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看杜尚如何定位自己

前言

我就是我,看杜尚如何定位自己

《泉》

马塞尔·杜尚,达达主义(反传统,反教条)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探寻非理性和自由,藐视传统,代表作品《下楼梯的裸女》、《泉》、《LHOOQ》、《大玻璃》、《自行车轮》等,出身于法国艺术世家。在杜尚手中,一件现成品像小便器、铁锨等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因而被誉为现成品艺术之父,后期成功转型为国际象棋大师,布勒东评价他为二十世纪最有才智的人,而且杜尚长相也是超帅的呦,就是这样一个天才艺术家+帅哥的杜尚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正文《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看杜尚如何定位自己

《大玻璃》

我不想把自己锁定在任何位置上。我的位置就是不具备位置,不过,这一点是不能拿出来谈的,你一旦张嘴谈论,就把这个状态破坏了。

在巴黎动手做一件事总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开始。尽管在巴黎有些有趣的人,但他们无法影响到别的人。剩下的就是多数人了,他们维持着所受的教育习惯并保有偶像传统。在巴黎的人总把偶像放在他们肩膀上……他们不会找乐,他们从来不会说“我还年轻,我可以做我想做的”。当时,我脑子里老是预先想着做某件事情,想着“在某时某刻我将做这个……”,但我总做不到。我应该为此感到羞愧才是。

“才智”这个词是人发明出来的最有弹性的词。才智有逻辑学的或者是笛卡尔式的才智。对他而言才智是这样一种能力,它能够穿透普通人不能理解或难以理解的东西。

多数人总把异己的事当成自己的对立面、一个敌手,但实际上这个敌手并不存在。

我每个人都见,但跟谁都不太接近。巴黎的人对我比过去更加敬重,真让我好笑。

有很多东西我从来没有读过,我也不会去读。像普鲁斯特,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读过他的东西。当我在二十岁时,普鲁特斯被认为比兰波和其他人重要。显然,时代在变,流行的事情在换,因此人们不必非得去读他。

我对文学接触很少,我读书不多,读过马拉美。可我极喜欢拉方戈,我现在更加喜欢他了,虽然他的声望一直在下降。

我对流行的作家、新小说家、新浪潮一无所知。我曾无目的地读过个把人的东西,但我并不想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对我来说“三”是个重要的数字,但只是单纯从数字来说的,而不是从什么神秘的观点来看的:一,是个整体;二,是一对,一双;三,是多余。当你得到了“三”这个数,你就是有了三百万——这对三来说是一回事。

有些人很能赚钱,又有些叫做艺术家或工匠的人不能挣得足够的钱谋生,所以,他们就出面帮助了。帮助艺术家是富人的美德。

公众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明星:或者是物理上的爱因斯坦,或者是绘画上的毕加索。这是他们的品性。

我想每一代年轻人都需要一个样板。因此我就充当了这个角色。公众在这件事上有一半的责任。我很荣幸,但仅此而已。我所做的和他们做的事情并没有明显的相似。而且,我是尽可能地少做,这可不同于现在流行的尽可能地多做的方式——为的是可以多挣钱。

他们不错,因为他们总在行动。即使这行动是反对我的,也没有关系。他们想得很多。不过,其中没有什么不是旧的、过去已经有了的。

当众讲演是一个艺术家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众讲演是很难的,除非你生来是一个演说家。对我来说,能怎么做,又不显得很傻,是一种游戏。当你听到自己的声音在五百个人前面发出来,这真是令人不大愉快,除非你习惯和喜欢如此,像一个政治家。

为了让事情做起来简单,不落入复杂的理论中去,我就总是讲自己的作品。

你上台,展示你的东西,然后你就成了一个演员。而一个画家呆在他的画室里画画,到拿出去展览只是一步之差。然后你就必须出席开幕式,被祝贺,这都挺过火的。

注意,这里没有什么派系,没有欲望和需要——只有“无所谓”——就这个词的准确意义来说。

结语

我就是我,看杜尚如何定位自己

《自行车轮》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了《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一句话:心智正常的人从不会为他们的才能骄傲 。

杜尚曾说我一辈子没有任何遗憾。 淡泊名利, 知足者常乐,正确定位自己。杜尚就是这么一个随性洒脱又才华横溢,大胆创新的人。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写下你的奇思妙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