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以陶淵明詩歌為例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五言詩的典範,極具藝術特色,多為後世文人學者所青睞,有關其形式、題材、語言技巧、表現風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廣泛,大多集中討論其審美風格及影響,而具體關注其思想對後世詩歌尤其是哲理詩創作的學術研究較少。而前人對於哲理詩及陶淵明詩風的研究已經十分深廣。但總體來看,不經常將《古詩十九首》同哲理詩甚至陶淵明詩歌具體聯繫起來,這就有待我們去進一步探討。

中國古典詩學有"詩中言理"之語,而未創哲理之名,"哲理詩"一詞起自西方。亞里士多德《詩學》中"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之說,成為後世哲理詩理論的濫觴。而哲理詩的含義亦有廣狹之分:狹義指闡釋哲學思想的詩體哲學;廣義則為"詩中包含哲理,不純為情緒之抒寫者,亦統稱為哲理詩"。當前,人們對"哲理詩"的使用大多取其廣義而非狹義,即不限於純粹的哲學思想,"凡是旨在明理,並非純為抒情,表現了大至宇宙世界,小至個人處世方面的某種智慧明達之理,能給人以智慧啟迪與教海的詩歌,都可稱為哲理詩"。而縱觀文學史,先秦為濫觴、魏晉興盛、唐代發展、至宋代達巔峰,中國古代哲理詩自有其東方智慧風貌---若說"文載道、詩言志、詞緣情",好的古代哲理詩則常在言志詠懷之外以妙筆闡發哲理,"詠物融理,理語入詩",有真理性而不生硬僵化,有感染力而不膚淺流俗。又有"理趣說"——"理得其趣",講究哲理與詩趣的統一,形象性與頓悟性的結合。此外,我們不能簡單把哲理詩等同於談玄儒道的哲學詩,總結前人研究,可大致將其分為智慧詩、教誨詩、哲學詩三類。智慧詩,是那些實踐中詩人經驗智慧的總結、對人生的感悟,人們通常說的哲理詩主要指這類。教誨詩則是有意識地以理誨人勸人的產物,別林斯基曾言:"我們承認教誨詩歌的存在",其藝術性又在於"它們是從蓬勃而又熾烈的靈感發出的,而不是從僵死而又冷淡的理智發出"。哲學詩,即以闡發哲學思想為主要內容的詩,是一種詩化哲學,是與時代思潮緊密相關、詩人精神反思的產物,魏晉玄言詩、隋唐佛理詩、宋明道學詩是影響最大的三個哲學詩派。

詩騷已寂,"古詩"興起,《古詩十九首》在漢族民歌漸成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叩開了古代文學自覺與獨立的大門。漢末,社會政治黑暗,思想動盪,文人們因建功無望而深感迷茫,紛紛將目光由功名天下轉移到關注自身,《古詩十九首》就深刻再現了文人們的痛苦與覺醒、幻滅與沉淪,反映了他們對人生意義的追求與探索。生命意識、感傷主義等等無不體現著文人們對生活、生命及其內心世界的思考,這其中,便蘊含著淺顯卻不簡單的哲理內涵——這,便孕育了後世哲理詩的出現發展。

用詩歌進行說理,我國古代自西漢至東晉,可謂代不乏人,正始以來更是老莊周易、儒釋道融合,玄學清談盛行。而作為哲理詩的分支,東晉玄言詩在說理過程中多使用抽象語言,枯燥無味,常常"'用事而為事使,說理而為理縛',大抵質木無文",皆成僵化"哲學詩"。而陶淵明哲理詩的出現卻獨樹一幟,很符合上文所提的"好的哲理詩"之標準----"理得其趣",黃文煥謂之"情理深遠"(《陶詩析義》),王夫之言其"真理真詩"(《古詩評選》),兼具深刻思辨性和獨特藝術魅力,為東晉詩壇注入了新的生機,是後世哲理詩的傑出代表。就某種程度而言,陶淵明詩歌可以說全部是在田園、詠懷、詠史等外在形式下的玄言詩、哲理詩。本文擬以陶淵明哲理詩為重點,淺析《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1. 內容主題

1. 憂生之嗟中的生命意識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漢末思想大轉變時期,主體意識覺醒,過去與遊牧狩獵、宗教祭祀等相關的文學題材逐漸讓位於與文人的現實、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進退出處、友誼愛情和生命感受等主題,傳達著詩人細膩而敏銳的內心感受。對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感慨在"古詩"中就以強烈的感覺反覆出現。"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驅車上東門》)"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東城高且長》)"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驅車上東門》)…四季輪替意味著時間和生命的流失,傷春悲秋之中是一種死亡意識和憂生情懷,對人生短促的嗟嘆盡顯東漢末文人濃厚的生命意識

而陶淵明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了"縱浪大化"的自然哲學。陶首先繼承"古詩","日月擲人去"(《雜詩》其二)"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等表明了他對時光流逝、生命短促、壯志難酬的感慨憂憤。進而他將儒釋道思想巧妙取捨調和,有其自身突破發展: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另一方面更把生命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從歸化自然中得到欣慰,不為生命以外的東西而焦慮,也無須強求解脫。""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歸園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抱朴歸真,徹悟人生。"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形影神贈答詩》),人有生必有死,榮辱得失全未放在心上,"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其一)更道出及時行樂、把握當下之感慨。陶詩彰顯的是坦然灑脫面對生死的生命意識。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2. 感傷主義中的悲劇色彩

