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青:“量体裁衣”谋发展

麻峪村位于方山县北川河上游西岸,全村总人口162户462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7人,是名副其实的连片特困区域贫困村。

2017年7月1日,是“第一书记”王三青第一天到村的日子,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他没有抱怨,而是默默立下一个志愿:哪怕磨破双脚,也要为村民趟出一条致富路。他和村“两委”主干积极拓展增收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全力打造麻峪村服务区、养殖区、开发区、采摘区。2018年,麻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4438元增加到6055元,党支部被评为“五好”党支部。2019年,麻峪村被推荐为吕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

建设生活区,让村子“亮”起来

村里的“第一书记”调整了!干劲足不足?工作作风踏不踏实?能否给村里带来新的发展?各种质疑、猜测成为那段时间麻峪村村民们最热门的话题。

“刚来到村里,我心里也有些忐忑。”作为地电公司方山分公司派驻麻峪村“第一书记”的王三青,当时心里也有些不安。经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王三青找准麻峪村发展滞后“症结”。

在王三青看来,要获得老百姓的认可,首先得解决“钱”的问题,有钱就能打造好基础。于是,王三青和村支书王伟伟多次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跑部门、跑项目、要资金,甘当“红娘”牵线搭桥,积极帮助麻峪村寻找“娘家”,并监督用好“嫁妆”。先后争取资金75万元,改造了村级活动场所,购置了办公设施,修缮了村卫生所和蓄水池,配置了医疗卫生设备,硬化和绿化了进村公路,新建了文化广场等,让麻峪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王三青告诉记者:“2019年至2020年,计划在麻峪村服务区建设排水渠1000米,高标准厕所6座,垃圾处理池8座,幼儿园1所,村级文化舞台1座,进村防护栏1000米,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村内下水官网新建1200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将麻峪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发养殖区,让养殖户“牛”起来

如何帮助村民致富一直是“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主干思索的问题。通过调研,他们了解到麻峪村瓦窑沟和暖水沟小溪交汇处以北后沟水草丰盛、资源丰富。王三青认为可以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开辟养殖区,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这不仅符合方山县发展养牛产业的定位,也可以提高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他和王伟伟拿着实施方案,开始奔波于乡镇政府、帮扶单位等多个部门,汇报建设思路和争取资金支持。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麻峪村建起了养殖区。地电公司方山分公司投资50万元为养殖区架设了近2公里的高压线路,解决了麻峪村养殖区的动力用电。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也为养殖户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方山县万丰兴农商贸开发有限公司养牛项目已经入驻,麻峪村养殖户的380多头牛羊在养殖区放牧,300多头猪在养殖区喂养。

打造采摘区,让村民“富”起来

王三青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麻峪村牧场西北,西沟以南的深山老林和退耕还林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植被茂盛,适合中药材生长。为增加农民的收入,他和村“两委”决定充分发挥麻峪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资源优势,利用1500亩退耕还林土地和荒山,打造采摘区项目。

为了进行可行性研究,王三青和村支“两委”主干顶着烈日酷暑,将山前屋后和山坡转了个遍,衣服被汗浸透了,人也晒黑了,经过与县农委和技术人员反复论证和现场勘察,终于拿出了科学合理的“采摘区”项目建设方案。王三青将建设思路向当地镇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领导及时进行了汇报,获得了他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在县农委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将退耕还林地和荒山全部雇用贫困户种植了荆条、黄芩和沙棘,一方面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将种好的林地归村集体所有。

与此同时,将拥有野生沙棘和中药材的林区和草地安装了防护网。目前,采摘区有天然和人工沙棘、蘑菇、黄芩、党参、甘草、山杏、柴胡、蒲公英等。麻峪村村民利用农闲采摘的产品,通过加盟的方山县电商中心实施线下线上销售。全年农民预计可收入23万元。

“2019年将投资20万元,建设一座沙棘冷藏库,将村民采集的沙棘进行冷藏处理,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售价。”王三青信心十足地说。

打造开发区,让村子“强”起来

王三青第一天来村里报到,就被村里绿油油的庄稼所吸引,但可惜不成规模。经过多方调研和认真谋划后,他和村支“两委”提出了发展规模产业项目的发展思路:将209国道以北,北川河以南建设成开发区,发展特色产业。

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对于王三青提出的发展愿景,村民代表也都拍手称赞,一致同意。为了能尽快将发展思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王三青带领村“两委”主干积极招商引资,与多家公司洽谈合作事宜,最终与本县两户酿酒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8年,麻峪村发展高粱157亩。与此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集中连片发展马铃薯1028亩,玉米820亩,西葫芦110亩。除高粱之外,所有农产品由方山县安泽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牵头,本村农民经纪人具体负责,与村委签订三方保底收购合同,实施了订单生产和销售,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得到了有效保障。2018年麻峪村种植业收入2040797元,其中种植玉米收入680840元,西葫芦收入180108元,高粱收入1884000元,马铃薯收入991449元,占全村人均总收入的39.97%。

“2019年,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座投资500万元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和一批符合麻峪产业定位的企业,进一步壮大麻峪村的经济发展实力。”王三青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