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追趕,始終落後,存世的二次大戰意大利和日本戰車


意大利CV-33超輕型坦克,在英國卡登洛依德基礎上研發的,在30年代曾經風靡一時。墨索里尼就是打算用這些東西打世界大戰,他的勇氣肯定是梁靜茹給的。 這輛車保存在北京的軍博。

CV-33於38年改稱L3/33,這種噴火型稱為L3 Lf,在第一次託布魯克戰役時大量出現。但一些資料稱該車從未在戰鬥中使用過,據說因為車太小以致沒人敢在實戰中把油泵進車內。 該車目前保存在英國伯明頓。

CV-35超輕型坦克將CV-33的鉚焊車體改為螺栓連接,將原有6.5毫米機槍換成8毫米,38年該車型被改稱L3/35。 這輛車是貝爾格萊德軍事博物館的藏品。

意大利L6/40輕型坦克,在L3/35底盤上發展出來的裝載20毫米加農炮的輕型坦克。按意大利命名規則,L指輕型,6指6噸,40指服役時間,這種車比它的前身足重了一倍!但也沒卵用。 該車保存在意大利索比耶特歐羅納的Ugo Mara兵營。

意大利M13/40中型坦克,這是北非意大利坦克主力。M代表中型,13指噸位,40指服役時間。這種車裝有一門威力低下的47毫米火炮,裝甲薄弱,甚至被英軍早期巡洋坦克按在地上摩擦。 該車保存在埃及的阿拉曼戰爭博物館。

M14/41中型坦克,換裝更大功率的柴油機,據說裝甲更好一些,但同樣容易被擊穿和起火,這些坦克基本都在北非消耗掉了。 該車是英國伯明頓的藏品。

M15/42中型坦克,這種坦克是意大利中型坦克的頂峰,吸取了沙漠戰爭的諸多經驗——至少換了門像樣的炮。但它投產的時候北非失敗已成定局,因此只在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本土使用過。意大利投降後德國人又生產了幾十輛。 這輛車保存在法國索繆爾。

意大利賽莫文特 da 75/18自行火炮。該車設計思想類似於德國三號突擊炮,是意大利在戰爭中最成功的自行火炮,使用破甲彈能有效對付英軍坦克,活躍於北非戰役。 該車由意大利裡米尼市的航空博物館所有。原車是被塞入手榴彈炸燬,保存情況非常糟糕,博物館清理內部時發現了衣服和人體殘片,目前該車還在緩慢修復中。

意大利賽莫文特 da 75/34自行火炮。該車在賽莫文特 da 75/18基礎上進一步改進,使用34倍徑長管炮,可發射穿甲彈對付敵方坦克,性能略遜於三突後期型號。該車僅在意大利和巴爾幹半島參戰,意大利投降後由德軍繼續生產。 該車作為紀念碑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島馬爾薩拉市。


日本94式輕裝甲車,在英國卡登洛依德基礎上研發的豆戰車。最初作為裝甲牽引車使用,後擔任偵察、警戒、指揮、輸送等多種任務,在中國戰場上更拿來當輕型坦克用。 這輛車保存在俄羅斯庫賓卡,它的特別之處在帶了化學戰的消洗拖車。

由於94式輕裝甲車只裝備機槍,火力薄弱,在其基礎上又開發出了97式輕裝甲車。該車裝一門37毫米炮,或裝1挺7.7毫米機槍。該車在中國戰場也有使用。 照片為俄羅斯庫賓卡藏品。

日本95式輕型坦克。30年代中期這種車型是日本少數性能接近國際一般水平的坦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迅速過時。 這輛車是俄羅斯莫斯科偉大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的藏品。

日本4式輕型坦克。用95式輕型坦克車體加上淘汰的97式中型坦克炮塔組成的怪物。由於戰爭後期編號混亂也有一說應該叫3式輕型坦克的。 俄羅斯庫賓卡的4式輕型坦克據說是蘇軍在東北繳獲的。

日本89式中型坦克甲型。這輛車是在法國雷諾的基礎上研發的,使用水冷式汽油發動機。 該車保存在菲律賓奎松省埃斯庫德羅莊園。

89式中型坦克乙型。與甲型的區別是使用了風冷式柴油機。 該車屬於土浦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處於可用狀態。

日本97式中型坦克。該車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主力中坦,但菲律賓戰役中即發現無法正面擊穿美國M3輕型坦克。 該車現存於俄羅斯莫斯科偉大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

日本97式中型坦克改型。在諾門罕的衝突表明日軍57毫米坦克炮穿甲能力不足,因此參照虜獲的蘇軍45毫米坦克炮開發了新式的47毫米坦克炮並配備了新型炮塔,這種炮能夠在一定距離射穿謝爾曼的側甲。 功臣號坦克保存在北京的軍博,不過天津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也有輛相同塗裝的,總有一個是李鬼吧。

日本3式中型坦克。日本最後一種量產中型坦克,安裝了一門縮短炮管的75毫米野炮,日本人準備將其用於本土決戰。戰後評估該車相當於德國三號坦克水平,火力接近早期的謝爾曼。 該車存放於土浦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


日本特二式內火艇。也就是日本海軍的兩棲坦克,但因為是海軍制造所以被頑固地稱為內燃機船。 這輛車保存在俄羅斯庫賓卡。

日本1式自行火炮。在97式中型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90式75毫米野炮而成,具有正面擊穿謝爾曼的能力。 該車在菲律賓被俘,長期在阿伯丁做室外展示,目前似乎轉移到了安妮斯頓的美國陸軍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