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些蒲扇輕搖的日子

蒲扇輕搖的日子

每年一進入夏天,我就想念最愛我的奶奶,特別、特別地想,想念奶奶手中的那把蒲扇,更想念奶奶對我的寵溺。

在我們小時候,農村沒有電,照明用的是如豆的燈盞,而驅趕炎熱、蚊蠅,人手不離的道具之一就是蒲扇。

想念那些蒲扇輕搖的日子

奶奶不識字,所以她一輩子都特別敬重識字的人,從小奶奶就教誨我們:字是不能踩的,不然以後會變成瞎子;平常打掃衛生,哪怕是看到一塊指頭大的有字的紙片,奶奶也會認真地撿起來,放進她的貼身肚兜裡,然後交給父親。因為她不能肯定,那有字的紙片到底是否有用?

打從我讀小學起,本來就疼愛我的奶奶就更“肆無忌憚”了,她恨不得全身心都撲在我——她最愛的妞身上,只為能讓我多讀點書,多認幾個字,而不是像她那樣睜眼瞎。

每天傍晚一放學,我就會抬個方凳,坐在家門口的那棵大柿樹下做作業,而這時候只要奶奶有空,她就會像學生一樣規規矩矩地坐在我的身邊看我寫字、做作業,一聲不吭,生怕打擾了我。可是隻要我有一丁點兒的動靜,奶奶就會很緊張地問我:“妞(奶奶從來不喊我名字,她只叫我妞),怎麼了?不舒服嗎?要奶奶幫你做什麼嗎?”

到了夏天,奶奶再忙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兒陪我做作業,因為對奶奶來說,給我趕蚊子和扇涼,是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天氣這麼熱,要是不幫妞趕蚊子,我的妞怎麼能安心地做作業呢?要是不幫妞打蒲扇,我的妞不是熱壞了嗎?”

父親扶的那棵柿樹下有我最美的童年 於是,老家大柿樹下我們一老一少那經典的畫面,不懂豔煞了多少人的雙眼:我在一邊寫作業或者看書,奶奶就像我的書童一樣,緊緊挨著我坐,一下一下的搖著手裡的蒲扇。那蒲扇被奶奶搖得就像是自動的一樣,用力均衡、非常勻速,我奶奶說:“給妞打扇子可有講究了,你不能太用力了,因為那樣會吹亂妞的書頁,更會吹滅了燈火(就是燈盞),那我的妞還怎麼做作業啊?那樣妞明天不是要挨先生(就是老師)的罵嗎,我可捨不得;要是不用力搖,那怎麼能趕走妞身邊的蚊子呢,要是連風都沒有,妞一頭汗津津地寫作業,那我就更心疼了。”

而同樣讀過書的大姐、二姐、三姐,她們就沒有這樣的福氣,但她們從來不和我爭寵,因為她們都知道奶奶最愛我,更因為我是老么,老么麼,總是要特殊照顧的,不是嗎?

其實等我年紀稍長以後,我就堅決不讓奶奶為我搖扇子了,因為我不忍心年邁的奶奶那麼勞累:試想,整個傍晚,甚至連晚上都要一直搖扇子,那手該多酸,人該多累啊?但奶奶總是不聽,甚至換成其他人,奶奶都不放心。因為她覺得,誰也不能像她那樣對妞的事情上心,因為誰也沒有像她那麼愛她的妞——阿清我。

在那漫長的夏季裡,不知道奶奶為我搖壞了幾把扇子,我只記得,只要我做作業,奶奶就一定要為我搖扇子,直到我們那裡通了電,有了蚊香,奶奶才放下了手中那把蒲扇。

……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蒲扇都快成為文物了,記得幾年前,當我在一家店裡看到一把和奶奶當年用的相差無幾的蒲扇時候,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

只因為我想奶奶了,我想念奶奶手中形狀各異、但用途一樣的蒲扇,我想念奶奶為我送來的陣陣不緊不慢的、絲絲入扣的涼風;我更懷念年幼時候,奶奶給我的無以復加的寵愛和細心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