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几何尺寸不小於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特點就是體積大,一般實體最小尺寸大於或等於1m.它的表面係數比較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升溫比較快。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來保證施工的質量。

大體積混凝土的配置方法

大體積混凝土所選用的原材料應注意以下幾點:

1、粗骨料宜採用連續級配,細骨料宜採用中砂。

2、外加劑宜採用緩凝劑、減水劑;摻合料宜採用粉煤灰、礦渣粉等。

3、大體積混凝土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應提高摻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4、水泥應儘量選用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優先採用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壩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大體積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採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應具有防風、防曬、防雨和防寒設施。

攪拌運輸車在裝料前應將罐內的積水排盡。

攪拌運輸車單程運送時間,採用預拌混凝土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T 14902的有關規定。

攪拌運輸過程中需補充外加劑或調整拌合物質量時,宜符合下列規定:

(1)當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或使用外加劑進行調整時,攪拌運輸車應進行快速攪拌,攪拌時間應不小於120s;

(2)運輸過程中嚴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運輸過程中,坍落度損失或離析嚴重,經補充外加劑或快速攪拌已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藝性能時,不得澆築入模。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方案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1)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時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宜儘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築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築以免氣溫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升。

2)在高溫氣候條件下,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不宜超過30℃。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不超過40℃。

3)採取分層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大於50cm,振搗棒應在坡尖、坡中和坡頂分別佈置,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且不漏振。

4) 混凝土澆築時要加強現場調度管理,確保已澆混凝土在初凝前被上層混凝土覆蓋,不出現“冷縫”。

5)採用分段分層澆築,混凝土採用自然流淌分層澆築,分層厚度控制在300~500mm左右可最大限度降低水化熱;

6)要在下一層砼初凝前澆築上一層砼,循序漸進,一次澆築到位。澆築砼時,振動棒進行振搗,嚴格控制砼的均勻性和密實性。

6)當砼運至施工現場後,應立即澆築入模。澆築砼時,應設專人負責觀察模板、鋼筋、支撐和預留孔洞等的情況,當發生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築進行處理。

7) 在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時,為了保證及時供應混凝土,採用兩臺泵同時澆築,避免出現冷縫。由東向西、由中間向兩邊的順序進行澆築。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推移式連續澆築施工圖)

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混凝土的振搗不僅可使混凝土密實,還可以消除混凝土內部的絕大多數氣泡,因此合理有效的振搗措施可以部分的確保大體積混凝土“內實外光”的效果,在施工澆搗過程中應做好如下控制:

1) 混凝土振搗採用振動棒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動,均勻振搗,可採用“行列式”或“交錯式”的順序移動,但不能混用。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止。

2) 每臺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備4臺振搗棒,3臺工作,分三道佈置。第一道佈置在出料點,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佈置在坡腳處,確保混凝土下部密實,第三道佈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點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 混凝土由大斜面分層下料,分皮振搗,採用“分段定點、一個坡度、薄層澆築、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方法確保避免出現施工冷縫。

3)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二次振搗,二次振搗間歇時間為40-60分鐘,在加有緩凝劑的混凝土中可適當延長,控制在1.5~2.5h範圍內。

4)混凝土澆築振搗過程中應避免振動棒碰到鋼筋、模板、預埋件。在整個澆築過程中要隨時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預埋件位置。

5)混凝土表面處理做到“三壓三平”。首先按結構表面標高用長刮尺刮平,然後用木抹子拍實壓平;其次初凝前用提漿機進行提漿;最後,終凝前,用壓光機打磨壓實、整平,以閉合混凝土收縮裂縫。

6)對於表面泌水,當每層混凝土澆築接近尾聲時,應人為將表面泌水引向低窪邊部,縮為小水潭,然後用小水泵將水抽至附近排水井。

7)在混凝土澆築後4~8小時內,將部分浮漿清掉,初步用長刮尺刮平,然後用木抹子搓平壓實。在初凝以後,混凝土表面會出現龜裂,終凝要前進行二次抹壓,以便將龜裂紋消除。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

