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的目的是想打压新兴国家的崛起,对此你怎么看?

杜达特洛夫斯基


美国对新兴经济体的打压早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像特朗普政府这么赤裸裸而已。

但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全球贸易战的打击对象不仅是新兴经济体,也对自己的传统盟友开火,其目的在于重新构建一个使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国际经济秩序。

<strong>


<strong>

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美国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最大但边际收益递减。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美国在二战后主导建立的,包括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等等。美国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收益是最大的:美元是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使得美国可以将国内的经济压力转移到全球来分担,并以此实施长臂管辖权对自己的敌对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下,美国可以发挥自己的资金和技术比较优势占据食物链的顶端,又掌握着国际贸易的话语权,才会出现“八亿件衬衣换一件波音747”的情况。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边际收益在逐步递减,新兴经济体在当代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逐步增强,国际贸易组织也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美国的控制力在逐步下降,虽然仍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它的边际收益是在递减的。在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情况下,美国的制造业按照比较优势外流,不仅造成了国内“铁锈带”的产生和失业问题,也埋下了美国经济的隐患。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就已经开始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特朗普则迎合了国内民粹主义的需要,直接喊出了此前美国在做而没有说的“美国优先”的口号。


<strong>

新兴经济体并不足以改变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而特朗普分而治之的打法也取得了成功。从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国家“金砖国家”来看:除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以外,印度经济增长的水分太多(莫迪政府在2015年通过统计口径的调整将印度GDP调增了50%),俄罗斯已经被挤出了世界前十,巴西和南非则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调整中出局。从G20国家来看,像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发展中本来就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美国稍微说两句话就可以一击致命。

从发达经济体来看,没有想到美国会对自己人也开火,但又推行贸易绥靖主义,以邻为壑地将战火引向以东方大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像二战初期的英法一样仅做象征性抵抗,所以特朗普在贸易战中分而治之的打法取得了成功。但特朗普打法的问题在于:全面开火再加上赢家通吃的要求难以持续,不仅给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而且也加速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的进程。而调整后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肯定不会达到“美国优先”的要求。


云霄飞翼


美国发动贸易战是要维护其全球经贸霸权,这里面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打压经济竞争对手是其中之一。具体目的如下:

第一个层次:维护美国经济获益

长期以来,美国崇倡自由贸易,高举自由贸易大旗,要求其他国家打开经贸大门,接受自由贸易理念和标准。但要清楚,这是在美国经济实力一超独霸的情况下实现的,美国具有充分经济竞争力,破除全球贸易壁垒将使美国获得最大经贸优势。

但是在美国经济绝对实力相对下降,在某些领域经济竞争优势不再明显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关城门、拉吊桥”的方式,保护本国国内就业,防止企业外流。同时,压迫他国降低壁垒、调整产业结构,为的是获得更大现实的经济利益。用特朗普的话讲,美国过去吃亏太久了,总让其他国家占“便宜”,不能在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实际是摆脱国际责任,只讲“美国优先”。

第二个层次:打压战略竞争对手

其实,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也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却真的不一样。美国战略出现重大调整,将大国竞争作为最优先关注对象,在经济领域也是一样,就是要打压潜在经济竞争对手,保持美国优势。 从美国的贸易战传统工具想看,有“双反”、“201”保障措 施,“301”、“337”、“232”、“122”等手段。但特朗普政府上来就对主要贸易伙伴祭出“301”贸易保护“核武器”。因为其他手段只针对某一个商品或某一行业采取贸易保护,而“301”可以“不正当、不合理、歧视性”为理由,广泛打击一国几乎所有商品类别。其目的就是想以此施压,要求他国调整产业与经济政策,拖慢该国经济发展脚步。

第三个层次:重塑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美国经贸霸权背后是一种制度霸权支撑,二战后美国设计了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国际经济规则。但目前,WTO解决机制等规则对美国的约束越来越大,而权力却不断受限。所以,美国的保护主义另一表现,就是在破坏由其一手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比如,拖延大法官任命,阻碍WTO上诉机构正常运转。重新定义发展中国家,意在摆脱“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美国的做法就是希望大破大立,重塑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规则。2019年,将是关乎WTO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也将是各方博弈的焦点。

综上所述,打压新兴国家的崛起,只是美国对外经贸战略目的之一。贸易保护是手段,具有各种表现形式。


经韬


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的主要是打压新兴经济体,维护美国的利益,因为新兴国家已经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地位。


2018年,美国经济总量为20.5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总量的24%,几乎是1/4,可以说遥遥领先世界各国,但是在2017年,这个比例是24.4%,也就是说美国虽然经济总量增加了,但是没有拉开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距离。

