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1984年10月15日,華裔美籍作家江南在美國舊金山寓所遇刺身亡。成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特大新聞。在蔣經國晚年捲起千堆雪,並引發政治風暴。現代許多政治評論(觀察)家共同認為,這宗暗殺事件,

實則敲響了蔣家政權崩解的大門。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江南,真名劉宜良

江南,真名劉宜良,江蘇省靖江人,先於蔣經國主持的“國防部”政治幹部訓練班和政治幹部學校受訓,後在臺北市師範大學英語系讀書。1967年他以《臺灣日報》駐美特派員身份赴美,其秘密身份為國民黨情報員。1983年在美國加州《論壇報》上連載《蔣經國傳》。《蔣經國傳》一書在海內外的影響,使臺灣當局深感震驚,後在調查中發現劉的三面間諜身份。劉宜良除以著書立傳的作家身份掩飾著美國CIA情報員的真實身份,同時為大陸與臺灣雙方各自收集情報。在該案徹查取證前,上述三方皆矇在鼓裡。當江南案案發後,美國方面頓時震怒,FBI立即參與到此時之中。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作家江南(劉宜良)命案時任臺灣情報機構某副處長的陳虎門,正是‘江南案’深涉其中的一員。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陳虎門

臺“情報局長”汪希苓黑社會的“竹聯幫”幫主陳啟禮兩人結識還是從

導演白景瑞(後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介紹 開始。其中除了存在太多機緣巧合,也存在著各種不為人知的機關算盡與門戶鬥爭。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左汪希苓

白景瑞和汪希苓是在意大利期間熟識的,白景瑞當時留學意大利學電影,物質生活清苦,精神上也很鬱悶。每逢星期例假日,來自臺灣的老朋友就聚在汪希苓家,吃飯閒聊。汪希苓兩夫婦熱情好客,待白景瑞如自家兄弟。除了白景瑞那批留學生,在意大利學聲樂的張美倫,也是汪家的常客。這是白景瑞等人和汪希苓熟識的開始,

同時也為日後‘江南案’盤根錯節的人脈網絡,結下了不解之緣。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白景瑞

​汪希苓曾經在美國的工作迭有佳績。最早的兩艘潛水艇就是他設法購得的,他還邀請美國四大軍火商私下到臺灣訪問。 同時,美國情報部門對他的行動非常注意,汪希苓到任何地方美國情報部門總是緊盯不捨。而外勤的歲月裡,汪希苓的工作內容也是萬不能被美國政府知道的,即便是在政治上共同進退的盟友,那也是絕對犯大忌的。汪希苓人際交往的手法十分得體,美國官方的人到大陸做項目,回頭必定途經臺灣,汪希苓則會交代陳虎門等人到機場迎接,請美國人吃飯喝酒;有些人喜歡上夜總會,陳虎門等也全程奉陪。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年輕時陳啟禮

1984年,大約是春夏之交的某日,汪希苓把陳虎門找到他辦公室,告訴陳虎門局裡現在吸收了兩位優秀的行動人員。據陳虎門後來回憶,汪是這樣佈置的:“我命令你負責輔導和聯絡的任務,你不要過問他們的身份背景,也不要去打聽有關他們的訊息。”這兩名

‘非常優秀’的行動人員就是陳啟禮、帥嶽峰。

而訓練任務完成,氣氛卻不尋常。結訓完幾天後,陳虎門按照“情報局”規定的程序,向“情報局”第五處申請調出一張江南的檔案照片,和他在美國的住址。江南那張穿著夾克的照片,也就是日後刊登在媒體上的同一張照片。而後,陳虎門送陳啟禮、帥嶽峰兩人去機場,登上飛往美國西岸的班機。

任務完成後,陳啟禮、吳敦、董桂森回到了臺灣,陳虎門到機場去接他們三個,到了機場,陳虎門直覺氣氛有點不尋常,現場有位便衣警官坐鎮指揮,後來陳虎門才知道那人是臺北市刑警大隊,號稱‘ 譙霸子’的譙長江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譙長江

1984年11月12日晚上,恰逢泰國陸軍總司令秘密訪問臺灣,陳虎門正招待泰國陸軍總司令一行在臺北東王西餐廳吃牛排看唱歌表演。吳敦突然打電話找陳虎門,急衝衝地問道:“陳啟禮被警察抓走了!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消息令陳虎門十分吃驚,當然先要向汪希苓報告,汪希苓以為是一件普通逮捕事故,當下交代陳虎門,你趕緊去了解一下。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左為吳敦,臺灣影視界大佬,竹聯幫總護法

