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实施“四水同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5.25亿立方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市实施“四水同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开封实施“四水同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5.25亿立方米

“一渠六河”惠济河工地上,工人们修建护坡。全媒体记者 李克君摄

全媒体记者魏东柱 实习生刘舒曼报道 涧水河两岸花木葱茏,绿意盎然,为蜿蜒的河道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涧水河等“一渠六河”建设正蹄疾步稳推进,美景在望,清澈的河水将环绕古城开封。4月13日,市民柳慧琴一家来到涧水河河畔散步,对“一渠六河”工程给予点赞。她说:“再过几个月,‘一渠六河’就要建成开放了,我们感到很振奋!这是咱开封的绿色工程、惠民工程,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一渠六河”建设是我市“四水同治”的一个熠熠闪光点。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开封做好水利工作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记者昨日从市委办公室获悉,我市牢记嘱托、践行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要求上来,把实施“四水同治”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统筹贾鲁河、涡河、惠济河三大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的新老水问题,构建“系统完善、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多源互补、安全高效、清水绿岸”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真正做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将集约节约用水落实到农业、工业、生活等各方面,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5.25亿立方米,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25立方米。

真正做到水生态系统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连通河湖坑塘、联调闸坝、多源联调,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河湖绿色生态廊道,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让良好水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新途径。

真正做到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全面巩固和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以建设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做好“以水润城”文章。全面完善水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创新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真正做到水灾害科学防治。贯彻落实中央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加快补齐洪水控制、城市防洪、农田治涝等防汛抗旱短板,全面提升抵御水旱灾害综合防范能力,确保河道安澜、人民安居乐业。

同时,我市持续加强水管理,坚持不懈深化水利改革,以河(湖)长制为引领,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度、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探索水流产权制度,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不断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