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你都知道?騙子的“圈套”何其多!

騙子的“圈套”何其多!

如果這些網絡詐騙發生在你身上

你知道要怎麼應對嗎?

不想掉進騙子設好的圈套!

往下看

(案例有點多,沒辦法,

現在的網絡詐騙,

“更新”速度不要太快,

真的不是誇張

想保護好自己的“荷包”

一定要耐心看完,

最好轉給身邊的小夥伴,

讓大家都不再上當受騙!)


1

網絡刷單詐騙

案例:柳某在QQ群內看到一條刷單的信息,加入對方QQ後同意刷單發現被騙,被騙現金70537.6元;通過網上查詢所謂的網警後,又被以凍結賬戶為由騙取22058元。

溫馨提醒:不要從事不合法的兼職工作,否則不僅容易上當受騙,而且可能還會承擔法律責任,實際上,刷點、刷鑽、刷積分等都不合法,相關的網上兼職也基本上都是欺詐。

2

提供“特殊”服務

案例:廖某在一家賓館撿到一張招嫖卡片,撥打卡片上的聯繫電話找“小姐”,對方要求其先支付600元,於是廖某用手機微信向對方微信轉賬600元,之後,對方要求支付3000元的人身安全保證金,廖某微信轉賬3000元后,對方再次要求其支付3000元,其又一次微信轉賬3000元,對方以銀行系統故障,不能提供“小姐”服務,並承諾退款,共計損失6600元。

溫馨提醒:當有陌生好友添加或收到“上門服務”等字眼的短信時,一定要有預防意識。不可以把自己真實的個人信息和位置告之對方,更不能相信先付定金之類的騙局。

3

冒充公檢法進行詐騙

案例:肖某接到自稱是海南秀英公安局的電話,稱其涉嫌到一起洗黑錢及拐賣婦女兒童的刑事案件,並於2018年7月7日通過網銀轉帳的方式被轉出4585900元。

溫馨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

4

冒充銀行客服

案例:朱某被一自稱是中國光大銀行客服的男子用電話以提高其信用卡的信用額度為由,獲取其信用卡信息,後被人消費其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上金額4950元。

溫馨提醒:銀行客服通常會使用專門號碼,市民對於陌生來電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便是專門的客服電話號,也存在使用技術手段模擬的可能,市民不要洩露自己的密碼等個人信息。如果遇到可疑情況,應到可靠渠道求證,發現上當受騙要及時報案。

5

冒充淘寶客服退款

案例:萬某接到自稱淘寶客服人員的電話,後分別四次轉賬給自稱淘寶客服人員和農行客服人員,共計損失一萬五千一百八十元。

溫馨提醒:在接到客服電話之後必須先向所購買的商家核實,網絡退款並不需要向對方轉賬,不要隨意點開陌生人發來的鏈接,也不要將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告訴陌生人。

6

冒充公司老闆

案例:張某報警稱自已被一個冒充公司老闆餘某的微信號要求匯款,前後總共向騙子匯了二次錢,一次是185000,一次是120000元,後見到老闆交流後才發覺上當受騙。

溫馨提醒:若財務人員警惕性不高,就很容易上當受騙,針對企業的詐騙,一般詐騙數額都較大。為了防止此類詐騙的再次發生,公司財務在匯款前,一定要當面或電話向老闆確認之後再匯錢。一旦發現被騙,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7

網絡貸款詐騙

案例:張某在申請網絡貸款時,被網絡詐騙。對方以繳納擔保費及驗證償還能力為由,讓張某自辦賬戶後將賬戶密碼交予對方,後騙走張某現金4200元。

溫馨提醒:有貸款需求的朋友們,應當選擇正規的具備相應資質的金融機構辦理貸款,切莫相信“網絡借貸”電話的“三分鐘到賬”等說辭,遇到對方要求交付“保證金”,“解凍賬戶”資金等說法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可輕易轉賬。