對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實行保溫潮溼養護,將降低混凝土表面散熱速度,使其表面溫度與內部溫度差控制在允許範圍之內。主要措施有當採用帶模板養護時在模板外掛草簾;混凝土側面及表面可以噴塗保水率在90%以上的無機砼保護劑並覆蓋塑料薄膜,必要時加蓋2層毛氈進行保溫養護。實際施工時養護方式將根據氣候和測溫情況來隨時調整。養護應在混凝土澆築12h內開始;養護時間約為28d。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大體積混凝土內出現的裂縫按深度的不同,分為貫穿裂縫、深層裂縫及表面裂縫三種。

貫穿裂縫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縫發展為深層裂縫,最終形成貫穿裂縫。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可能破壞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其危害性是較嚴重的;而深層裂縫部分地切斷了結構斷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縫一般危害性較小。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的一般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3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溼度環境的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2mm。

對於地下或半地下結構,混凝土的裂縫主要影響其防水性能。一般當裂縫寬度在0.1~0.2mm時,雖然早期有輕微滲水,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裂縫可以自愈。

如超過0.2~0.3mm,則滲漏水量將隨著裂縫寬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所以,在地下工程中應儘量避免超過0.3mm貫穿全斷面的裂縫。如出現這種裂縫,將大大影響結構的使用,必須進行化學灌漿加固處理。

溫度裂縫的產生一方面是混凝土內外溫差而產生的;另一方面是結構的外部約束和混凝土各質點間的約束,阻止混凝土收縮變形,混凝土抗壓強度較大,但相對來說,混凝土抗拉強度卻很小,所以溫度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強度時,即會出現裂縫。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水泥水化熱

水泥水化放熱,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厚,表面係數相對較小,熱量聚集在結構內部不易散失。內部的水化熱無法及時散發出去,以至於越積越高,使內外溫差增大。

單位時間混凝土釋放的水泥水化熱,與混凝土單位體積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種有關,並隨混凝土的齡期而增長。

由於混凝土結構表面可以自然散熱,實際上內部的最高溫度,多數發生在澆築後的最初3~5天。

2、外界氣溫變化

施工階段澆築溫度隨著外界氣溫變化而變化。特別是氣溫驟降,會大大增加內外層混凝土溫差,這對大體積混凝土是極為不利的。

溫度應力是由於溫差引起溫度變形造成的;溫差愈大,溫度應力也愈大。同時,在高溫條件下,大體積混凝土不易散熱,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一般可達60~65℃,並且有較長的延續時間。因此,應採取溫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3、混凝土的收縮

混凝土中約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須的,而約80℅的水分要蒸發。多餘水分的蒸發會引起混凝土體積的收縮。混凝土收縮的主要原因是內部水蒸發引起混凝土收縮。如果混凝土收縮後,再處於水飽和狀態,還可以恢復膨脹並幾乎達到原有的體積。乾溼交替會引起混凝土體積的交替變化,這對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影響混凝土收縮,主要是水泥品種、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和摻合料的品種以及施工工藝(特別是養護條件)等。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大體積混凝土減少裂縫措施

減少大體積混凝土裂縫一要儘量減少水泥水化熱,二是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差: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減少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措施:

(1) 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後期強度,減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量。

(2) 使用粗骨料,儘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細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或摻加相應的減水劑、緩凝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達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目的。

(3) 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

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差的措施

(1) 在混凝土入模時,採取措施改善和加強模內的通風,加速模內熱量的散發。

(2) 選用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水泥品種配製混凝土。水泥入罐溫度≤60℃,採用加冰或冷水拌合混凝土,對骨料進行水冷、風冷、真空氣化冷卻等方式預冷。

(3) 混凝土澆築後,做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溼養護,緩緩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夏季注意避免曝曬,注意保溼,溫度較低時採取措施保溫覆蓋,以免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發生。

(4) 採取長時間的養護,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應力松馳效應”。

(5) 加強測溫和溫度監測與管理,實行信息化控制,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及時調整保溫及養護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溼度不至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

(6)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均勻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積過大。

大體積混凝裂縫難防治?精細化施工管理要點送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