是谁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毫无疑问是中国。

中国经济总量占比从2017年的15.4%,增加到2018年的16%,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所以仍然在接近美国。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已经接近极限,经济可以增长,但是大幅度增长基本上不可能。


如果是低端制造业导致的中国追上美国,美国不会有丝毫的戒心,因为说到底低端制造业只是打工仔,为欧美发达国家服务的,大部分利润要向欧美企业上交专利费,欧美国家躺着就可以赚钱。

高科技产业能够赚取更高的利润,比如一架飞机需要用2000万件衣服去换,而且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荷兰产的光刻机一亿美元一台,但是只卖给自己的盟国。即使欧美国家高科技公司被收购也不向外出售技术,我们花大价钱请来了欧美工程师,他们会告诉你在某个机器上钻个孔,以此提高机器的效率,但是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在那个位置打孔。


但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这就对欧美国家的产业模式产生了冲击。以华为为例,2018年,科研经费投入第一名是韩国三星,总额为134亿欧元,华为位列第五位,高投入对应的是高回报,所以华为在5G领域取得领先也就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如果中国产生更多的“华为”,打断美国的科技垄断地位,美国的经济会遭到严重削弱。

美国目前不会跟印度进行贸易战,虽然印度经济总量开始上升,但是依靠的都是最底层的加工业,人均GDP只有1800多美元,完全靠人数堆起来,对美国构不成任何影响。



美国通过贸易战发现,如今中国的巨大体量让美国无力在贸易战中轻松取胜,美国的低端制造业全都被转移到国外,衣服、简单工业品根本无法生产,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美国越是制裁什么,说明我们越是做对了什么。因为拿破仑有一句类似的话: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视野新观


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想打压新兴囯家。特郎普自有他的全盘战略思孝考。

首先特郎普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秩序让美国吃亏了,要扭转自由贸易下的全球化,按照美国的意图重新定义全球化。


全球化、自由贸易本来是美国极力倡导的,但在东方大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美国节节败退,许多企业纷纷出走东方。毕竟再大的企业,也难以与一个大国竞争。

美国的制造业逐步空心化。

而以美元霸权为依据的金融掠夺的危害,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彻底暴露无余。全世界都明白了,美国在靠掠夺全世界生存。美国自己也明白了,金融掠夺会被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推向极致,危及美国自身的经济安全。


要纠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必须逆转以往自由贸易主导的全球化的趋势,按照美国的意图来重新定位全球化。

发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就是先破后立的必然一步。然后重新谈判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美国暂时获益是一定的!

第二,特郎普认为,新兴大国的崛起,是依赖美国的自由贸易发生的,只要重新定位双方的贸易关系,必然抑制新兴大国崛起的进程。而且特郎普认为,正是因为这种依赖,美国打贸易战必赢。对新兴大国的贸易战,只是服务于美国优先战略的一环而己。


关于这一点特郎普的认识不全面。美国刚开始发动贸易战,新兴大国确实吃了一惊,被动应对。但到二三轮下来,研究结果出来了,双方贸易关系的强弱,并非仅仅是关税、知识产权、国企补贴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国民储蓄比率、工人年工作时间、教育培训水平、工业体系的完整性等因素,更能决定贸易关系的强弱。

就象WTO谈判一样,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国门,生怕吃了大亏。想不到十八年来,我们成了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相信新的贸易关系确立以后,新兴大国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美国发动贸易战,希望建立更加有利于美国的贸易秩序,从而重振美国经济。但只要美国人一如既往地超前消费、好逸恶劳、穷兵黩武,就象国际乒联不断更改游戏规则,妄图打压中国乒乓球队一样,美国同样不可能达成自己打压新兴大国的目标,美国的行动只能是徒劳无功!


寒舍29


打压新兴国家的崛过是西方新列强(包括日韩)的共同的目标,而美国则是急先锋。美国为什么非要围剿新经济休不可呢?

由于美国的出口几乎涵盖所有的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市场的绝对话语权,这位列强的总舵主有时也不惜对自己的盟友下手,但不是下重手,而美国主要的围剿目标仍然是新兴经济体。按理说,发达国家对美国绝对的贸易大权的威胁会更大一些,那么美国为什么非要对新经济体进行围剿呢?美国应该联手新经济体对付那些技术成熟、资金充沛,占据大片经济版图的其他列强才对。美国也这样试过,但效果不理想。



