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的局勢基本由美國掌控,在當時是一個共識嗎?

923老石油


二戰後期的局勢由美國掌握那不是大家的共識,而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歐洲、亞洲全部陷入戰火之中,參戰的國家都打得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在旁邊隔岸觀火大發戰爭財。也就是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在消耗財富,而美國卻在快速增長和積累財富。

其中當時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力量集團蘇聯和德國進行了殊死較量,各自都到了筋疲力盡、油盡燈枯的境地。這個時候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在關鍵時刻出手了。

那個時候實際上美國是世界三大力量集團之一,而且它是自開戰以來毫髮無損的生力軍。其工業製造能力和經濟實力已經是全球第一,即便是斯大林想要不讓美國參戰,自己再費點事與德國死拼到底,徹底取得全面勝利也是不行的。

因為美國一旦決定參戰,那就不是蘇聯同意與不同意的事情了。在那種鷸蚌相爭的關鍵時刻,漁翁出現了,蘇聯當然不想把這個漁翁推到自己對手那邊。

所以美軍一旦參戰,那就是以救世主的姿態站在世界之巔。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與之抗衡,加上歐洲戰場戰事結束之後,亞洲戰場又是以美國為主力對日本進行最後的軍事打擊。

最關鍵的是美國突然亮出了終極武器原子彈,相信蘇聯在打敗德國之後,拿到了德國的一些圖紙和設計,也知道原子彈的威力,但是並沒有見識過實際爆炸的效果。

當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地在分別遭遇原子彈的打擊之後一瞬間徹底毀滅,這對蘇聯應該是極為震動的。所以那個時候不用交手,誰是老大已經不言自明。蘇聯也無可奈何的必須承認,美國作為戰後主導者角色的地位。

再加上世界上的另一個力量集團西歐的倖存者英國也是美國的鐵桿盟友,整個西歐當然寧願跟美國做盟友,而不是被蘇聯佔領。所以在蘇德戰爭後期美英聯軍登陸歐洲大陸之後,德國的軍事力量主要是用於對抗蘇聯,跟蘇聯一城一地的血戰,大量消耗蘇聯的有生力量和軍事實力,而放任美英佔領德國。

如此整個世界的力量天平全部向美國傾斜,在英國、法國和中華民國的支持下,加上美國的絕對力量,蘇聯孤掌難鳴,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通過血戰得來的勝利果實被美國搶走,還要無可奈何地陪著笑臉。


謝金澎


在當時的西方國家以及中華民國政府的領導人意識中,這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共識。不過東方的蘇聯或許不這麼認為,比之美國戰爭前期的明哲保身以及中後期的遲遲不願開闢歐洲第二戰場,蘇聯一直是抵抗德國法西斯的主力,蘇德戰場消耗絕大多數的德軍兵力和物資。不過,客觀地說,整個二戰的全週期,尤其是二戰的中後期,戰爭的局勢實則是被美國掌握的。經濟基礎不止能決定上層建築,同樣也能決定戰爭的發展走向。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已經逐漸從席捲整個西方世界經濟大蕭條中恢復過來的美國成了世界經濟第一強國。美國彼時的工業生產能力可謂是讓人震驚,不僅在戰爭中武裝了自身的1200萬軍隊,還為其它盟國的軍隊先後提供了超過1000個師的武器裝備。沒有來自美國工廠流水線上的武器,在敦刻爾克丟棄了大多數重裝備的英國不可能堅持下去,已經丟失了本土的法國流亡政府不可能繼續抗擊德國,積貧積弱的中華民國政府沒有能力在西南一隅抵抗日寇,就連擁有鋼鐵意志的斯大林也無法帶領在戰爭前期丟盔棄甲的蘇聯軍隊從斯大林格勒開始逆轉戰局。這還只是美國對盟國的援助。

租界法案的軍援


眾所周知,二戰法西斯軸心國的德意日都是國土面積和資源比較有限的國家,他們為什麼能夠發動規模如此之大、戰線如此之長的戰爭?原因就是因為有來自美國在戰爭開始前的援助。沒有來自美國華爾街的貸款,希特勒的納粹德國不可能在上臺後大肆開展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發展工業、解決就業,更不可能大肆擴軍。沒有來自美國的鋼鐵和石油出書,資源匱乏的日本帝國也不可能快速生產軍備發動戰爭。日本之所以在1941年底冒險攻擊珍珠港,就是因為來自美國以及其殖民地的鋼鐵和石油斷供。沒有了鋼鐵和石油,日本怎麼可能將戰爭繼續下去?

日本偷襲珍珠港


可以說,美國的存在和其國家利益的取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二戰的爆發以及發展進程。法西斯靠著來自美國的資源崛起,後者利用前者賺得缽滿盆滿。大發戰爭橫財的美國再回過頭來用充實起來的肌肉和拳頭收拾法西斯。美國直接參戰後,尤其是數百萬火力強勁的機械化大軍從法國諾曼底海灘登陸歐洲大陸以後,戰爭的結束可以說更是成為了時間問題。

盟軍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子夜羌笛


二戰以後,世界基本形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冷戰格局,從一定程度上講,美國是控制著整個世界,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二戰期間,美國既是交戰國,又是提供援助最多的國家。客觀上,在對軸心國作戰的4個主要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之間,美國是取得歐洲戰場和亞太戰場兩場都勝的國家,作為戰勝國,它不僅在軍事上有發言權,由於在經濟和實力上的領先,美國還佔據著提供了軍援的優勢,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美國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對其它三個國家來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其次,一切還是要靠實力說話。一方面,二戰美軍登陸歐洲,從一定程度上講,開闢第二戰場是個目的,與蘇聯爭奪歐洲勢力範圍也是其中目的之一。加上美國又是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美國當然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美軍在歐洲和亞太付出的代價,是要靠資源和提供保護來得到回報的。

再次,美國向來都是利益優先。二戰期間幾次首腦會議,為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創造了條件。二戰期間,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頻繁會晤,一方面是為了商談對德作戰事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二戰後劃分世界秩序作準備。特別是建立聯合國和佈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元貨幣世界化,客觀上抬高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加上美國軍事的世界第一,其它國家只能屈服於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