“讲卫生、树新风”宣讲,让村民树立文明新风意识;组织带领村干部及村民对全村主要路段、排水沟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加强宣传引导,解放村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形成文明新风尚。

此外,张正全还积极争取部门支持,解决了解放村二组安全饮水问题,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改善堡子内路况,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从张正全到解放村以后,以前藏族堡子到处乱跑的狗都已拴养起来,满路的牛羊粪便和垃圾也已打扫干净,四处横流的污水也通过污水管道排出,乱堆乱放的杂物得到清理,竹篱笆整齐有序……文化广场上,群众健身、跳舞,欢声笑语。

谈到张正全,老百姓总是频频点头、竖起大拇指称赞。张正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村组干部和百姓的一致认可,干群关系相处融洽,群众对干部满意度不断提高,全村正向着“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不断迈进。

熊猫新闻记者 盖世伦 鲍金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