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比亞迪和吉利在新能源領域,誰是華為?誰是小米?

憑心而論


詭異的對話

華為:你沒有高端機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你沒有芯片技術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我們閃存優化水平高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我們是有綜合解決方案、通信設備製造、大數據服務以及終端設備,你們有什麼?

小米:你贏了……

比亞迪:吉利你算啥?

吉利:我們親民

比亞迪:·)))

吉利:·)))

比亞迪:·)))

吉利:求合作……


吉利汽車不論從技術研發投入還是起步轉型製造汽車之前的基礎,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的轉型時代吉利均難有作為;未來是電動汽車的時代、短期內會是混動汽車引領第一次變革是,吉利沒有技術儲備。

以帝豪EV為例三電系統基本全靠採購,電控系統是聯合電子供應、動力電池依靠寧德時代、電機多為北京精進,吉利與小米的不同之處是小米有一個令人用過之後難以適應其他品牌的系統,所以只需要代工並負責系統開發;而吉利沒有任何核心技術但卻是老牌的汽車製造商,所以吉利與小米的區別是:

  • 小米-創立品牌、獨立開發系統、需要代工。

  • 吉利-創立品牌、採購所有技術、負責組裝。

雖然路數不同但都能夠做到價格親民,而且又都是營銷大師所以產品品質只要能與競品相當,車企總能找到讓產品發光發亮的點,哪怕是講故事。


比亞迪汽車在收購秦川涉足汽車領域之前,這個企業已經做到了鋰電池領域全球三強;初期涉足燃油動力汽車起起伏伏但沒有絕對的市場影響力,但在F3DM與秦陸續問世之後比亞迪的戰略發展方向已經確定了,這個品牌到目前為止造車仍類似於跳板,最終的儲能能源轉型似乎才是大方向。

技術方面比亞迪至少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集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配套,車型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以及特種機械,其次還有軌道交通的車企。除汽車製造以外還有IT代工、電池供應、發動機變速箱製造、礦業等諸多領域獨立事業部,其體量比吉利高於不止一個等級。

有如此大的企業版圖又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控制市場的能力,這點與華為和小米的關係不同;對製造成本的控制比亞迪可以隨時打破現有的平衡,而一旦平衡被打破如吉利之類的車企會在這一領域完全失去競爭力,所以吉利至少在開放的市場中沒有話語權。


比亞迪的狀態類似於華為,但在市場佔有率足夠大之後也有些開始走小米路線,不過這也是特殊階段內必然會出現的轉變;吉利汽車穩紮穩打在電池工廠能夠量產後也許會成為汽車界的小米,但口碑不一定會比小米好很多,作為米粉的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吉利搞新能源的團隊是從比亞迪挖的,你說呢?

2003年吉利造出號稱中國的第一輛跑車美人豹,也就是在這一年比亞迪汽車誕生。

在電池行業已經功成名就的王傳福說:“我下半輩子就幹汽車了。”

從這一年開始比亞迪耕耘新能源汽車。

當比亞迪把自己造的新能源汽車擺上展臺的時候,迎來的是無情的嘲笑!

李書福說比亞迪搞新能源就是秦始皇求仙丹。

10年後的2013年國家出臺新能源補貼政策,一堆人罵比亞迪騙補貼,哈哈哈,王傳福肯定是穿越者,10年前就知道國家要投幾百億支持新能源了。

其他車企倉促上馬弄一堆破車賺補貼。

李書福最狠,搞了知豆,大家查查知豆是個什麼玩意什麼結局。而且出手穩準狠,把比亞迪工程院副院長謝世濱挖了,還挖團隊,把王傳福都挖哭了。

比亞迪這條路走的非常痛苦,但是不屈不撓!

原新車評網的總編顏宇鵬曾寫過一片大作《為什麼“技術比亞迪”總是得不到“汽車人”的尊敬? 》

這篇文章引起了包括汽車之家在內的所謂“汽車人”的共鳴,其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尊重是雙方面的,不尊重也是。汽車的“舊世界”對比亞迪的不屑,也源於比亞迪對“舊世界”缺少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這其實道出了比亞迪的企業特質,那就是比亞迪對汽車舊世界不懈!對汽車傳統勢力沒有敬畏之心!因為比亞迪太有骨氣了!

