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现在各个地方养殖小龙虾蔚然成风,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虽然养殖者有千千万,但是亏本、不赚钱的也有万万千。在小龙虾养殖中失败或者赚钱的现象实在太普遍了。在打算养殖小龙虾之前,你对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活需求了解多少呢?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1.小龙虾是底栖生活,掘洞,栖居繁殖,通常抱住水体中的水草或悬浮物呈睡眠状,有昼伏夜出的习惯,离水后水润可以活7~10天,非产卵期一个洞穴一只虾,产卵季节雌雄成对或者一雄两雌一洞,好斗,有很强的领域行为,要求水环境溶氧每升水3毫克,想要取得高产,经常换水或冲水,小龙虾适应水温在20℃~32℃,最适宜温度25℃~30℃,酸碱度值7.5~8.5。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2.行为方面。

①攻击行为:幼虾要在第二期就显现出了很强的攻击行为,双方对峙数秒,如一方退却,另一方成胜追击一段距离或厮杀至一方败走。残杀幼壳虾或吃掉。

②领域行为:占有或保护一定的空间,不允许其他个体介入,会独占着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

③掘洞行为:冬夏两季穴居生活深度为50~80厘米(没有发生因淡水小龙虾掘洞引起的毁田决堤想象),人工养殖小龙虾有人工洞穴成活率为92.8%,无人工洞穴成活率为14.5%,主要原因是小龙虾领域性太强,当多个个体拥挤在一起时会发生打斗,造成伤亡。

④趋水行为。趋水性强,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好成群积聚在进水口周围,下雨天逆水上游,上岸逃逸。

3.摄食与食性: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出卵的幼虾,以卵黄为营养;之后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随着个体的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水蚯蚓、摇蚊幼虫等。

摄食方式:螯足捕获到大型食物,撕碎再送给第2、3步足抱食,小型食物直接第 2、3步足抱足啃食,猎取食物后迅速躲藏,贪食争食,缺食时互相残杀,残食软壳虾,多在傍晚或黎明觅食,下午多在黄昏时出来寻食,摄食强弱度随水温高低变化而变化,适宜温度范围25℃~30℃。

4.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有春秋两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

脱壳生长:

(1)孵化到重量4钱后,生长速度加快,1两到2两稳定生长,超过2两后生长如率下降。

(2)幼虾到成虾共脱壳12次,脱离母体后很快进入第一次脱壳,并迅速增长,一次脱壳体长增长15%,体重增加50%,虾苗经过2~3个月饲养,规格到18厘米左右,可以上市了。秋季虾苗到第二年5~6月可达10厘米以上,而且体质丰满,壳硬肉厚,上市最好。


(3)出膜幼虾3~4天脱壳一次,经2~3次脱壳后随个体增大,脱壳时间延长5~7天脱壳一次。个体不断增大,脱壳时间逐步延长至10~15天,成虾脱壳甚至需30天左右脱壳。

小龙虾的这些生活习性,说明了它对水草、饲料营养、水质、底质的需求,这些条件的落实程度的好坏,具体决定了小龙虾养殖的成功与否!

第一讲 阐述成虾养殖

(1)做好塘口的准备工作

塘口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要方便,分开(不共用一条河流),塘口周围敞开,无高大树木遮挡的塘口。塘口要具体做到一塘多埂,根据塘口面积及条件,设置多道堤埂,增大坡比,为小龙虾提供更多的打洞空间。

(2)充分清塘、消毒、调水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用100公斤左右,进行清塘、杀菌、消毒,杀灭各种野杂鱼。然后加水,用清塘的药物清除没有被生石灰杀净的寄生虫和野杂鱼类。

(3)移植水草

水草移栽对提高小龙虾养殖效益至关重要。2~3月份水温较低时种伊乐藻,4月初水温上升后种植苦草、黑叶轮藻等水生植物,水草覆盖整个水面的60%左右。伊乐藻栽种要4~6米栽种条块,相隔4~6米左右的水路,栽完之后,看见有白根发出,加水20~30厘米,等水草长满全池后逐步加深水位。当水草长至20~30厘米时,每棵面积发展为面盆大小时,将草打头,割去草上部1/3,防止中层草吸收不到阳光和养分死亡,败坏水质,导致全塘水草死亡,水草打头时应尽量避免水质或许浑浊,造成水草叶面污物过多,应速战速决,打头后迅速改底清水,第二天加速水草复活,恢复水草旺盛生长。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4)亲虾的选择

