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降落地球后,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

作為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航天英雄,而關於楊利偉為什麼只執行了一次太空任務之後就沒有再次登上太空,這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最為重要的就是出於對楊利偉安全的考慮。

楊利偉降落地球后,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

2003年10月,中國第一艘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面,航天員楊利偉順利完成航天任務,成為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我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楊利偉安全返航,但是也並非一帆風順,其實仔細觀看楊利偉出艙時候的照片可以看見,楊利偉的嘴角有血跡。

仔細看直播畫面的話,會發現楊利偉臉色蒼白,但是身體狀況看上去還是挺好的,其實楊利偉出艙的時候,滿臉都是血跡,只不過為了展現我國“第一航天員”的美好形象,楊利偉臉上的血跡被擦乾之後才重新拍攝了畫面,電視臺在一些細節上做了處理,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楊利偉也沒有受到致命傷害,那麼這個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了瞭解事情,我們來看一看楊利偉在他的自傳《天地九重》中是怎麼說的。

在這本自傳中,楊利偉記載了自己在執行任務時的驚險瞬間,他說他差點以為自己要犧牲了。原來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整,隨著火箭噴射出高速的火焰,載著楊利偉和宇宙飛船的火箭開始升起,大地震顫,天空轟鳴,一開始隨著火箭的加速,楊利偉覺得升速還是挺平穩的,他就想這很平常啊,但是飛船的起飛是一個逐漸加速的過程,各種負荷也是逐漸加大。

楊利偉降落地球后,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

火箭開始逐步加速,楊利偉感覺到壓力在逐漸增加,但是由於平時受過訓練,所以他感覺身體還撐得住,問題不大,只是在火箭上升到了30-40公里的時候,由於火箭設置的不合理,導致了火箭和飛船之間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而這個時候,楊利偉感覺到非常痛苦,因為由於震動帶來的負荷,將會有6個G,楊利偉的五臟六腑就像是快要撕裂了一般,就在那一瞬間,楊利偉以為自己快要犧牲了,好在持續了26秒之後,共振慢慢減輕了,楊利偉也慢慢緩了過來。

上升的過程中已經經歷了風險,返回的時候也是歷經磨難,在飛船飛行至地面100公里的時候,由於空氣阻力的原因,飛船開始減速,而伴隨著減速,飛船產生了近4個G的過載,楊利偉的前胸後背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好在楊利偉平時訓練過這種情況,所以還不至於太過慌張。最後楊利偉平安著陸,受了一些傷,雖不致命,但是對於楊利偉的身體也是有極大的損傷,任務完成之後楊利偉在醫院裡面療養了很長時間才恢復。

楊利偉降落地球后,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

那麼楊利偉到底為什麼沒有再次上太空呢?我認為這是國家這麼要求的,事實上楊利偉登上太空的時候年齡38歲,正值壯年,後續再執行任務也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國家只有一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航天英雄,如果再次執行任務的時候出現了什麼意外那將是國家的重大損失。前車之鑑也不是沒有,前蘇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就是在執行太空任務的時候犧牲了,這對於前蘇聯來說是一個重大損失,鑑於此,楊利偉沒有再次登上太空,也是情有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