從10年前王傳福說出“我下半輩子就幹汽車了!”這句話開始,比亞迪、王傳福的骨氣就一直硬到現在,包括曾經說過的“分分鐘造出特斯拉!”這句話。

2014年在比亞迪“2.0T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6DT35溼式雙離合變速箱”生產線通線發佈會上,王傳福曾經這麼說過:“我們不比別人勤奮、聰明多少,但我們敢於打破舊觀念,我們敢幹!在研發這些產品的過程中,比亞迪沒有請任何一家諮詢公司,沒有跟任何一家大公司合作,我們選擇了自主研發路線。別看就是幾款發動機和變速箱,背後有很多故事。在研發過程中,比亞迪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遭到很多合資品牌的圍追堵截。”

他回憶,當初比亞迪也曾經希望採購零部件打造這兩款產品。但很多國際品牌供應商起初答應供貨,後來卻不供了,有的品牌供到一半就不供了,還有的品牌表示2014年才有產能給比亞迪供貨。“他們也知道長期阻攔你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延緩三、五年,這樣他們就能領先三、五年。有幾次我都很憤怒,很憤慨,都想罵王八蛋,但又不能去告,這樣做損失太大,我們又不是財大氣粗。”

“但我們沒氣餒、沒放棄。國際品牌可以圍別人,圍比亞迪不行,比亞迪的韌性是圍不住的。零部件不能按時匹配怎麼辦,我們就自己匹配,不會幹就學著幹。不是我們想幹,是逼出來的。"

公司領導的人骨氣決定了一個公司的骨氣,理工男王傳福就是這麼一個直男癌。

而李書福呢?他說:“吉利和沃爾沃是兄弟”,你都全資收購沃爾沃了也不敢當老子。

而且營銷中總是拉沃爾沃來提升逼格,說白了還是覺得外國牛逼,靠上洋大人就厲害了。

但是比亞迪走的這條新能源之路獨闢蹊徑!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線路有幾條,除了電動這條路線之外,氫燃料電池這條技術線路因為豐田這個一流車企的緣故廣受關注,尤其是日系粉對豐田這款新能源車頂禮膜拜,對土鱉電動車嗤之以鼻。

對於豐田押寶氫燃料電池這條技術線路我想說:呵呵。在日本自己玩吧,中國絕對沒戲。

電動車的基建成本很低,電網現成的,基礎設施建設充電樁就可以(插線板也可以充電,但專用充電樁充電快), 而氫燃料電池這條路的基礎設施的投入是天文數字!2007年上海建了個安亭加氫站,不算用地成本,就花了1600萬!氫燃料電池想發展起來,生產氫氣配套產品的成本(生產氫氣本身就要用煤和電,所以這條技術線路有脫褲子放屁嫌疑),運輸氫氣的物流建設成本,可以參考對比加油站的物流成本,人力成本……

另外在中國那個高壓氫氣灌的存儲運輸也是個大問題,安全性問題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的,氫氣的易燃易爆眾所周知(大家隨便百度一下氫氣爆炸事故,不知凡幾)。

而且加氫站的建設成本還要考慮土地問題,拆了加油站建加氫站?靠政府大規模徵地?呵呵,光是用地成本就難以想象!而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家裡的插線板就能充,到處可以充,至於加氫,換氫氣灌,你能建幾個加氫站?專用充電樁的成本對比加氫站就是九牛一毛,推廣都困難重重如此不易,大規模建設加氫站更是做夢。

很多人還搞不清楚,插電、純電這條新能源技術線路是國家的戰略意志。

中國政府之所以下這麼大力氣支持電動汽車(補貼都是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支持),根本原因是解決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環保治理霧霾啥的更多是宣傳口號(當然對環保肯定有幫助,但不是核心出發點),中國是以煤這個一次能源為主的國家,但汽車是無法直接燒煤的,現在我國的石油對外依賴度超過60%,全國石油儲備只有一個月,能源安全非常嚴峻!如果電動汽車大量普及,那汽車就可以間接地燒煤、燒水、燒風、燒光、燒柴火、燒海浪。美帝想卡住我們油氣能源脖子的陰謀就會落空。做個簡單的假設,如果臺灣宣佈獨立,或者臺海發生戰爭,通往中國的海上石油運輸線分分鐘被美帝的航母艦隊封鎖,中國現在的海軍水平根本保護不了這條石油運輸線。這油卡上個十天半個月的,P民就別想用車了,汽油絕對會管制!當然這只是個假設。包括煤在內的一次能源變成電的過程也可以充分利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空間的大氣環境容量,電在全國大地生產,清潔的電能傳送過來給電動汽車並在大中城市集中使用,減少城市霧霾。說白點,燃油車是隨地大小便,電動車是公廁!