一,发达国家大多是美国的盟友,特是是大经济体发达国家国家。

如英法德日韩意加等国却是美国的盟友。俗话说:朋友不怕多,冤家只怕一个。美国搞的这个“富国俱乐部”就是要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这个富人俱乐部不但是个经济利益集团,而且还是个政治集团和军事集团。特别是政治利益和军事利益,他们实际上是相互梱绑的关系。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这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能源的安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发动的每场战争都与石油能源有关。如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萨达姆和卡扎菲因为的命运也与石油有关,为了独享石油利益,这两位在自己的国家内实行高压政策和暴政统治,这就给了美国和西方提供了推翻政权的最好口实。日本韩国等虽然不直接参战,但也分担了近一半的军费。


二,发达国家仍是高附加值产品最为强劲的消费体,美国还不想完全得罪他们。

发达国家都比较富有,人均收入很高,消费能力很强。所以美国无论如何都想方设法与他们搞好关系。美国是个典型的“嫌贫爱富”的国家,但对新发展起来的国家子充满妒忌,特别是最有潜力的东方大国,美国非常的害怕。所以会把安全问题“寄身”于政治之中,极尽抹黑之能事,如果抹黑不成功,就干脆耍横,美方对待华为公司的可耻行为就是例证。

三,狼吃虎。壮太狼群(列强)是为了偷吃更多的羊,不过现在羊吃得差不多了打起了虎(新兴强国)的主意。

打击新兴国家中高端产业是欧美的既定目标。欧美发达国家占据这个星球的顶级食物链。欧美国家是以高端制造业或高科技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工业国家,不是欧美国家自然就升级为高端产业国家,而是处心积虑,耍尽手段的结果。他们利用自己的综合国力和互帮互助的优势发展自己的高端产业。如日本和韩国,如果没有美国的全面扶持而代之制裁封锁的政策,日韩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美国扶持日本的政策在二战之前就进行了,当时美国的目的是扶持日本对抗苏俄(布尔什维克)及后来的苏联。二战后,美国更是全面控制了日本,美国在政治上帮助日本过渡成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经济上给日本资金、技术和市场,所以日本得以迅速崛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华约影响力的扩大,美国决定全部扶持韩国,并把日本的模式复制到韩国,韩国成功地制造了世人瞩目的“汉江奇迹”,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均收入100美元的水平飙升到本世纪初人均二万多美元。至此,日韩挤身世界“狼吃羊”的新列强行例。



四,一叶障目,鸡肠小肚,在美国看来,新兴国家是一种威胁。

欧美口头上虽然欢迎新兴国家的崛起,实际上心里很着急。他们会想方设法从各个方位打击新兴国家,在他们一系列动作之后,首先躺枪倒下的是俄罗斯和南非。俄罗斯在西方的制裁和围追堵截下,俄罗斯的工业体系首先倒下,仅剩下的石油出口产业也面临严重压力。之前俄罗斯也雄心勃勃地发展汽车、手机等制造业,但欧美却俄罗斯封锁了自己市场大门,结果几年下来,俄罗斯这些产业不得不自动销声匿迹。南非实现种族和解后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想不到的是,由于南非黑人主导的政府政策操作失误被欧美抓住了打击南非的把柄,在欧美强大的压力下,南非不得不允许白人资产阶层、技术阶层逃出南非,南非健全的工业体系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欧美打击新兴国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南美洲国家阿根廷和智利中枪倒下,不管两个国家如何努力,始终逃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很简单,欧美列强抱团围堵这两个国家。他们利用政策和法律门槛阻止了这两个国家的高附加值进入自己的市场。在政治上,欧美大国扶持这两个国家的左翼对抗右翼,成功破坏了这些国家稳定的政治秩序。现在他们又企图如法炮制,在南海、东海、台海等制造一系列政治难题,并且企图建立什么“太平洋包围圈”,而亲美国家也遥相呼应,极力抹黑、排斥东方大国,但东方大国不是好惹的,凭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制裁)和军事实力(威慑)及外交影响力(分解狼群)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欧美列强的阴谋。



五,新兴大国的反制对策。

欧美列强封堵围剿新兴国家的政策不会轻易改变,他们的手段还在不断翻新,阴谋诡计也层出不穷。不要被他们彬彬有礼的外表所迷惑,也不要被他们华丽的价值观打击自己的信心,只要脚踏实地地增强综合国力(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就能有效地化解他们的阴谋。


神碼人生


我觉得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好好看新闻!特朗普现在的贸易主要目标是对准日本和欧洲,包括加拿大这种发达国家,你怎么能够说美国贸易战的目标是针对新兴国家呢?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美国的贸易调整是全方位的,最起码他没有指名道姓的要对某些国家采取极端措施,他的措施摆在台面上。而且确实来说,贸易是两厢情愿的,美国政府如果不想再跟其他国家做生意,那么也是美国政府的自由,你总不能强迫美国政府给你做生意吧?把心态放得平一些,主动的做出一些调整,这没有什么不好。不要老把事情看成一个阴谋,那种整天想着别人用阴谋害自己的人,往往就是平时用阴谋最多的人!因为如果他不是平时阴谋用的多,他就不会往阴谋那方面想。


李YingChun


美国发动贸易战,是打算进一步攫取利益,薅全世界的羊毛,打压新兴大国崛起的成分肯定也有,可看看今天的世界,“新兴大国”的崛起还能打压得了?

