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選手半途抽筋仍咬牙完賽,醫生提醒賽後一週將現運動損傷高峰

楚天都市報4月14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簡傑 馬遙遙 聶文聞)武漢全城因“漢馬”沸騰,完賽欣喜之餘,楚天都市報記者在半馬終點看到,不少選手肌肉拉傷、擦傷、足踝扭傷等,除受天氣原因影響發揮外,大多都是平時缺乏系統訓練所致,半途出現損傷但仍咬牙堅持完賽。專家預計賽後一週將迎來運動損傷患者小高峰。

不少选手半途抽筋仍咬牙完赛,医生提醒赛后一周将现运动损伤高峰

不少選手抽筋堅持完賽

今日早上,記者在半馬終點的武漢中心醫院醫療點看到,醫療求助的選手就有20人次,幾乎都是不同程度的抽筋。

33歲的劉先生衝過半馬終點線,一瘸一拐來到醫療站,一臉痛苦。他說,跑到14公里時雙腿突然痙攣,在路邊簡單拉伸後,咬牙繼續參賽,直到衝過終點。走到醫療點時,疼得一屁股坐到地上,疼得大叫。

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將其輕輕抬到擔架床上,一邊為其按摩放鬆,一邊持續外塗藥物緩解。見他緊張,不停安慰分散注意力。半個小時後,劉先生疼痛終於緩解。醫生建議做好拉伸,回家補充點能量,多休息,注意保暖。

不少选手半途抽筋仍咬牙完赛,医生提醒赛后一周将现运动损伤高峰

劉先生說,他年輕時曾是一位中長跑運動員,此前跑馬幾乎沒出過問題,但一年前照顧懷孕的妻子,疏於鍛鍊,身材也漸漸發福。本想拿一塊獎牌送給剛出生的寶寶,沒想到出現這麼嚴重的抽筋。

同樣,一位20歲的宜昌小夥子跑到14公里時,突然右小腿抽筋,但他仍堅持跑完餘下7公里,衝過終點線時痛得只能跛行。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檢查發現,他由於抽筋導致腳趾肌肉損傷。經過醫生現場拉伸治療後,疼痛有好轉。

崴腳48小時內別抹紅花油

“漢馬結束後一週,門診運動損傷患者數量會明顯增加。”武漢協和醫院骨科專家張波表示,足底筋膜炎、滑膜炎、足踝外傷等都是馬拉松選手常見的損傷,很多選手在處理上存在誤區。

不少选手半途抽筋仍咬牙完赛,医生提醒赛后一周将现运动损伤高峰

張波表示,如足踝扭傷,應停止運動和休息,同時可使用石膏或者支具保護。受傷48小時內持續冰敷,超過48小時則可改用熱敷療法。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注意不要包紮過緊。抬高患肢踝關節超過膝關節,膝關節超過髖關節,髖關節超過身體水平位。

張波特別提醒,剛扭傷48小時內,切忌用酒精、紅花油或者膏藥,因為這些都會使患處變熱,功效相當於熱敷,其主要作用是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環,會引起踝關節腫脹加重。

此外,足底筋膜炎發作時最好停止跑步鍛鍊,先靜養2周,通常可緩解。如果持續不緩解,就需要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