這裡要說一下豐田的混動技術線路,它的核心是行星齒輪傳動專利,犧牲動力換來低油耗,確實出來的早,但是未來之路還是插電混動和純電!根本原因是這種混動“節而不綠”!以普銳斯混動為例,純電行駛里程只有區區2公里,12年推出的插電版混動普銳斯純電里程也只有30公里,說到底,你節能節到天上去還是要用油,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和國家的戰略意志!只能省點油,但是擺脫不了油!

汽車之家之前就秦和普銳斯不耗用外部電源的情況下的綜合油耗測試,結論是,普銳斯百公里4.3升油,比亞迪秦百公里5.93升油,基本和這兩個廠家的標註油耗一樣。問題是:普銳斯1.42噸,秦1.72噸,輕了600斤,普銳斯發動機功率73千瓦,秦發動機功率113千瓦,秦的功率多0.5倍。秦車重過普銳斯600斤,發動機功率又不普銳斯大0.5倍。普銳斯的混動效率比秦高多少? 中國有多少人天天跑長途呢?大多是市內通勤!秦唐宋論壇大把0油耗的作業! 看看現在還有幾個普銳斯車主秀他的低油耗呢?呵呵,再低也低不過比亞迪的0油耗!

所以國家不會給豐田這種混動補貼(豐田這種混動在國際上也沒有被認為是新能源車)

實際上純電動汽車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大家數數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政策後出來多少新的品牌做純電動車?是個廠就能幹。

真正有技術難度的是插電混動(DM)

而且純電動車有續航焦慮症,在充電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誰都怕沒電,所以相當一段時間內,插電混動這條中間線路是最好的選擇!即可以解決續航焦慮症,又可以充電當純電動車用。在插電混動的使用過程中培養大家形成新的用車習慣,並且不斷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最終逐步過度到純電,並等待電池技術突破。當然電池技術短時間內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即使突破了第一時間肯定被軍方把持,P民想用慢慢等吧。

插電混動技術是一個集成,這個技術大有6道門檻,或者有6個核心點。第一個要有自動變速箱。第二個要有變速箱的控制軟件—TCU。第三個要有ECU(發動機等動力系統軟件)。第四個是電池。第五個是電機。第六個是電控。這六個缺一不可,能夠跨越這六個技術的企業在國際上都是鳳毛菱角!

比亞迪第一代插電混動系統F3dm在08年底就上市銷售,國內其他自主車企造不出來只能乾瞪眼,國外的價格死貴,參數還沒比亞迪好。比亞迪的第一代插電混動f3dm是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混動,請注意是量產!之前有一些歐美大廠推出一些驗證車型(插電混動),但都不是量產!經過市場的驗證和積累比亞迪推出第二代插電混動“秦”和“唐”,經過不斷的技術積累,第三代插電混動的車型和技術比亞迪也已經完成,推出唐二代,現在成為爆款。別說國內,在國際上你找不到一輛車能和唐2代的參數對標。

說比亞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屆的黃埔軍校一點都不為過。

上汽的榮威新能源是從比亞迪挖了f3dm團隊的幾個人起步,收款產品是榮威550plug,但是f3dm是比亞迪的第一代插電混動的技術。北汽、吉利等其他車企都從比亞迪挖人,其中吉利最操蛋,之前吉利老總李書福諷刺王傳福搞能源是求仙丹,結果挖牆腳他最狠,原比亞迪主管新能源的技術高層謝世濱(技術工程院副院長)被吉利挖過去後,搞走團隊不少人,王傳福都哭了。

比亞迪的這個新能源技術團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菁華和希望!多少人垂涎欲滴啊!

這個技術團隊掌握了發動機的ecu,變速箱的tcu,以及與電池電機電控的匹配!發動機和變速箱及其之間的匹配,國際汽車大廠已經玩膩了,但是這兩者和3電技術的匹配,比亞迪的這個團隊世界第一,國際NO.1!不相信的你去查查參數對比。

很多人對比亞迪的印象還是個寨廠,很可悲。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靠山寨車型F3火的,

f3山寨的是豐田花冠,無數花冠車主罵比亞迪不要臉,但這些花冠車主知不知道豐田第一代花冠是山寨的歐寶,豐田第一款發動機是山寨的雪佛蘭,豐田第一款轎車是山寨的克萊斯勒

,豐田第一款SUV是山寨的道奇。

山寨並不丟人,關鍵是看你在山寨過程中有沒有學到東西,並且青出於藍。

比亞迪培養的這個團隊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山寨過程中掌握了關鍵技術!

