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國每位家長心中的願景,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身心培養及教育都極其重視。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同齡孩子中是最好的一個,各種興趣班,學習班,各種作業不斷,這樣一來,孩子雖然被灌輸了很多知識,但是也會造成孩子變得木訥,不善交流,畢竟孩子年齡還小,正是玩耍的時候,過多的學習常常有適得其反的效果,而那些經常去兒童樂園玩耍的孩子,活潑聰明,綜合素質還特別高。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快樂是孩子學習的動力,讓孩子在玩中學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中,常會因為缺乏玩伴而出現孤獨心理,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脫,就會變得性情孤僻古怪,造成人際交往中的障礙。對此,心理專家表示:與他人交往對少年兒童的個性形成有著特殊意義。一個人的性情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通過與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接觸的人多了,情商自然就會變高,交際也會變得輕而易舉。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此時,集娛樂、健身、益智、交友為一體的兒童樂園應運而生,豐富的樂園項目吸引著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性格的孩子歡聚在一起,彼此交流、愉快玩耍,從而成為好朋友。孩子的內心通常比較敏感也懂得觀察,他們想要結識玩伴,但不善於表達。當孩子來到兒童樂園時,友好的氛圍、歡樂的氣息、有趣的項目會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孩子一個人玩時,卻只能自言自語,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容易變得自閉。因此,兒童成長需要集體玩樂,孩子需要夥伴!家長應該適當地讓孩子去兒童樂園與更多的孩子一起玩樂,培養活潑樂觀的性格,提高孩子的交際水平!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好玩的孩子更獨立,好靜的孩子相對欠缺

不少孩子一旦與父母分開就會出現焦慮心理,因為從小習慣了事事依賴父母,以致什麼事都不能獨立完成。孩子依賴性太強,容易造成長大後的不獨立現象,難以在社會立足。

當孩子來到兒童樂園時,卻可能逐漸擺脫依賴變得獨立,一方面新穎獨特的遊玩項目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學會自主玩樂,減緩焦慮心情;另一方面樂園裡玩伴多,可玩的項目也多,孩子就不再時時粘著父母了,而且樂園項目也可以引導孩子學會獨立!

如當孩子在兒童樂園裡專心地玩積木時,孩子們在擺搭之前要想好自己搭些什麼,要觀察,思考選用什麼樣的塊塊才能體現他所構想的形象,因此能鍛鍊兒童的獨立思考,造型設計,自主創作等能力。通過不斷嘗試的經驗,孩子能很好的進行理解、記憶,並重新設計直到成功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積木形狀。在玩樂中體會自主創作的自豪感,從而促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斷嘗試自主做事,漸漸提高孩子的獨立性。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太宅變木訥,會玩更聰明

如今,隨著網絡的出現,很多孩子最好的“玩伴”變成了網絡遊戲,長其以往,不僅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眼部健康有影響,對自身的成長與心理也會造成不利,甚至還會變得消沉、沒有積極性。

確實,孩子都愛玩,但家長要讓孩子會“玩”,讓孩子能夠在玩樂中有所收穫。對此,貝兒健建議,家長可以嘗試帶孩子去兒童樂園、大型遊樂園等娛樂場所裡玩,讓孩子在新奇有趣的遊玩項目中,體驗與網絡遊戲不一樣的新鮮感,並從中吸取有用的知識,感受生活真切的樂趣。

所以,家長應儘量多的讓孩子在遊玩中接觸更多新鮮的事物,啟迪智慧!電商之父馬雲也曾說過:文化是玩出來的,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