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90后”,26岁成博导、教授,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生“90后”,算算也就二十多岁。这个年龄的人要么刚工作没多久,要么在读研读博,很少有人年纪轻轻就走上“人生巅峰”。不过,厉害的人总是有的,前段时间被广泛报道的浙江大学“90后”博导杨树,本科就读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在剑桥大学做过博士后,2016年回国后即进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并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还有出生于1990年的电子科技大学刘明侦教授,2015年3月,刘明侦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2018年担任该学院副院长。

她出生“90后”,26岁成博导、教授,发表论文数十篇!

“90后”教授的共同点是“全为学霸”,而且基本上都有国外顶尖名校的学习或研究经历。与很多同龄人在为就业奔波相比,这些“90后”是幸运的。当然,她们的幸运是建立在持续不断努力的基础上,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

近日,“90后”学霸教授又增加一位,她就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虹。出生于1991年的王虹教授本科就读的是天津大学。当下大学生“稀里糊涂”的有不少,但王虹早早就给自己定下“保研或出国深造”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王虹始终保持着拼搏的状态,并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后来她进入连续数年蝉联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第一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博。

她出生“90后”,26岁成博导、教授,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科毕业到出国留学,这个过程并非那么顺畅。刚开始王虹是向耶鲁大学等世界级名校提交的申请,却一直没有拿到理想的offer,此时她已放弃了保研。无法保研,又没有offer,换做任何一个正常人,心情都是极度郁闷的。然而王虹没有为此气馁,却以更加努力的姿态面对困境,结果不仅成功进入顶尖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博,还拿到了该校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读博期间,王虹潜心科研,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很多人觉得她是SCI论文神投手,却不了解其中付出了多少艰辛。王虹说,顶级期刊上的每篇论文都是投稿后修改三次以上才被接收的,有的文章甚至增加到六个评委,为了回答评委一些刁钻的问题,有时候需要重新制备所有样品并逐一测试,文章被驳回和重新修改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她出生“90后”,26岁成博导、教授,发表论文数十篇!

与很多人一样,在国外求学的开始一段时间里,王虹也非常不适应。首先她进入的课题组全是来自全世界名校的顶尖级学生,这让她倍感压力;其次她所研究的方向(微纳米机器)是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在较短时间里恶补很多知识。另外远在他乡,孤身一人,王虹还面临很大的精神压力。多重压力下,她并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精神让王虹很快在科研领域站住了脚,作为当时课题组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她的科研成绩不仅得到了认可,而且还成长为课题组里这一研究方向的顶梁柱,协助指导该方向的博士或博士后进行研究。

2017年,王虹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即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担任教授,此时她年仅26岁。王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马达的设计和应用、活性胶体基础研究、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等。

她出生“90后”,26岁成博导、教授,发表论文数十篇!

“90后”学霸、“26岁教授、博导”、“优秀青年学者”,人们给王虹冠上很多“头衔”。虽然王虹认为自己不是天赋好,而是目标明确、持续努力,但很多人都很清楚,99%的努力固然重要,却永远不能少了那1%的天赋。

抛开光环,生活中的王虹则并没有什么太特别,“贪吃好睡爱玩,具有好奇心,喜欢尝试没有吃过的东西,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王虹笑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