8

冒充醫保、社保機構

案例:林某被人“退社保金”為名詐騙其在中國銀行ATM機上向嫌疑人銀行賬戶內轉賬16000元。

溫馨提醒:辦理社保卡需要本人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社保部門不會通過電話的方式進行社保卡的辦理。絕大部分醫保卡不能“漫遊”騙子聲稱的醫保卡“在外地被盜用”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9

遊戲賬號、遊戲幣詐騙

案例:田某在網上購買網絡遊戲裝備時通過QQ聯繫對方買家,對方多次以各種理由要他轉賬匯款,信以為真的田某遂匯了幾次款,當共匯款50600元后,對方稱可以擔保這些資金安全時,田雄才發覺自己已經被騙。

溫馨提醒:切莫沉迷於虛擬世界,更不要輕易相信網絡買賣的騙局。在網上交易遊戲賬號等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增強防範意識,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賬號和自己的遊戲賬號密碼,要選擇信譽有保障的交易平臺。以防被騙,對方提出的先支付要求或者提供的交易網站、支付鏈接,應隨時保持戒備心,提高自身防詐騙能力。

10

冒充同學、朋友借錢詐騙

案例:程某用手機登錄QQ聊天時,其男友在QQ上聯繫到程某向其借5000元錢,程某將錢匯給了對方。第二天程某的男友打電話告知程某自己的QQ號被盜,並沒有向程某借錢,程某才知道對方是騙子。

溫馨提醒:看到朋友急需幫忙時,要保持冷靜,反覆確認,千萬不可立馬轉款,更不能洩露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

11

遠程協助

案例:陳某在一家淘寶網店購買一臺42寸標價2003元的電視機,但因操作失誤多付了2003元。因退款心切,在客服的要求下,陳某加了對方QQ,讓對方遠程操控自己的電腦“幫助退款”,結果被對方分7次轉走6萬餘元。

溫馨提醒:千萬不要讓陌生人遠程操作你的電腦。因為一旦啟動遠程操控,任何人都可以在異地通過網絡控制你的電腦。另外,淘寶交易需要加QQ溝通的,往往是詐騙。

12

釣魚鏈接

案例:小邵在一家淘寶網店看中一輛摩托車,與店家一番討價還價後,雙方決定以4000元的價格達成交易。小邵拍下寶貝後,店家稱淘寶上無法修改交易價格,另發了一個支付鏈接。小邵通過該鏈接打款後,店家就失去了聯繫,小邵這才發現被騙。

溫馨提醒:小心別中釣魚鏈接的招。網絡購物,尤其付款時,務必仔細核對網址,認清購物網站的域名,不要輕易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

13

誘取信息

案例:小益在淘寶店買了一件衣服。隔天,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人加小益QQ,以訂單異常為由,發了一個鏈接讓小益登陸辦理退款。小益點擊鏈接並按要求輸入了賬號、姓名、密碼、驗證碼等信息,隨後賬戶裡的2000多元就不翼而飛了。

溫馨提醒:務必保護好賬戶、密碼、驗證碼等信息。當對方試圖索取密碼、手機校驗碼等信息時,十有八九是騙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透露。

14

低價陷阱

案例: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繫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后,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溫馨提醒:網上購物請選擇正規網站,不要輕信虛假網站、QQ、論壇等發佈的所謂超低價促銷信息。此外,要求通過銀行等直接匯款的9成以上為詐騙,務必警惕。

15

“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案例: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去年2月底,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裡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髮現賬戶裡的8000多元餘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溫馨提醒:要警惕收到的陌生郵件、文檔、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防止木馬病毒。如遇疑難問題,一定要找官方客服了解諮詢,或撥打110求助。

16

交了“保證金”才能付款

案例:小於註冊了一家淘寶店,在網上賣汽車用品。沒多久,小店迎來了第一個“買家”,但拍下寶貝後,卻稱無法付款。隨後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就找上門了,告訴小於需要簽署保障協議,買家才能進行付款。小於按著“客服”教的辦法,交了3000元“保證金”,開通了各種“淘寶服務”,結果錢交完了,“買家”和“客服”都不見了。