漢末統治思想崩潰、社會形態畸形,體現在詩歌中便是文人痛苦而迷茫的感嘆,"《古詩十九首》的核心內容是抒寫人生的悲哀。"無論是累累墳墓和蕭蕭白楊象徵的死亡陰影,還是"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行行重行行》)的遊子思婦之情,亦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生年不滿百》)中文人為求解脫而疾呼的"及時行樂"之道,都蘊含著深深的落寞與憂愁,"使生命意識蒙上了一層悲劇意味"。其奠定的感傷情調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從建安直到晉宋,從中下層直到皇家貴族,在相當一段時間中和空間內瀰漫開來,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陶詩繼續了《古詩十九首》的死亡意識、憂生之嗟。抱志守拙固窮,理想與現實的抗爭造就了他的悲劇情懷。面對飢寒交加的貧困境況:"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陶淵明"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總是安然地承受生活磨難,化解人生悲劇。在此之上,陶詩關注對自我生命的思考,關注歲月不居、時間如流的生命存在,"靡靡秋已夕,悽悽風露交",傷春悲秋,"從古皆有沒",唯有"濁酒且自陶"(《已酉歲九月九日》)。面對生死,"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輓歌詩》其一),迷茫之後是頓悟,生命短暫虛無,唯有向死而生。面對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困境,有"猛志固常在"的憤激,而後失望、寂寞,秋風、枯葉、哀蟬…悲從中來,感傷情調也不鮮見,而陶淵明更進一步的便在於借酒忘憂、借自然以抒懷,面對死亡是歸於自然的理性和坦然,可以說"陶淵明提供了文人面對困境的另一種方式,持道以善身,化悲劇為審美",是一種"靜穆的悲劇品格",這不能不稱之為悲劇色彩之上新的超越。

2. 藝術特色——自然、精煉

《古詩十九首》是建立在歌謠基礎上的文人創作,其語言自然樸素、富於概括力,情感直率真切、大膽表現內心世界。有如"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涉江採芙蓉》) ,何其生動情深。劉勰《文心雕龍》曾說"古詩"是"五言之冠冕",鍾嶸《詩品》也給予很高評價:"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幹金。" 語淺情深,對後世文學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陶詩繼承了"古詩"的風格並有所發展。自然,是陶詩最鮮明的藝術特色。陶淵明開創性地大量使用白描手法,發於天然,如"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其一)等等,三言兩語,輕描淡寫,就勾勒出一幅滿是田園風光、勞動生活、歸隱之樂的山水畫卷,表其淡泊之志,和諧自然,真摯淳樸,盡顯平和沖淡之情趣。而陶詩的創新發展、境界之高更在於"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看似尋常卻造語警奇,看似樸素的背後是語言的高度精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歸園田居》其一)中疊詞的使用、"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雜詩》其二)中的煉字技巧等等都極富感染力,體現出了作者的別具匠心。"平中見奇,妙合自然",也有元好問之言:"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3. 情景表現——融情於景、富於理趣

《古詩十九首》還有一特色便是融情於景,擅長借寫景來襯托和抒發感情。"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回車駕言邁》),"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真是委婉纏綿,情景難分。正如葉幼明所說:"《古詩十九首》是我國詩歌由"言志"向"緣情"的方向發展的開端。"達到了"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對後世影響深遠。

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就以陶詩"採菊東籬"為無我境界的典型代表。"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南山之隱,田園之樂,悠然閒適,歸於自然,真可謂"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虛景、景總含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在此之上,陶詩更是情、景、理渾融一體的典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飲酒後與南山相會,物我兩忘,天人合一,表現出其自然哲學之理。"中國哲理詩開始出現本質的變化,由直陳式向寄蘊式方面轉移",描寫、抒情兼以說明、議論,既情景交融,又富於理趣,在強烈的情景感染力之上給人深刻啟迪,議論說理中又滲透著濃厚的生活情感。故袁行霈謂"陶詩發乎事,源於景,緣於情,而以理為統攝。"這也是它區別於一般玄言詩的根本標誌。

《古詩十九首》對後世哲理詩的影響

綜上,漢末《古詩十九首》興起,打破了"詩言志"傳統,是"詩緣情"的始祖之一,它把人的主題第一次引入兩漢文學,奠定了文學的自覺與獨立,它反映的生命意識的覺醒、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自然、含蓄、悲涼、渾雅的美學風貌對後代詩歌創作甚至文學審美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孕育了後代哲理詩的發展興盛。

以集大成者陶淵明為例,《古詩十九首》中蘊含的生命意識、感傷色彩、自然真摯、融情於景等藝術特色對其哲理詩有著深刻影響,而在此基礎上陶詩又有了自然哲學、造語警奇、富於理趣等新的發展。有如陳繹曾在《詩譜》中評價:"心存忠義,心處閒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幾於《十九首》矣,但氣差緩耳。至其工夫精密,天然無斧鑿痕跡,又有出於《十九首》之表者。盛唐諸家風韻皆出此"。其哲理詩作為一種潛在的詩歌類型,絕少泛泛說理,而是理寓情中,情、景、理三者渾然一體,極具感染力和思辨力。郭預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稱"哲學與詩的結合,亦即詩的哲理化,在陶詩之中,才算得到真正的實現。梁宗岱也稱,"陶淵明也許是中國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學詩人。"

此外,阮籍滿含孤獨感的哲理詩、謝靈運的山水玄言詩、蘇軾富於理趣的哲理詩等等都與《古詩十九首》有著或深或淺的文化淵源,我們在這裡不加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