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後義務掃了 21 年馬路,遺囑:喪事從簡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趙鴻宇攝影報道:2018 年 8 月開始,修水縣上衫鄉上衫村一段四五百米的馬路上少了一個年邁的身影。義務打掃 21 年的朱建成老人病了。

" 不要提病情咧。"4 月 11 日下午,記者出發去看望朱建成老人前,村民再三叮囑。朱建成全家老小從來不跟鄰居紅臉,村民們感念他的好,生怕記者會冒失地影響老人的心情。

熱心:把義務掃地當作鍛鍊身體

朱建成老人的家並不難找,沿著水泥路往村裡頭走不到一刻鐘,左手邊就是老人的家。記者到的時候,三兒媳從家裡客廳旁的臥室將老人攙扶出來。頭戴舊式鴨舌帽,右手拄著柺杖,老人緩緩走出房門,消瘦的臉龐露出笑容。

" 今年 82 歲了,1997 年退休,當時 60 歲嘛。"2018 年 8 月,老人查出肺積水,打那開始,氣色大不如前,蒼白臉色能看出老人的虛弱,簡單交談幾句,老人依舊思維清晰。他本是某銀行修水支行大橋營業所的員工,退休後回到老家,他拿起了掃把。給家裡頭打掃衛生、給家門口的空地打掃衛生,乃至給附近四五百米的馬路打掃衛生,從退休開始,老人堅持了 21 年,直到這場大病。

" 以前在單位工作習慣了,擦地板、打掃活動室,看著髒就掃嘛,退休後沒別的事就當鍛鍊身體了。" 老人兩手扶著柺杖,坐在沙發上,在他看來,給村裡掃馬路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每天起床洗漱後,掃完地再吃早飯。

老人退休后义务扫了 21 年马路,遗嘱:丧事从简

孝順:陪老人睡覺、給老人按摩

三兒媳用吸管給老人喂茶、大兒媳給老人吸氧 …… 採訪過程中,兩個兒媳婦都輕車熟路地照顧著老人。

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朱興無、二兒子朱興德、三兒子朱星華。" 輪流服侍的嗎?每家住多久?" 記者好奇地問。

三兒媳吳年珍放下手裡的吸管,楞了一下旋即笑了:" 輪流?對老人不好吧?!大家一起照顧,爸爸住在我家裡,以前我們都不在家,他習慣了老二家的飯菜,吃飯大多還在隔壁。"

朱興無在附近城鎮上班,為了方便照顧老人,每天堅持回家。" 三個人都陪爸爸睡覺,怕他晚上有什麼需要。老二在村裡幫人開車,怕他精神不好開車危險,做大哥的就陪得多點。" 大兒媳吳金花說,清明節期間從深圳回來的老三也陪了爸爸。

誰照顧老人照顧得多?一大家子都沒仔細算過這筆賬也不會去算這筆賬。所有人都覺得孝敬老人是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以前我也在深圳,剛開始幾次回來看爸爸幾天又回去,後來跟老公商量乾脆就沒去深圳了。" 吳年珍說,老人不舒服的時候,大家都會幫著按摩緩解。" 應該是很疼很難受的,可是他從來不叫不喊。" 幾個兒媳看著老人氣色不佳,很是心疼。

遺囑:喪事從簡,親友鄰里要和睦團結

兒子、孫子、曾孫,朱建成這一家子已經有 20 餘人。" 都很孝順,很好,我們一家人都不跟鄰居吵架的。" 老人說。

村民們感激老人的善意,所以在記者前來採訪前,特地囑咐別提老人病情。不過,老人也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健康不再,他鄭重其事地說:" 你們來了,我也想跟你們聊聊我對手下人(後代)的 4 個希望和 4 點要求。"

"4 個希望,就是遺體火化、不搞封建迷信、不敲鑼打鼓鋪張浪費、不放鞭炮。" 老人說,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追悼會即可。對於子孫後代,他特別提出 4 點要求:" 一是要遵紀守法,二是要勤勞致富,勞動奮鬥才能幸福,再就是要培育好下一代,教育好子女,最後就是要和睦團結,不僅僅是家裡面,跟村裡人、跟外人都要和睦。"

記者離開時,老人堅持在屋外目送,消瘦的身影卻顯得無比高大。

" 以德治家,以儉持家 " 梳理在老人家拍的照片時,記者發現他家牆上掛了這樣的家訓。村支書朱圻太說,新農村建設時,結合每家的特點,村裡給每家做了個家訓掛在牆上。" 要讓後人繼承祖輩美德,讓好家風家訓永遠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