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 “解碼”

近日,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發佈第一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統計及其TOP10企業排名榜。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26.2萬輛,同比增長85%;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2.32GWh,同比增長179%。

從不同電池形狀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方形電池裝機電量約10.05GWh,同比增長204%;軟包電池裝機電量約1.22GWh,同比增長207%;圓柱電池裝機電量約1.04GWh,同比增長48%。

儘管軟包同比增長幅度最大,達到207%,但是看裝機電量基數,增幅快速的背後也側面說明此前裝機量過低。從上表可以看到,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季度裝機總量甚至不足1GWh。

原因主要集中於兩方面,一來需求沒有真正規模爆發。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是由2018年才開始轉向乘用車,此前一直由客車主導。相較方形、圓柱而言,軟包在客車上並沒有突出優勢;

二來國內專注軟包的動力電池企業不少,但各家產能都不大,截止至今年3月底國內沒有一家軟包動力電池企業現有產量超過5GWh,能夠真正滿足性價比的高性能軟包電池產量更是少之又少。

GGII統計,今年一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TOP10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力神、億緯鋰能、中航鋰電、珠海銀隆、多氟多。排名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約11.21GWh,佔整體的91%。其中,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多氟多均有軟包裝機,合計總量達0.59GWh,僅佔一季度總裝量的0.05%。

當前包括戴姆勒、大眾、寶馬、現代起亞等國際車企均紛紛宣佈其純電動乘用車的量產時間表,還有國內北汽、一汽、上汽、廣汽、長城、吉利等國內車企和新造車勢力對未來高端乘用車市場的激烈爭奪,這都讓很多電池企業和車廠對軟包電池的前景充滿信心。這也是能夠吸引復星、恆大等資本入局的原因,也是包括方形巨頭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佈局軟包的原因。

且不論電池類型,在一季度TOP10電池企業的裝機表單中可以發現,客戶結構中,9家電池企業乘用車客戶比例接近或超過5成。相比去年一季度,這一數量增加了一倍多。

此外,一季度裝機量中,比較搶眼的企業是寧德時代。距離2018年8月配套東風日產軒逸後,寧德時代軟包電池今年軟包在一季度迎來開門紅,裝機車輛達到900臺。這是第一次國內非軟包專業戶裝車數量達到這麼高。一方面,這說明了寧德時代研發軟包電池到量產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也證明軟包未來的確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其自己特有的市場席位。

可以預料的是,軟包電池待墾乘用車市場的空間還很大。電池企業尚有一決高下的機會。

下面來看今天的一週大事件:

高工鋰電第八屆動力電池巡迴繼續

振華新能源轉舵高端輕型動力

振華新能源副總經理林海軍表示,振華新能源從2018年第四季度已經實現市場的全面轉型,2019年公司將主打高容量、高倍率、長壽命型圓柱型電池,聚焦輕型動力、儲能市場,目前產品供不應求。

振華新能源重點聚焦於高端家庭電動工具,包括掃地機器人、手持吸塵器、無人機等產品的配套。該領域對於電池的性能要求較高,具備一定的技術門檻,同時在資金回款等方面較好,對於定位高端的圓柱電池企業而言,是差異化競爭時一種不錯的選擇。

更多回顧:

幹法隔膜“逆襲”

2019年新補貼政策靴子落地,“腰斬”式的退坡幅度及對產品安全性能重視程度的提升,倒逼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鏈迴歸市場化思維。由此,成本低、性能優異、薄型化的幹法隔膜也有望迎來市場“逆襲”。

高工鋰電瞭解到,目前幹法單拉隔膜應用於動力電池大規模採用的是20μm,18μm和16μm已經在規模化應用路上。2018年幹法單拉價格同比下降超過40%。

“當前三元動力電池主流採用12+4(12μm基膜+4μm塗覆)厚度的溼法塗覆隔膜,幹法單拉今年的趨勢是低於20μm,已經有部分動力電池企業開始切入18μm、16μm產品的使用。”上述人士表示,一旦16μm產品大規模使用,在成本優勢加持下,幹法單拉隔膜將在一定程度上侵蝕溼法隔膜市場。

電動自行車鋰電池“換電模式”

新國標及3C認證強制性新規將於4月15日正式實施,新規過渡期間,電動自行車領域的鋰電池替代“風暴”早已颳起,而為進一步搶灘電動自行車市場,鋰電企業玩起了“新花招”。

高工鋰電注意到,目前包括星恆電源、遠東福斯特、中天鴻鋰、紅橋集團等鋰電企業已經著手佈局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換電模式,通過鋰電池+智能換電系統+網點鋪設的閉環體系,實現新國標下用戶續航痛點的突破。

隨著電動自行車換電模式商業模式的成熟落地,鋰電池配比按照1:1.5的市場需求投放,這一比例也將帶動這一領域鋰電池需求的複合式增長。

遠景AESC進入“中國時間”

4月1日,遠景集團正式宣佈,其主導組建的電池產業基金——“遠景AESC”目前已經完成對日產汽車旗下包括AESC日本、美國、英國等生產基地的電動電池業務的控股權的收購,同時收購的包括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 NEC Energy Devices, Ltd.的全部股權。

在資本快速推進的同時,由遠景主導的動力電池工廠也已同步啟動:2019年2月19日,遠景AESC中國研發製造工廠在無錫正式開工,該項目佈局NCM811生產線,三期規劃擬建總年產能達20GWh。遠景集團給出的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思路是,讓手握技術沉澱和市場配套“殺手鐧”的AESC,加上來自遠景的技術賦能和中國本土化生產,重回全球動力電池第一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