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提高家族威望,關於姓氏有很多種說法,你知這是為何?

歷史上,為提高家族威望,關於姓氏有很多種說法,你知這是為何?

民國時期的一本《黑龍江志稿》上曾經提到,說清朝的愛新覺羅姓氏可能是宋朝宋徽宗的後人,只是因為宋徽宗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與努爾哈赤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域差不多。顯然僅憑這樣的一段文字和曾經生活過的痕跡就斷定努爾哈赤是宋徽宗的後人,是不可靠的。因為愛新覺羅在滿族歷史上遠不如其他“八大姓氏”來的出名,不僅是小姓氏,而且沒有什麼名人,所以,僅通過不確定的歷史證據和模糊的地理位置,這樣的說法肯定是站不腳的。

歷史上,為提高家族威望,關於姓氏有很多種說法,你知這是為何?

不過,縱觀歷史,關於姓氏也有許多同樣類型的說法,要亂大眾的視聽,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家族的威望性、祖先的高貴性,和體現血脈的延綿性、延續性。比如,在魯迅的小說中,主人公阿Q看到別人比自己有錢,就會心生酸意認為自己祖上更為闊綽不比別人差。還有一些寒門下士,功成名就之後,大張旗鼓的回到家鄉,不僅要將自己家族裡的人寫進族譜,還要追溯一下歷史上的同姓氏名人,就稱其為自己的祖先。更有甚者,說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漢人的後代,等等,這樣的張冠李戴的事情屢見不鮮。

歷史上,為提高家族威望,關於姓氏有很多種說法,你知這是為何?


都說古代皇帝最大的夢想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血脈延綿不斷。所以秦始皇在建立秦王朝之後,認為自己的功績勝過此前所有人,因此自稱自己是“始皇帝”,同時希望自己的後代可以一直傳下去,直到千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卻沒想到,二世就已滅亡。

歷史上,為提高家族威望,關於姓氏有很多種說法,你知這是為何?


其實,不僅是皇宮貴族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尋常百姓也希望自己可以兒孫滿堂,血脈綿延不斷。但是隨著歷史的推進,一個王朝的結束也就意味的一個時代的結束,每當處於新舊更替的時候,不免會有人心聲“亡國論”或者“亡族論”的說法,認為新的王朝或者少數民族的罕見姓氏,沒有辦法延續祖先的血脈,更是沒有辦法證明家族的高貴之處,出現了這種畸形的心態。縱觀歷史長河的演變和發展,探尋祖先,能夠把自己祖先找到並將血脈傳承下去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這樣毫無根據的隨便認祖歸宗,不是給自己白白增添了許多煩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