待塘口药物失效后,按雌雄虾2.5:1的比例,选一些膘肥体健,附肢齐全,无附着物,色泽鲜艳的个体作为种虾,严格消毒后,放入池塘,为了避免小龙虾品质的退化,最好雌雄虾异地选购。

(5)加强饲料投喂

荤素搭配,不要浪费。6月中旬前和8月后可选择粗蛋白32个左右的颗粒料,8月后可选择蛋白28个左右的颗粒料。投喂量应根据温度、水深、池塘溶氧量灵活掌握。

(6)调控水质

严格控制水位,做到先浅后深,保持水位稳定,让亲虾基本按照人的意愿打洞筑巢,一层一层地进行,充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第二讲 小龙虾发病的阐述

一、传染说:小龙虾发病,有人说这是一种传染病毒。

1、小龙虾相互残杀,体质好的吃体质差的发病虾;

2、引进别人发病塘口排除的水;

3、捕大留小时,小的带伤口感染后传染。

但是,这些又说不通,如果是传染,就是全年都发病,而小龙虾发病期基本上在5、6月份。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二、环境恶化说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改底。其实,所有的人工干预的养殖塘,因为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大量投料,池底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外来有机物,池塘现有的微生物已无法分解利用了,导致有机物腐败酸化,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有害菌群大量繁殖,随着气温的慢慢升高,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不良环境里,小龙虾体质也越变越弱,免疫能力也会下降。到了五月前后,问题积累达到顶峰,有毒有害物质、致病菌等数量突破峰值,小龙虾免疫的防线突破,病害就大量产生了。

三、种群退化说

1、小龙虾品种退化,最终体格较小是目前养虾生产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2、使用蛋白质过高的饲料,造成营养过剩,产生早熟。

3、水质环境差,溶氧不足。

4、病害阻碍小龙虾脱壳,影响蜕壳次数。

四、病毒加细菌感染说

每年4~6月份是淡水小龙虾疾病高发季节,而细菌性疾病更是这一时期的常见病。虽然淡水小龙虾的疾病种类较多,在现场诊断时,除固着类的纤毛虫外,白斑病毒病及细菌性疾病都不易确诊,但通过其流行规律是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疾病防治的。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龙虾通常表现为爬于岸边或进地笼后行动迟缓、螯足无力、停止摄食等,解剖可见头胸甲内膜点状或斑块状发红、肠道内容物分节、严重时肠道无食或胃内充满积液。

五、营养不良说

1、投喂不合理

2、全年不补充微量元素

3、脱壳期管理不善

4、转肝期护理不够

第三讲、一年投放虾苗的三个时间段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第一茬放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使用良种塘口的越冬苗,每亩投放小龙虾苗400尾左右。放苗前布置好池塘内的水草,水草占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开春时用颗粒饲料每天投喂,每天每亩投喂3斤饲料,并逐步增加饲料的投喂量,每五天每亩增加一斤,至放苗一个月时,每天每亩投喂颗粒饲料10斤左右,放苗至45天左右时,下网检查规格和体质,当小龙虾达到34尾~36尾/公斤时,就可下地笼回捕上市了。


第二茬放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池塘清除野杂鱼后,一般120尾~130尾/公斤,每亩投放22.5公斤左右,放苗后每天每亩投喂颗粒饲料3斤左右,同时,5月初种灯笼泡草(即黑叶轮藻),水草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

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要严格注意小龙虾外逃以及池塘勤换补新水,并在9月初回捕上市。第二茬小龙虾的养殖中后期(放苗后的50天起),每天下地笼捕大留小,筛捕上市。

第三茬放苗9月中下旬至10月初

投放秋繁的早苗,每亩投放量适当加大,每亩水面投放500尾左右,选择200尾~300尾/公斤的中小规格虾苗。投喂蛋白28个的颗粒饲料,促进亲虾入冬育肥。喂食量看天气与水温而定,天气好,水温在20℃时,每亩每日投喂5~8斤,当水温低于20℃时,投喂量减少50%,当水温低于15℃时,投喂量再减50%,当水温低于10℃时,即可停止饲料的投喂,达到池塘最高水位,保水越冬。第二年池塘水温逐渐回升时(3月上旬),适时回捕。

小龙虾很火,但总有人养殖失败,想养殖之前要先知道这些事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