自動變速箱核心技術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即自動變速箱控制單元,用於AMT、AT、DCT、CVT等自動變速器實現自動變速控制。早在“九五”期間它就被列為科技攻關項目。

話說這個TCU可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痛!雖然上世紀就被列為科技公關項目,結果你懂的,這麼年過去了,一汽上汽這些共和國長子們用了國家的幾百億,呵呵………說市場換技術,毛都沒有換來一根……

無獨有偶,比亞迪山寨大眾發動機之前,一汽也山寨了大眾的一個發動機。

結果一汽被大眾給告上法庭!

比亞迪山寨的1.5TID為什麼沒吃官司?

你以為大眾好心?大眾連給自己在中國市場打拼多年的一汽都告,比亞迪在他眼裡算個球?

山寨也有技術含量,逆向研發關鍵看你有沒有自己東西!

比亞迪的ECU(包括EMS發動機管理系統)和TCU都是自己寫的代碼,這才是真NB!

發動機,變速箱零件就那麼多,小作坊都能拆解,但控制他們的底層軟件系統看不見,摸不著的!硬件是軀體,軟件是靈魂!

EMS(發動機管理系統)是現代電控發動機的靈魂,比結構設計還難!都是跨國整車廠的核心機密!第三方非整車廠有能力編寫EMS的也只有博世,德爾福這種零部件大鱷。在比亞迪實現技術突破之前,國內所有車企除去奇瑞有能力寫1.6以內排量發動機EMS,其他車企都沒這個能力。都依賴博世,德爾福協助,核心技術脖子被人掐的牢牢的!(這裡要向奇瑞致敬)

扯遠了,無數的國人對洋人的高端車頂禮膜拜,未來會有外國人對中國生產中國品牌的車頂禮膜拜嗎?

我認為如果有隻會是比亞迪生產的。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中國的汽車工業和人家差距太遠太遠了……

除了比亞迪唐這種插電混動,你們說其他國產SUV如果在美國上市,加上稅,面對十幾萬的漢蘭達有多少競爭力?

人家12缸發動機,8速9速自動變速箱都玩了多少年了,10速都量產裝車了,中國的2.0T發動機和6速自動變速箱還整的費勁,不斷摸索進步中,換句話說,傳統燃油車你做的再好,也是人家玩剩下的。

只有在新能源汽車這條路上,大家是同一起跑線,甚至比亞迪已經走在前邊,只是這一事實很多人還不瞭解!

日粉高呼:10速自動變速箱要量產了,太牛逼啦!

然並卵!再精緻的變速箱也不如電機來的順暢,電機無頓挫如絲般順滑值得你擁有!

德粉高呼:新的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太牛逼啦,5000轉/分時就能輸出500馬力!

然並卵!前後兩個電機動力比你的6.0排量強,能耗只有你的十分之一!

迪粉為什麼愛比亞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比亞迪面對洋大人的態度不但是平視的,甚至會俯視他們!

國內其他自主車企都沒有這個氣質!

至於有人說你不用電機比一下啊?呵呵,馬車曾對火車說過你不要用鐵軌跟我比試試。

歷史正在重演不是嗎?









baberbeng


其實這個目前是沒有太大爭議的,比亞迪在電動汽車方面確實表現是非常好的,對比來看吉利今天剛剛發佈了自己的新車,幾何A,而吉利的負責人也表示,如果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風暴的話,那麼此次吉利幾何A的發佈現場就是風暴眼。



從吉利發佈的這款新車可以看出,新能源領域的基地也要窮追猛打,貫徹燃油汽車市場的一個情況。據瞭解這款新車的超長版NEDC續航時間已經達到了500千米,而標準版也有410公里的續航,目前也只是符合一貫的標準巡航續航里程,具體表現如何,還要看實際體驗,但無論如何這輛車幾乎是打響了吉利要在新能源汽車開拓市場的決心。

此同時吉利在去年銷量達到了150萬輛,這個數量可是非常驚人的。對比來看的話,比亞迪才剛剛售出了50萬出頭的汽車,兩者之間的差距確實是非常明顯的。



在燃油車時代,比亞迪確實是毫無招架之力。去年的銷量也已經證明,新能源汽車已經佔比亞迪銷量48%左右,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銷量目前都要只靠新能源汽車,也奠定了比亞迪作為國內電動汽車領頭羊的位置。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本來就是電池大王,靠電池起家,比亞迪在電池方面的技術也擁有,從設計到製造的完整工藝。這一點是其他廠商不具備的,也就是說,幾乎是掌握了供應鏈的絕對話語權。



