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牡丹纹鎏金银饰牌

辽代 2003年内蒙通辽市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嵌宝石金冠饰

元代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朝阳沟墓葬出土

敖汉旗博物馆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190 云纹鎏金铜马具

辽代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代钦塔拉辽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由于马具的普遍使用和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造、提高,辽代马具制作空前发达,契丹鞍等高品质马具曾经享誉东亚。

云纹鎏金铜马具(局部特写)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万岁台”铭金花银砚盒

199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通高7.6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银质砚盒,平面略呈梯形,内置箕形石砚,盒周壁錾牡丹、忍冬卷草纹,盒底有花式足十三个。楼顶式盖面下部錾刻水池、波涛,其上模冲浮雕效果的腾飞神龙,穿插三株高大的莲花,中间莲花上方为一匾额,上刻“万岁台”三字,两旁为远景:远山、浮云、旭日。据刻文推断,此砚或原为皇帝御用。是难得的珍稀之物。



金花银靴

辽代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陈国公主墓是我国当年首次发现的、未经盗扰的辽代皇族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将近2000件,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



金面具

辽代 长20.5厘米、宽17.2厘米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陈国公主黄金面具,金片捶錾而成。面具覆盖于公主面部,是依公主脸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击成形,呈半浮雕状。脸型丰圆,双眼圆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抿唇,呈现安详、平静、端庄之态。面具边缘一周有33个小穿孔,作为连缀网络之用。将面庞丰圆、眉目清秀,上额舒展的年轻女性柔润的特点表现无遗。过去辽墓中曾发现过银面具、铜面具,鎏金铜面具。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的孙女、耶律隆庆亲王之女,墓中出土的纯金面具,进一步证实了其身份之尊贵。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184 金花盖碗

辽代内蒙通辽市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渣斗,也称唾盂,是古代较为常用的生活器皿。



194 凤纹鎏金银壶

辽代 2003年内蒙通辽市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吐尔基山辽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是继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以后又一次重大契丹考古发现。。该墓为石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 米。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银器、金器、漆器、木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



摩羯纹金花银盘

辽代 内蒙通辽市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200 银椁

北宋句容崇明寺大圣塔地宫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金银棺椁是佛教寺院埋葬舍利子用的器具,流行于唐宋时期,均埋藏在佛教塔基之下。形状大都为长方形,仿中国棺椁式样制成。棺椁表面錾刻有佛像、天王像、莲花、唐草、云气等纹饰。


这套金银器包括银椁、金棺和鎏金佛像三件,是1970年在江苏句容县崇明寺大圣塔地宫内出土的,出土时,银椁内套着金棺,金棺里卧着佛像,这是宋元祐八年(1093年)建塔时安放的。银椁高15厘米,长21.7厘米,座长25厘米,宽15厘米。该银椁四面有释迦涅槃—佛二弟子等佛传故事图案。椁盖有西番莲花等花卉图案。底座四周有仰莲图案,镂空刻花,底座镌有年号、匠人等铭文61字:“当县弟子张嘉祥许怡同捨银槨安葬佛骨舍利塔宫愿名家平善世世生生常亲佛会大宋元祐癸酉岁八月日刘滋捨手工钱打造愿同打造匠人袁安奕”。银椁内有金棺。



金棺

北宋 句容崇明寺大圣塔地宫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银椁内的金棺,高5.7厘米,长14.2厘米,宽4.4-6.1厘米,座长13.5厘米,宽6-6.7厘米。底座刻有铭文62字:“当县女弟子江氏八娘同男王南佐捨金棺贮佛骨舍利安葬塔宫愿生生安富乞似龙女献珠脱体成正觉大宋元祐癸酉刘滋捨手工打造匠人袁安奕”。



银贴金佛像

北宋 句容崇明寺大圣塔地宫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置于金棺之中的是银鎏金释迦涅槃像,即佛祖头枕于右手侧身而卧,肉螺髻,面向方圆,身披通肩大衣的形象。此佛像具有宋代佛像的共性:体形较丰满,肉髻较平缓,五官端正,表情宁静而略含笑意。据记载,释迦牟尼成佛后五十年,即他八十岁的时候,在毗舍离城染上重病,随着病情加剧,佛在率领弟子走到拘尸那伽河边后,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头枕右手侧身卧着,告知弟子们即将要涅槃。此后,所有佛卧像都是这样的姿势。

在中国金器发展史上,宋代金器有比较独特的时代风格。纵观两宋时期,宋人在审美情趣上则偏好于精巧素雅。



296 “十赤金”龙凤瓜果形金钗(上)

宋代湖北蕲春漕河镇罗州城遗址窖藏出土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藏

缠枝花叶纹金首饰

宋代湖北蕲春漕河镇罗州城遗址窖藏出土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藏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元代荔枝金带扣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元代镀金团花银盒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盛世辉煌:金色中国大展之契丹蒙元下篇



本图片集均为乐艺会资料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到个人公众微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