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区概况

武隆,周、春秋为巴国属地,战国为枳县所属。

重庆武隆区概况

武隆区

秦汉时期,为枳县管辖,隶属巴郡。

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249年),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汉平县并入枳县。

南北朝,南齐至北周复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徙汉平县于涪陵。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

宋朝,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

明朝,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武龙县并入彭水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区,隶属涪州。

清朝,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省武隆区入涪州。康熙七年(1668年),改武隆区为巡检司。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涪州第五分区,区署设羊角碛。

民国时期,民国三十年(1941年)五月,划为武隆设治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复置武隆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5日成立武隆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1984年,涪陵设市,武隆县为涪陵市下的一个县。1997年1月,涪陵市由重庆市代管,武隆区成为重庆市下属的一个县,由涪陵市代管。1997年重庆直辖后,武隆县由重庆市直管。[3]

2016年9月6日,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今天审议通过关于梁平县、武隆县撤县设区的建议方案。12月2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梁平县武隆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梁平区人民代表大会和武隆区人民代表大会。[4]

2017年1月13日,武隆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017年10月,武隆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区县。

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边缘,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区。地处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武隆区东连彭水,西接南川、涪陵,北抵丰都,南邻贵州道真,距重庆市区139公里,处于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5]

地质

武隆区地质构造雏形由燕山期第二幕形成,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南北径向构造体系,川黔南北构造带。江口等地区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褶皱构造形成一系列背斜和向斜。构造成南北向的主要有接龙场背斜、甘田湾向斜、大耳山背斜、羊角背斜、三汇背斜、车盘向斜等。背斜核部出露地层多为二迭系、三迭系,其中接龙场背斜多为寒武系。向斜轴部为三迭系中上统地层。构造形态多为短轴构造,两翼岩层倾角差异较大。断裂构造发育,多与背斜伴生。其性质为冲断层、正断层、逆断层。主要断层有芙蓉江冲断层、土坎正断层、三汇冲断层、煤炭厂逆断层、四眼坪逆断层。[6]

地貌

武隆区属渝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褶皱带,多深丘、河谷,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山菁、白马山、弹子山由北向南近似平行排列,分割组成桐梓、木根、双河、铁矿、白云高地。因娄山褶皱背斜宽广而开阔,为寒武系石灰岩构成,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背斜被深刻溶蚀。乌江由东向西从中部横断全境。乌江北面的桐梓山、仙女山属武陵山系,乌江南面的白马山、弹子山属大娄山系。木棕河、芙蓉江、长途河、清水溪、石梁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两翼汇入乌江。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武隆区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最高,达2033米;大溪河口海拔最低,海拔为160米。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

气候

武隆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

重庆武隆区概况

龙水峡地缝

人口

2017年,按公安户籍统计: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41195户,总人口412680人,男女性别比为109.7:100。其中,城镇人口116261人,乡村人口296419人。出生人口4126人,死亡人口48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全区迁入人口1435人,迁出人口2424人,净迁出人口989人,人口机械变化率-2.4‰。

2017年,全区常住人口34.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82万人,城镇化率42.68%。按常住人口计算(含往年补报),政策内人口计划生育率97.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含往年补报),政策内人口计划生育率97.4%,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7]

民族

至2015年,武隆区有13个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占79%),其次为土家族(占11%)、苗族(占6%)、其他民族(占4%)。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浩口、铁矿两乡。

土地

武隆区有草场174万亩、耕地面积2.95万公顷、林地19.05万公顷。

矿产

武隆区探明的矿产有铝土矿、大理石、煤、铁等22种,其中煤矿储量达4000万吨,大理石出露面积约43平方公里,重晶石储量300万吨,铝土矿探明储量1.6亿吨。[29]

水能

武隆区有大小河流50多条,水能蕴藏量240万千瓦,可开发量190万千瓦,已开发55万千瓦,是重庆市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县之一。

生物

武隆区以中亚热带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交混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及灌丛草地。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铁尖杉、白花泡桐、香椿等;有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银杉、珙桐、水杉,二、三级保护树种的鹅掌秋、胡桃、银雀树等;还有经济树种油桐、茶、漆、猕猴桃等。

动物有哺乳类4目12科34种,爬行类2目2科14种,两栖类2目3科12种,鸟类18科26种,鱼类7目8科34种,包括国家一、二、三级珍稀动物金钱豹、小熊猫、大鲵、白腹锦鸡、中华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