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據一份來自美容行業的數據分析,敏感肌用戶佔比高達到68%。其中油性敏感肌膚佔比達到總數的40%,乾性敏感肌膚佔28%。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以下這些問題你是否有過?

A. 自己的膚質暗黃無光澤經常去角質,怎麼就過敏了?

B.用更好更營養的護膚品,皮膚吸收的越多,皮膚才會越好...

C.一直跟隨潮流用人氣護膚品,皮膚依然敏感了?

D、有時候用洗面奶感覺洗不乾淨,就會用肥皂多次清潔...

E、皮膚乾的起皮,就連續做了面膜,現在擦東西都覺得疼...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些習以為常的做法啊,

怎麼就讓自己的皮膚變得如此敏感了呢?

在解決這個疑問之前,sayno君帶你先要認清敏感肌的問題。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什麼是敏感性肌膚?

敏感肌在醫學沒有十分的準確定義,一些皮膚性病學的研究科學中,敏感性肌膚通常概述為:

比正常皮膚具有更高反應性並且對外界因素的微弱影響產生劇烈的反應特點,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差、易反應性等特點。(王學民《皮膚性病學新進展2004》)

也就是說敏感性肌膚是一種狀態,它對外界的感受能力強,抵抗力很弱;自然環境、氣候、情緒,頻繁的使用刺激性的護膚品、彩妝和清潔用品都易導致敏感。

這類肌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皮膚屏障受損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敏感肌的形成原因

敏感性肌膚的形成有兩種:

先天的因素(天生皮膚就比別人的健康皮膚薄,屬於天生敏感)

後天錯誤護膚的因素導致,(平日健康的皮膚採取錯誤的護膚方法,或是聽信謠言嘗試各種偏方的,時間久了皮膚變得敏感, no zuo no die是非常貼切的形容)

從外觀判斷,敏感性皮膚通常會不同程度地泛紅、發熱,伴隨紅血絲,還會出現乾燥脫屑的情況,甚至會有癢感和刺痛感。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敏感性肌膚與常見的皮膚疾病

容易和敏感性肌膚髮生混淆的皮膚問題有以下幾種:

1.過敏

過敏不是敏感肌獨有的,一些皮糙肉厚的人遇到特定的過敏原也會出現皮膚過敏,從感受上來看確實有些難於區分,都可能存在刺疼、發熱、瘙癢和發紅的情況。

通常敏感肌是一種狀態,而過敏則是一種病。是病就得找正規的醫院去診治,千萬別謎信“網紅大V說”,自己瞎折騰!

如果你本身就是敏感肌,在外界的刺激因素不斷積累,微生物的侵襲下,皮膚裡面的肥大細胞就會釋放組胺和其他炎症質,導致敏感加劇,或直接發生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就會形成接觸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等

2.玫瑰痤瘡、脂溢性皮炎、尋常痤瘡

很多人認為只要皮膚髮紅就是敏感肌,其實不然,很多皮炎、溼疹也會出現臉紅、刺痛、毛細血管擴張等症狀,但致病原因卻差別很大。如果你不能確定自己是敏感肌還是皮膚病,還是建議儘快就診,若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認知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往往使皮膚受到更深遠的傷害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如何護理敏感肌?

針對敏感肌的形成原因及特點,我們就能“對症下藥”

A.選擇具有屏障修復功能的產品

“修復”性護膚品,從成分來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功效性成分搭配時會充分考慮皮膚屏障的生理結構,並適量的會添加一些舒緩性成分。”仿生”類材料模擬了皮膚細胞的結構和活性物,尤其像神經酰胺、甾醇、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NMF等對於皮膚屏障的修復非常重要;舒緩性和抗敏成分如紅沒藥醇、甘草酸二鉀等可以達到一些抗炎的效果。

保溼性成分搭配時,大小分子和不同類型的保溼劑按梯度復配,能夠更好滿足皮膚鎖水需求,補充角質層表面不停丟失的水分。這類成分如:甘油、丁二醇、PCA鈉、透明質酸鈉、尿囊素、絲氨酸等;

封閉性成分如一些固態油脂的加入,或是植物性油脂和礦油礦脂的搭配會在皮膚表面形成油膜,鞏固和代替”皮脂膜”對皮膚的屏障作用。如乳木果油、凡士林、椰子油等。使用這類”修復”性護膚品時,會因為它們在模擬皮脂膜功效、保溼搭配、鎮定抗炎等方面發揮作用,使得敏感肌仙女在保溼、修護和舒敏方面都有良好的改善。

怎樣正確護理敏感肌?

B.切莫誤將皮膚疾病當做敏感肌來護理

一些不應被歸之為敏感肌的皮膚疾病應該首先就醫,再理想的護膚品也也不可能根本治癒皮膚疾病;

C.儘量避免刺激成分

化妝品裡的乳化劑、抗菌劑和香精香料都是常見的致敏原,再溫和的護膚品也有一定的過敏率。

D.切記過渡的護理

過度清潔和過度護膚,會帶來各種皮膚問題;

E.天然成分不要過度推崇

天然成分如植物類提取物,添加種類越多,濃度越高,帶來的皮膚刺激性就越強。

F.降低面膜使用頻率、洗面奶或者卸妝產品使用時間每次最好不超過一分鐘

G.全面做好防曬工作,輔助屏障修復產品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