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古老的巴黎聖母院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她的真容是什麼樣的呢?想必很少有人看到。

我的工作室與巴黎聖母院一河(塞納河)之隔,目睹了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各時景色、瞬間色彩:巴黎聖母院清晨霧藹的悠然閒逸,中午時分的輝煌燦爛,血色黃昏的夕陽餘韻,傍晚暮色的迷濛意態,深夜凌時的詭秘清冷……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巴黎聖母院的存在和異數


巴黎聖母院修建就用了大約二百五十年時間。千百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天災人禍,它的身上有火災的傷痕,有雷擊的裂印,有炮火轟炸的傷記,有人為破壞的傷損。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聖母院被改造,外形與以前的面貌大相徑庭。1793年,巴黎人開始信仰異教,聖母院裡供奉起了其他“神明”的龕位,差點兒被拆毀。

1871年,一場意外的大火,險些使巴黎聖母院毀於一旦。一戰和二戰期間,巴黎聖母院飽嘗了飛機和和大炮的襲擊。巴黎聖母院千百年來參透歲月,盡食風霜,至今仍威然矗立,壯觀俊美,實在是個異數。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給雨果於靈感,成就巴黎聖母院


1830年,當時寂寂無名的28歲的維克多·雨果,登上巴黎聖母院的一座鐘樓,他發現鐘樓陰暗的角落裡,有一個手刻的、雄勁奇異的希臘字母:ANARKH(命運)。經過歲月侵蝕,風吹雨打,字母仍黑黝黝的深凹在石頭裡面,字形和特徵呈現出中世紀某個人留下來的筆跡字樣。

雨果被這些難以名狀的符號所震撼,他左思右想:“這苦難的靈魂是誰,非把這罪的烙印,或者說這災難的烙印留在古老教堂的額頭上不可?否則就不肯離開這塵世?!”

作家憑敏銳感覺,領悟到“命運”裡所蘊藏的人間宿命和悲情的意義。於是他寫下了愛恨交融,善惡交織,偽真交替,美醜交響的偉大浪漫主義作品——《巴黎聖母院》。

人們通過雨果的作品《巴黎聖母院》,而更加了解和愛戴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每天的色彩,更是那樣的迷人:傍晚暮色的迷濛意態,深夜凌時的詭秘清冷,清晨霧藹的悠然閒逸,中午時分的輝煌燦爛,血色黃昏的夕陽餘韻……

夜幕籠罩,夕陽西下,這時的巴黎聖母院才真正顯現出它的祥和與安然。夜色迷濛,華燈初上,喧鬧歸於寂靜,明月掛於蒼穹,古老的巴黎聖母院似乎也進入了恬睡。塞納河水柔曼輕靈,似在與它低語,百年老樹影葉婆娑,似在與它淺吟。每當此時,我走在巴黎聖母院廣場,聽到巴黎聖母院溫暖寬厚的鐘聲,撫慰了我不盡的思鄉惆悵,念遠情懷。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巴黎聖母院的柔媚時刻


夜靜更深,星光閃爍,巴黎聖母院顯得陰鬱、詭秘而淒冷。教堂的尖頂與青黑的天空渾然成為一體,白雲時遠時近,若隱若離。一直到今天,我還不解,巴黎聖母院的上空,只要是天氣好的夜晚,一年四季都飄動著白雲。看那青黑天空,星辰閃爍,白雲朵朵,夜色蒼茫,這一切,就好比一幅上帝降到人間的神秘畫卷。世人只是畫中景,輕雲出岫掛蒼穹。

記得一個夏天的夜晚,我正漫步到聖母院右側的小巷,天空忽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風聲、雷聲伴著雨聲,像是世界末日將要來臨。我被截在了小巷裡,於是躲在一間小店的門廊下避雨,當我抬起頭仰望巴黎聖母院,它就像是一位身披鎧甲的將士,迎風冒雨,巋然不動。

聖母院高處石欄上那些鳥狀、野獸、魔鬼狀的石雕精靈們,平時看來乖靈可愛,現在卻變得冷峻森森,離奇怪誕。那些平常注意不到的、躲在尖頂後面,石欄邊緣的角落裡的小精靈石雕,也都現出了身形,在驚雷、閃電、暴風,驟雨之下,神情怪異而冷峻,形狀醜陋而詭秘。精靈們此時口中吐出汩汩雨水,身上披著閃電銀光,氣勢瘋狂而肆無忌憚,他們把雨水吐向大地,像是要澆滅人間的慾火,填平世俗的欲壑。

巴黎聖母院一天中最溫柔嫵媚的時刻,應該是在清晨的曦色中。那時塞納河上霧藹繚繞,清氣如煙,聖母院的花園鳥語花香,陽光從後殿普照到廣場,聖母院的正面這時卻還披著淡淡的夜色。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此時的巴黎聖母院,就像一位熟睡的女子,剛剛從夢中醒來,半掩窗簾,半睜媚眼,陽光入室,光霞灑地。那份朦朧意態中身要將起,心在夢香的恬逸情懷,確是筆色難描的。我想,可能也只有那懷春的少女,才能用心筆勾勒出這幅含春情調吧?

如果把晨曦中的巴黎聖母院比作一位閨中待妝少女的話。中午時分的巴黎聖母院,就好似一位君臨天下的帝王。此時的巴黎聖母院恢宏氣魄,雄壯威嚴,傲視天下的神情裡一副頤指氣使的味道。難怪拿破崙稱帝時在巴黎聖母院舉行盛大的加冕典禮。

黑夜中的巴黎聖母院安然詭秘,是神明留給自己的內心獨語,白天的巴黎聖母院浪漫恢宏,則是上蒼與人間眾生的聖詠合唱。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巴黎聖母院的黃昏時分,卻是另一番景緻,雲淡風輕,殘陽似血,古今中外,無數畫家都對夕陽下的巴黎聖母院珍愛有加。中國畫家裡,劉海粟就曾經畫過一幅名叫《巴黎聖母院夕陽》的油畫寫生作品,徐志摩評價此幅作品的時候說:“你的力量已到畫的外面去了。” 夕陽下的巴黎聖母院是花都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

當我第一次在巴黎聖母院廣場,看到夕陽餘暉下的巴黎聖母院時,我真切的感受到,印象派的點彩筆法,野獸派的奔放性格,任何繪畫流派的技巧與風格,都難與真實巴黎聖母院相比肩。這非是因為畫家們能力所限,而是聖母院的色彩著實難以設色勾描。一切的色彩描繪往往使巴黎聖母院失去色彩,巴黎聖母院是巴黎聖母院的唯一,它的色彩獨一無二,不可複寫。

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四季和最柔媚時刻


夕陽下的巴黎聖母院愜意安然,藝人們坐在它的腳下悠閒的拉著手風琴,琴聲與塞納河水交織繾綣,帶著巴黎人的浪漫流向遠方。塔樓上鐘聲響起,鐘聲隨風盪漾,籠罩了整個巴黎。夕陽中的巴黎聖母院竟是如此美妙恢宏壯闊,蕩氣迴腸。

這也應該是巴黎聖母院神韻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