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前两天在网上发布了一张抗战时日本炮兵部队在我国南方行进时的照片,没想到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热议,几百条评论都在盛赞《论持久战》的远见卓识。照片如下,一心要称霸亚洲的日军,行军全靠人拉马拽。

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抗战时,日本的工业实力和部队的现代化水平都远高于中国,才会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确实如猪突一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部大片领土。

然而好景不长,开战还不到两年时间,日军就只能龟缩在铁路沿线的城市之中,作战半径也很少超过铁路补给线200公里。

侵华日军的现代化水平虽然不及欧美军队,但每发动一次战争所需弹药和后勤补给也是惊人的。大战之前,日本首先要从国内或是东北将作战物资用轮船和火车运抵距离战场最近的城市。

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中国当时基础设置几近于无,日军也缺少足够的军用卡车,物资必须依靠骡马或人力才能运到前线。一旦这个距离超过200公里,也就是畜力三天的路程,日军就很难保证后勤的及时供应,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日军只能被迫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铁路沿线的大城市,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名义上还是“沦陷区”,但却为中国军队,尤其是敌后游击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

其实不光中国方面很早就判断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军在开战之初也预料到了这一点。仅仅因为日军疯狂地叫嚣“速战论”,以至于很多人并不知道而已。

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早在一战之时,日军赴欧洲的临时军事调查委员永田铁山就明确指出:大国之争正逐渐从短期的军事决战,转向整体国力的持久对抗。日本因此制定了以“整体战”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持久战。

日本积极构建国家动员体系,将军部权利无限扩大,以保证国家各项资源能够用于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前,关东军参谋次长,同时也是总体战论者石原莞尔认为不应该扩大战争规模,而是要全力开发东北,将其以工业体系逐步转向能够满足日本战争需要的重工业上来。

然而自甲午以来,日军对华作战始终未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尤其是九一八之后,日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比日本国土面积还大三倍的东北。日军上下弥漫着一股骄横之气,在他们眼中只有苏美才是真正的敌人,一拳击败中国是百分之百能够实现的。

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1937年7月17日,日军参谋本部作战科判断,用两到三个月时间即可战胜中国。如果战事发展到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只需在河北、上海和苏州增派兵力,并用海军切断中国对外交通,便可用经济战使其屈服。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果然在华北节节胜利,又从上海打到首府南京。全军进入到亢奋地进攻状态之后,日军又接连发动了徐州、武汉等多场会战。可就在武汉、广州被相继攻陷后,日本突然发现在短时间内占领的区域完全超过了日本及其傀儡政权所能控制的上限。

广大而无法完全控制的“沦陷区”让日军每年必须付出“十倍于建设满洲的努力”。在此期间,一旦苏日开战,“势必让第三国以逸待劳,最终东亚,特别是皇国走向自我毁灭”。

侵华规模越大越有灭国威胁,抗战时日军的持久战为何迟迟无法实施

​​尽管日军始终在各地建立傀儡政权,以图降低侵华成本,但由于无法完全控制占领区,傀儡政权根本无法脱离日军存活。与此同时,日军又寄希望于通过“速决战”迫使中国屈服,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收缩战线、削减兵力。

总得来说,日本对持久战的研究较早,战争动员体系也比中国更为有效。日本对华战略的失败并非不知道应对持久战的办法,根本的原因在于低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误判,让日军不得不频繁修订作战方略,最终为日军的战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