溫馨提醒:淘寶交易流程不存在沒有保證金便無法付款的情況。此外,賣家可上淘寶論壇學習如何識別真假網址及客服。

17

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案例: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溫馨提醒:關於刷信譽類信息,請不要回復和輕信。尤其是讓賣家先行付款的操作模式,十有八九是詐騙,錢款一旦支付,無法追回。而且淘寶杜絕刷信譽,請賣家誠信經營。

18

“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案例: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採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溫馨提醒:騙子以“回扣”之名,要求轉賬,錢直接進入對方賬戶,而支付寶訂單,買家則可以申請退款。所以交易時,千萬不要通過支付寶等直接轉賬,一旦轉賬,損失就無法挽回。

19

兼職“刷信譽”

案例:琳琳在QQ群裡看到一則兼職賺佣金的廣告,一時心動,她加了對方QQ,填了“兼職申請表”。隨後,被所謂8%的佣金所誘惑,在對方的步步引導下,琳琳陸續刷了120單遊戲充值卡,直到卡里錢刷完。可是琳琳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返款到賬消息,而對方的QQ離線了!琳琳這才恍然大悟,錢沒賺到,反而被騙了1萬多元。

溫馨提醒:僅通過QQ或者電話聯繫的招聘往往是詐騙,需要你先掏錢的往往是詐騙。這些需要“刷信譽”的網站實際上都是一些無法退款的虛擬商品交易網站,一旦被騙,投訴無門。

20

QQ上談錢

案例:小飛在家上網時,QQ上一個同學發來信息,說朋友要還自己錢,但自己卡掉了,想先把錢轉小飛卡上,然後再由小飛轉給他。小飛答應了,對方又說匯錢需要銀行卡號、身份證及聯繫電話,小飛又全部告訴了對方。過了幾分鐘,小飛手機收到一個驗證碼,對方稱只要告訴他這個驗證碼,錢就能到賬了,小飛沒細想就告訴了他。直到收到銀行短信通知,小飛才發現自己卡里被消費了2200元。

溫馨提醒:無論是給你打錢還是向你借錢,如在網上提出錢財交易請求,即便有視頻畫面也不要輕信,務必先打電話確認;同時要牢記,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千萬不能隨意洩漏。

21

投資發大財

案例:華某看到一則炒股廣告,稱登錄某網站申請會員即可獲得牛股,日獲利不低於7%。華某聯繫對方申請了會員並打了2萬元到對方賬戶,第二天果真得到了21200元返款。隨後,在一名指導分析師的引誘下,華某又陸續給對方打款46萬元,結果這次對方沒有返款,人也消失了。

溫馨提醒:目前,各類金融投資類釣魚網站已成欺詐主流之一,所謂的“會員制”、“天天返利”、“高額回報”、“翻倍分紅”實為欺詐,一旦敗露,騙子就關閉網站,遁逃無蹤。

22

中獎、貸款、辦信用卡

案例:裘某在網上看到一則無抵押貸款廣告,於是聯繫對方表示想要貸款10萬元。對方要求裘某先辦一張銀行卡並存入9000元“保證金”,隨後對方又向裘某索取了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當天晚上,在對方的要求下,裘某又給對方銀行賬號轉入1萬元“手續費”。交了近2萬服務費,貸款卻遲遲沒有動靜,後來對方甚至聯繫不上了,裘某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了。

溫馨提醒:請通過正規渠道貸款、辦理信用卡。切勿輕信“無抵押貸款”、“辦理信用卡”、“網絡中獎”等誘惑性信息,需要你先拿出錢財的一定要警惕。


溫馨提醒

遇到對方提出轉賬、匯款的要求時,不管對方是誰,處於何種情況,都要打通電話核實是否本人,打不通電話絕不匯款轉賬。以下“八個凡是”均屬於詐騙,堅決不要相信:

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

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

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要你先交錢的;

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

凡是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

凡是要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

凡是自稱領導(老闆)要求打款的;

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求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如遭遇網絡詐騙時,應及時撥打110或到就近派出所報警,向警察提供詐騙犯罪分子的電話號碼、銀行卡賬號、QQ號、微信號等,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和緊急止付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