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

蝶恋花绯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比其他类似的天主教堂更加闻名于世,主要归功于维克多·雨果这位伟大的作家。在我看来,他是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实本来不想加之一,鉴于我读书少、见识短,所以加上了)。对于维克多·雨果遍及全世界的读者与粉丝来说,巴黎圣母院绝对是朝圣之地!
她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古迹,更是一段吉卜赛舞女和敲钟人爱情传奇的见证,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以及对丑恶嘴脸的揭露。巴黎圣母院是一段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范围扩及哥特式建筑艺术、天主教、中世纪美术以及文学巨匠的灵感所在。
只可惜一场大火让这座古老的教堂蒙难,更烧出许多人的丑恶嘴脸。雨果大师在天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拿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说事的,多喜欢套用雨果评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文章里的两句话。这类狭隘民族主义言论者似乎根本就不清楚法国作家雨果本人的塑像就静静伫立在圆明园中。
【圆明园的雨果塑像】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于1861年11月25日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中有这样的评价:“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维克多·雨果的一生的伟大作品被全世界读者称赞,他高尚的情操也被世界人民称颂。他是个了不起的极具才华的作家,因此他也深爱世界各国的艺术文明成果。雨果写作《巴黎圣母院》的灵感来自于法国底层人民的苦难,他真的是以自身的良知和情操写下《巴黎圣母院》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读过《巴黎圣母院》的读者都能感受到雨果对这座古老教堂的艺术之美的热爱,激起无数教徒和朝圣者对圣母院的向往,希望能到巴黎圣母院感受弥撒圣音的渡化。
维克多·雨果是最能抨击狭隘民族主义的代表,他热爱巴黎圣母院,也热爱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雨果顶着法国政府的压力用自己的如椽巨笔写下讴歌中华民族文明的文章,无愧于天地良心,尽管他和法国侵略者是同一国籍。
雨果葬礼那天,巴黎200万人民群众驻立街头,深情地目送雨果的灵车进入先贤祠,场面之宏大,为世纪罕见。
诗人如缺少对现实和人类的感情,便无从和大地建立联系。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圆明园矗立法国人雨果的塑像,正是感谢这位伟人的正直。可如今巴黎圣母院蒙难,某些人以圆明园遭劫难为由头,幸灾乐祸于维克多·雨果灵魂之所在的巴黎圣母院的毁灭,是多么令人痛心和失望的行为。
你能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怎么回事,那是火,是烧熔的铅,是一千把插在我心上的刀子啊!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雨果巨著《巴黎圣母院》
当年汶川地震,著名女星莎朗·斯通称中国地震死难者是报应(因为西藏问题)。此言论一出,莎朗·斯通被各界痛批,她本人也出来再三澄清自己没有恶意以及对自己不当措辞道歉。由此可见,“报应论”一直是被有良知的人们所鄙视的狭隘思维逻辑。
在此对巴黎圣母院失火表示痛心,她不光是法国的国家名片,也是一代传奇巨著的象征和教徒的朝圣地,她的毁灭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期望圣母院在这场劫难过后能够重生,重新站在世人面前,让我们的后代在望向巴黎圣母院的时候还能联想到吉卜赛舞女埃斯梅拉达和她的小山羊。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