贸易战一开打,“新兴大国”还没咋地,自家小弟土耳其倒先扑了街。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就很反常,像吃了枪药一样满世界搞事情,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动不动就退群、要钱、抡大棒,作风简直比里根时代还强硬,两年下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裁军等国际合作都深受其害,像《京都议定书》这些干脆陷于瘫痪。

特朗普真的很忙,前几个月集中火力和某兔掐,一看碰了茬子、不好对付,就转头去搞欧盟,顺便把不听话的小弟——土耳其一枪撂倒,俄罗斯要继续制裁,还要抽时间盯菲律宾,搅和叙利亚和委内瑞拉,一边还得提防墨西哥又在边境挖地道,还要派航母吓伊朗、保住霍尔木兹海峡……

哪怕是一个超级大国,这样四面出击也不嫌累吗,说“打压新兴大国”,岂止如此,瞧它现在的架势,简直就是要打压全世界!

一国单挑全世界,美国也真是心大,能不能成呢,笔者对此可一点都不乐观。

这特朗普,上台后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制造新闻,不是发动态,就是搞制裁,好像美国才是地球村的村长,什么事情都要来插一脚。

这能说明美国很强大吗?

正相反,美国自己的问题、矛盾才空前尖锐,眼下美国股市又冲到了多年来的最高点,30万亿美元的市值,蕴含着巨大的泡沫。

而川怼上台以来,对内减税、对外薅钱,营造了一种美国经济复苏、形势一片大好的表象,可再怎么折腾,美国本土的人工成本、产业配套还是那熊样,传统盟友的经济也不景气,没法给美国输血。

就这样,美国还和新兴市场、新兴大国打贸易战,只占便宜不想吃亏,完全是一副吃了今天不管明天的短视做法。

别看美国经济数字欣欣向荣,泡沫一爆,就是一地鸡毛!

至于“打压”,不必担心,只要“新兴大国”身正不怕影子斜,帝国主义就都是纸老虎。

——


炎黄军武


木叔来谈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政策,一个是心理,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副产品。

1)特朗普对别国进行的各种经济战或者所谓的提高关税、制裁等经济措施,其实本质上是他为了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这永远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在特朗普看来,过去的民主党政府在一些国际多边贸易场合的立场,损害到了美国的利益,让美国成为其他国家都可以“占便宜”的国家。

虽然包括美国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内,很多人对特朗普的看法都不认同,认为他夸大其词,但这对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而言,是非常难以容忍的。

毕竟商人最关注的就是利益,如果他真的看到了美国在某些国际组织或者与某些国家贸易中,哪怕是与盟友的贸易中“吃亏了”,他肯定不满,并且进行反击。

这对于特朗普这个共和党保守主义者而言,提出“美国第一”的口号就是具有这个目的。同时这也是实现他在竞选时为美国增加就业、制造业回流和减税促增长的重要实现途径。

简而言之,这是有政策驱动力的。

2)之所以,刚一上任,甚至没上任的时候,特朗普就威胁和一些国家,甚至包括对美国的盟国欧洲和加拿大等进行经济战,或者提高关税。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他的强项。

为什么说是强项?因为涉及到经济,涉及到谈判,涉及到贸易,这些是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特朗普,最能表现自己能力的地方。

因为数十年来,他长期和经济贸易乃至谈判打交道,对这些是最熟悉,也是最在行、最自信也是最拿手的。所以用这些来作为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是有着必然逻辑性的。

如果他一上台就要解决阿富汗驻军问题、叙利亚战争问题,这显然不太现实,毕竟这些他没经验,在智囊团队的建议中也不会给他安排这样“生疏”且不容易立竿见影的项目。

这就如同我们谈恋爱、处对象的时候,肯定首先向对方展示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特长,而自己的劣势肯定要弱化和隐藏的。

特朗普的这个所谓的经济战,也有类似的心理在起作用。

3)除了经济原因之外,他当然有对可能威胁到美国地位的国家进行制约的想法。但这并不是单独的想法,而是经济战带来的副产品。

其实这个木叔不用多说,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对全球的经济战而言,不只是美国盟友不满,很多新兴国家也不满。

