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戰神——李牧被殺之謎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生平未打過一次敗仗,是名副其實的戰神。但這樣一位半生征戰叱吒風雲的大將,沒有死在抵禦外敵侵略的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執掌帥印的中軍帳內,他既不是死於敵國刺客的暗殺,也不是被自己的部下謀害,更不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難道他是自己把自己殺死的?

一代戰神

戰國戰神——李牧被殺之謎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績,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尤其是破匈奴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

當時李牧駐守雁門郡,受命抵禦匈奴。他每天都會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教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臺,並多派偵察敵情的人員,對戰士待遇優厚。但是,他卻訂出規章說:“匈奴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膽敢去捕捉敵人的斬首。”並不積極作戰。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趙軍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匈奴卻認為李牧是膽小,就連趙國守邊的官兵也認為自己的主將膽小怯戰。趙王責備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趙王發怒,把他召回,派別人代他領兵。

此後一年多里,匈奴每次來侵犯,趙軍就出兵交戰。出兵交戰,則屢次失利,損失傷亡很多,使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山。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自己身體有病,趙王就一再強使李牧出來,讓他領兵。李牧說:“大王一定要用我,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做,才敢奉命。”趙王答應了他的要求。

李牧來到邊境,還按照原來的章程。匈奴好幾年都一無所獲,但又始終認為李牧膽怯。邊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賞賜可是無用武之地,都願意打一仗。於是李牧就準備了精選的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訓練作戰。同時拿出大批牲畜到處放牧。放牧的人民滿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假裝失敗,故意把幾千人丟棄給匈奴。單于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大批人馬入侵。李牧佈下許多騎兵,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敵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反間計的厲害

就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良將,打了一輩子仗,殺敵無數。但要把他殺死,也不費什麼勁兒。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上北部代地地震,發生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趁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出戰攻打趙國。將領楊瑞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之力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基本上沒有勝算。於是,他稟告秦王,準備用老招數反間計。他們先是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李牧和副將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昏庸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立刻慌了神,來不及加以調查證實,便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

李牧有一句著名的話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的思想這一次害慘了他。可想而知,重視獨立行使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自然不會服從。趙王看到這樣的情形,對於他的不忠更是深信不疑。於是,趙遷布好了局,命李牧自殺。這位韜略在胸的大將,毅然決然地口銜寶劍撞柱而亡。

趙遷的父親趙偃在世時,就有中敵人反間計、聽信小人讒言的先例,使趙國永遠失去了起用廉頗的機會。把“有其父必有其子”套用在趙遷身上,簡直是毫裡不差。不得不說,反間計在昏君這裡,真是殺人的利器。

幡然悔悟,為時晚矣

在李牧慷慨悲壯的吞劍自裁時,秦國大將王翦率領的虎狼之師,已被李牧指揮的大軍死死擋在井陘關外一年有餘。兵臨邯鄲城下的秦將楊瑞和,也因為李牧的存在,只能在邯鄲城外望城興嘆,一籌莫展。

李牧死後,趙國上下包括黎民百姓都十分悲痛,而秦國的上上下下卻都暗暗欣喜。王翦和楊瑞和都十分得意,了卻一個大麻煩的他們,立刻揮師攻趙。

沒有了李牧,秦軍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僅僅三個月就踏平了趙國,攻克了邯鄲城,將敗家誤國的趙遷拉下了馬。

李牧拼命苦苦支撐的趙國,就此毀於一旦,此後便退出了歷史。

所以,史書中一般認為,李牧在,趙國就在,李牧亡,趙國就走向了毀滅。李牧的作用,在趙國是無可取代的,是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卻稀裡糊塗的送了命。在此之後,趙遷只能規規矩矩地把邯鄲地圖和價值連城的和氏璧高高舉過頭頂,跪在了嬴政的腳下,徹底稱臣了。後來,他被嬴政流放到了房陵,下場十分淒涼。不過趙遷的羞恥之心未泯,據說,他整天在他的流放之地以淚洗面。這時的他,可能終於幡然悔悟,趙國沒有了李牧的守衛,趙遷的大好河山也就沒有了,這句“使李牧在此,秦人豈得食吾邯鄲之粟耶?”道盡了萬般悔恨。然而,李牧得到如此下場,趙遷難辭其咎。他每天只能在異國他鄉面對房陵的石室和流水,懺悔悲鳴:“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餘不聽聰兮,敢怨秦王!”

此時,淪為亡國政治犯的趙遷,終於徹底醒悟了,亡國之事不能全怪秦王,只能怪自己的昏庸無道。但這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沒過多久,趙遷就因抑鬱過度,一命歸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