問題在於比亞迪在營銷方面的弱勢,讓比亞迪汽車一直沒有能夠走出困境,相反,吉利汽車的營銷堪稱整個汽車界的標杆。

所以目前來看的話,在新能源領域裡,就目前地位來說,比亞迪還是偏向於華為,而吉利則是類似於小米。


互聯網的放大鏡


最開始還是很佩服吉利李書福的,畢竟從摩托車一路打拼到汽車,中間買了變速箱工廠,高槓杆收購沃爾沃也是眼光賊準,進而推出的博越博瑞確實眼前一亮,市場銷量幾乎翻倍,躋身全國前五,為自主品牌出了一口氣。

然而,突然之間加槓桿買入戴姆勒股權,這樣的路徑選擇與當初的聯想可謂異曲同工。如果要學技術提升品牌,收購沃爾沃已經達到目的了,畢竟博瑞的技術和外觀都很不錯,沃爾沃也起死回生,二線豪華品牌銷量中也僅僅居於雷克薩斯之後。突然入股戴姆勒,衝著什麼呢?德國人肯定不會放棄奔馳,這一點誰都明白,因為奔馳跟沃爾沃當初的境況截然相反,沃爾沃已經賣了一圈了一直賠錢,奔馳活的好好的。不衝合併銷量,衝著技術合作、抬升吉利品牌、或者乾脆的財務投資?

首先提升品牌,收購沃爾沃已經提升了,就算跟奔馳合作帶來的品牌效應也不會更大。

其次技術合作,做了股東當然合作起來很順暢,但作為競爭對手很難把最前沿的技術大公無私的拿出來分享,否則的話國內那些合資起家的一汽上汽也不會如此不堪。

最後單純的財務投資,這樣會讓吉利的員工怎麼想?老闆不買自家的股票反而買對家的股票,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無論以上三個目的中的哪一個,都表明:吉利希望能夠在戴姆勒身上撈到好處,就像聯想在IBMPC和摩托羅拉移動身上撈到好處一樣。

技術、品牌,靠外來的東西提升,這種思路,正是聯想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聯想在IBMPC上得了大大的好處 於是開啟一路收購的路子。吉利似乎也類似,當初自己搞變速箱發動機,發現不如收購來的效率高,沃爾沃身上大大的賺了一筆,於是開啟同樣的模式買買買。

如果汽車行業達到歷史的相對峰值,買買買是OK的,就如同PC行業近十年幾乎沒有本質的改變,收購最好的,得來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汽車行業正處於技術革新週期,如同智能手機那樣每年都有新東西,那麼,買買買的結果就是葬送了自己的研發團隊的培養過程。

從近幾年發動機的發展來看,顯然目前處於技術革新的週期。2000年前油價低迷(相對),發動機幾十年沒啥大發展。近二十年為了降低油耗、排放,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

再加上電子時代的來臨,各種電子設備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如同早期的手機通訊功能是主要的,後來智能機通訊功能只不過是很小一塊。汽車,目前還是個通勤工具,未來會否成為娛樂工具?很難說。

還有電動化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從實驗研究階段走入商業化量產。而目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存在普遍不滿意的情緒,恰恰說明電動汽車的發展尚且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的革新道路依然長遠。

以上三點說明整個汽車行業目前處於技術革新的關鍵週期,廠商的研發能力將決定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各自的不同走向,單純的買買買很難維持技術的持續領先。而團隊一旦形成買買買的模式,想要由奢入儉重新組建研發力量簡直難如登天。

因此,未來汽車行業的大變局,今天已然註定。大家拭目以待


水滴的聲音


我覺得比亞迪這些年成長的還是非常快的,最令人佩服的是所有核心技術自己都掌控了!好些年前聽過一件事:好像是博世的ABS賣給比亞迪800元一個還卡脖子,比亞迪就自己成立研發團隊自己開發,幾個月後搞出來了,博世馬上找比亞迪談,給你降價到300就不用你自己生產了。


soaring-汪


前幾年吉利用知豆騙補貼,一臺知豆定價18萬,補貼13萬,總賣了10萬臺,這裡到了130億。知豆不行了,現在就搞曹操專車,自己生產吉利帝豪,自己用曹操專車來買,市場消費者自己購買的非常少,基本上是曹操專車消化了吉利帝豪ev的量。吉利才是中國不折不扣的騙補大戶。


leeyaer


不想說啥華麗的銷售數據~

只說研發投入!!!就知道誰會笑到最後!!!


zhh寄居蟹貳號yhh


做企業就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然的話忠究被討態。


用戶李運奇玖月奇蹟


電動車好比二萬五幹里長徵,堅持就是勝利!比亞迪,中國汽車的驕傲!


邊城浪子HM


以後得新能源絕對是氫能源而不會是電,電不能算新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