因为特朗普的政策意味着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将发生变化,在变化总如何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是否会有利益上的损失都是挑战。

贸易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有惯性的,习惯了一个模式再去改变对谁都很难。

所以特朗普的这个做法到底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能让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产生什么样的改变。还得拭目以待。


你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木春山谈天下


有一个很流行的理论,就是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国家崛起会受到原先霸主的打压,拿这个理论来形容中美关系是自作聪明,现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逆差国,贸易总量庞大,以前是剑拔弩张,兵戎相见,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穷的时候两国关系更差,反倒是富裕了关系得到缓和,如果现在是打压以前是什么?打压的字面意思应该是穷的时候不在意你的存在,当你富了开始阻止你,这不符合中美关系的实际历程,

特朗普商人出身,思维模式有很强的商人特征,是无利不起早,与传统政客相比,对政治正确并不是太在意,特朗普的口号就是我们吃亏了,因此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都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比如国内开展大规模减税,国际上不断退群,要求盟国多出费用,减少美国承担的责任,甚至有边境建墙的闹剧,

按照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与世界各国重新谈判贸易条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主要就是关税和开放市场,对美国开放市场,实行对等关税,谈判对象不仅是新兴国家,也有美国盟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所说的贸易战,

其实特朗普重新谈判贸易条件是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行为,因为贸易条款中就有如何终结和修改的程序和安排,天底下没有永久执行的贸易协定,这跟不遵守谈判协定是本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光明正大按照程序来,一个是实际违反嘴上不承认,

美国的贸易谈判有着浓重的特朗普个人意志,是为了经济利益,假如当初是希拉里上台有可能政策重点是政治正确,因此说特朗普是为了打压新兴国家不符合事实,



万事皆空70


当然不是这样。

先看看一些事实:特朗普上台,对待日本就不怎么样。在他看来,日本是占美国便宜最大国家之一。国家由美国替它保卫,产品出口美国优惠;反而美国出口到日本,却要重重受阻。所以,无论安培如何献媚、递殷勤,特朗普都是不依不睬,坚持要把日本拿下。这也是日本后来看到无望,转投东亚经济大环境的原因。否则,安培这个时候很可能又是亚洲各国飞来飞去,替什么普世观唱颂歌呢!

再有,欧盟经济体,也是特朗普看不上的。当美国主打贸易战,欧盟千方百计想祸水东移,让吾国自己倒霉。甚至私下想和美国达成共同对待吾国协议,资本小人嘛!它们现在还在制造借口,什么非市场经济等,想借美国手,打击别人。但特朗普曾经明确指责欧盟,是最坏的竞争者。狠狠碰了它们一鼻子灰!

还有,上次欧盟希望与美国达成汽车双输入协定,欧盟提出以相同关税为起征点,以为这样就会套住美国,公平合理嘛。哪 知道特朗普怒气冲冲回绝了,他的理由竟然是,欧盟汽车品牌谁都知道,相同税率还是大家都买欧洲车、不买美国车了。显然,是让欧盟自己提高价格,保证美国车超强优势。这种自毁家业的办法,欧洲各国当然不会干,所以,到现在双方也是争斗之中,不见得比我们与美国双方的贸易战要好。 就在前些天,波音公司因失事客机一落千丈,而空客得意洋洋捞取好处。气坏了的美国发出声音,考虑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加征关税。这些都是双方矛盾具体体现,利益面前没有什么同盟者。

所以,特朗普的贸易战,是只为自家谋取利益,目标则是对所有出超的国家,并没有什么新兴、旧兴的区别。至于有些人,包括特朗普周围的人,利用特朗普自己的言为,来放大、带偏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别有用心。但特朗普自己的目标、出发点都看的出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特朗普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仍然是商人、利益争夺者,处事手段简单、明确,但目的就是利益不能受到损害。在这方面看,他还是不错、聪明的总统。

有些美国前任总统,以什么世界领袖自居,搞什么同盟者赠送利益,特朗普是不干这种傻事的。最近吾国与美贸易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双方经过相互了解、争斗,已经认识到问题实质,也有了解决办法,这当然是好事。因为,如果斗下去,最低美国自身要受到伤害,它何苦呢?为了其他别国吗?好像特朗普不懂,也不愿意懂这样的国际主义。

说实在,我们还真希望这样的人继续当总统,比较明确。而不是搞些转圈的活动,绕来绕去的。既然为了获取利益,就是谁有本事谁来争取,为什么要搞些没有用的呢?没有本事,还想要有利益,天下哪有那样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