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豪車”退市能否重拾“初心”

今天是個好日子。大多數電動自行車型號將退出市場,共同特徵是:塊頭大,分量重,騎不動,一看就像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今起實施,所有產品目錄重新洗牌,達標型號從2000多個銳減到200多個,飽受詬病的老國標結束歷史使命。

這個相對寬鬆的老國標,1999年10月1日實施至今,催生了無數“馬路殺手”,以機動車的速度,飛馳在非機動車道上,險象環生。既然很早就暴露出弊端,卻為何從上世紀末堅持到了現在?

一般情況下,國家標準每5年修訂一次。所以早在2002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就下達任務,並於7月啟動修訂。此後的17年,歷經坎坷——

2003年,《報批稿》完成,部分企業聯名反對,被退回;2005年6月,新《報批稿》完成,2009年9月又被退回,2015年推倒重來;易稿13次後,2016年形成《送審稿》,但不符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被叫停;2017年2月,工信部主導成立修訂起草小組,成員由交通管理部門、質監部門、高校、行業專家和消費者代表共18人組成;終於,2018年5月15日,新國標發佈,經過11個月過渡期,今天開始實施。

頻頻“難產”的重要原因,是企業追求銷量和利潤,消費者追求速度和派頭,卻忘了自行車的“初心”——本質是非機動車,最高行駛時速不能超過15公里,否則就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馬路上,安全遠比速度重要。今天,新國標撥亂反正,從生產和銷售的源頭趕走超標“豪車”。如能嚴格執行,“超速殺手”幾年內有望越來越少,直到消失。

電動代替腳踏,最初是為了省力,可如今,達標“慢車”反倒少人問津。從今天起,買一輛更安全輕便的電動自行車,應該成為新潮流。希望大多數人都覺得,今天是個好日子,並願意用實際行動,推動這股潮流,讓新市場依然充滿活力。同時,對送貨速度可能因此減慢的騎手小哥們,請多一份理解和耐心;建議相關企業在考核員工業績時,加大“安全守法”的權重,別隻盯著送單數量。

曹剛/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