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和张仪中,孙膑得以善终,张仪也是寿终正寝,只有庞涓和苏秦是死于非命的。那么同是鬼谷子的徒弟,而且都对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呢?

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庞涓

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庞涓为人所熟知的是陷害同门孙膑,最后死在孙膑箭下的事。但是历史上庞涓的战绩是非常的了得,其创设的魏武卒更是让魏国的军事力量上升了一个台阶。对于庞涓这样的结局,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 魏惠王昏庸

魏惠王在政治上实行平衡术,让公子卬和庞涓相互制衡,这样就便于自己掌控局面,而公子卬能力有限,这限制了庞涓的军事改革,阻碍了魏国进一步强大;在外交上,魏惠王刚愎自用,先是称王,成为出头鸟,后是攻韩攻赵,耗费了国力,为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的失败埋下伏笔;

2. 庞涓好名利

庞涓希望像吴起一样出将入相,在魏国获得地位后,明知魏惠王昏庸、公子卬掣肘,却依然不愿放弃名利,苦苦硬撑;

3. 庞涓确实技不如人

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战法确实高明,而减灶计的马陵之战也熟谙庞涓心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得不说在作战方略方便,庞涓相比孙膑还是差一些。

苏秦

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苏秦创设“合纵”之策使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而自己更是身配六国相印。合纵被迫后苏秦逃到燕国,竟私通燕王的母亲,他害怕以后被报复就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诸臣因争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不治而亡。我认为苏秦的失败有两点

1.苏秦的合纵策略注定了自己会失败

当时六国各怀鬼胎,只顾眼前和自己的利益,他们的联盟仅仅是缓解秦国的强势,这种局面下,合众是不可能长期有效的。

2.苏秦为人高调,树大招风

苏秦当时身配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周天子清道欢迎,其排场“非王而胜王”,可见苏秦为人是多么的高调。因此当他最后逃往齐国,众大夫知道苏秦这样的人必会争取名利,因此未来争宠而刺杀了苏秦。

张仪

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张仪为秦国立下的功勋为人所所熟知,他在秦惠王一代极受信任,当秦惠王驾崩、秦武王继位后,他知道秦武王对自己有意见,选择逃往魏国,最后在魏国为相一年而寿终正寝。张仪能有如此结局,必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张仪更有远见,一开始就能为秦国制定适合国情的“连横”之策,这一国策相对合纵来说更加高明,也为张仪辉煌的一生打下基础;

其次,张仪时刻为自己想好后路,不管是张仪被囚楚国,还是最后逃往魏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好如何化解危机而做出的选择,事事想好退路,必然不会出现凶死的结果。

最后,张仪不贪恋权势,能够知难而退。苏秦知道秦武王不喜欢自己,但是他不贪恋秦相的权势,选择逃往魏国,而避免了在秦国受到迫害。

孙膑

鬼谷子四大徒弟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孙膑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击溃的魏国,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这些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齐国替代魏国成为当时的霸主后,齐国内部邹忌和田忌争权,孙膑见此,知道自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他不想再见到更多的勾心斗角,于是选择了归隐,算是功成身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