此刻,吳敦、帥嶽峰、董桂森等人則不斷電詢進一步的消息,陳虎門完全無法給予具體答覆。董桂森深表不滿,就寫信檢舉此事,他認為自己原本是大功一件,為什麼完成任務回臺灣之後,反而要抓他們?甚至誤以為有人要殺他們滅口。

這相當明顯,第一個是要打擊汪希苓。所以,在陳啟禮等人被扣押,直到陳虎門等人被扣押的兩個月期間,各式各樣的訊息滿天飛。但是,陳虎門已經有心無力了。

1985年1月13日,陳虎門等人接到通知,包括情報局汪局長、胡副局長,全部奉命到“安全局”報到,“安全局”將他們遣送到位於基隆路世貿大樓附近的一處看守所裡。

情報系統的爾虞我詐

實事求是的說,到今天,‘江南案’是不是蔣經國自己的意思,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臺灣官方自然是否定的。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汪敬煦

其實在陳啟禮等人執行完任務回臺不久,汪希苓就命令陳虎門將江南案的始末,寫一分詳細的報告,汪希苓看過後,交代陳虎門立刻親自送一分到安全局給汪敬煦局長。當時,汪敬煦面無表情地收下那份報告。 據傳,安全局汪敬煦和情報局汪希苓兩人,都不曾在案發後向蔣經國彙報江南被殺的案情。

這裡必須要插一個細節。江南案發生之前,情報局副局長出缺,汪敬煦建議由“安全局”三處馬處長接任“情報局”副局長,但未獲汪希苓同意,照升遷慣例,應該是由原來在“情報局”當處長,後來調到“安全局”當處長的人回來遞補副局長。因之,汪希苓自然未便同意改變規矩。

後來陳虎門聽吳敦講,陳啟禮也堅持汪敬煦做了手腳。原本江南案的影響可以減到最低的,但是反而愈捅愈大,這關鍵是,在安全局情治人員搜到陳啟禮保險櫃裡的述職報告筆記本之後,汪希苓越過了一切,直接與美國FBI駐日本的官員取得了聯繫,告訴FBI,殺劉宜良的兇手,包括陳虎門都已經抓捕歸案,並且把有關資料都給了FBI。

教訓一詞是怎麼解釋的

當美國方面的情治人員來臺灣時,陳虎門等人尚未被扣押。一進去之後,軍法官王惠然上校先以英文介紹,再以中文介紹。當翻譯官介紹到陳虎門時,陳虎門告訴翻譯官,你不用介紹陳虎門了,前面兩位長官(汪局長、胡副局長)都已經完成訊問,他們應該知道陳虎門是誰。陳虎門講完,就大模大樣地坐下了。

他們問了許多問題,陳虎門都侃侃而談,絲毫不避諱。

陳虎門在以後的回憶中,這樣記述:美國人問了一個很妙的問題:“什麼叫做教訓?你們對一個五十歲的老人可以‘教訓’嗎?派了兩個年輕力壯的人。”

陳虎門答覆:“劉宜良身體還很強壯,並不是老弱不堪。他五十歲,我們的人也有四十幾歲了。年紀差不了多少。更何況你懂中國話‘教訓’的意思嗎?中國字的‘訓’是個言字邊,就是用言語來教訓他的意思,我們並沒有殺死他。”

陳虎門被審訊了三天,最後一天便是技術偵查,測謊。

測謊開始,陳虎門的眼睛聚焦陳虎門面前盆景的綠葉子,一邊毫不遲疑地答覆問話。測謊很快就結束了。完成偵訊,美方覺得並沒有問題,居然還邀請陳虎門去美國,陳虎門回說:“也歡迎你們來臺灣玩,但我現在坐牢,不能接待你們。”

一件驚天大案,其本身就這樣慢慢在喧囂聲中偃旗息鼓。而作為催化劑,終於,成為了臺灣取消戒嚴令的最關鍵的一把鑰匙。

1986年3月,時任“駐美代表”錢復曾到中山樓和蔣經國談了一小時,向蔣經國彙報說:“美國政府將對友邦的人權狀況認真檢視,如不理想則不能獲得軍售。”錢復具體請求蔣經國結束“戒嚴”以改善臺灣在國際上的形象。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錢復

​1987年7月1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頒佈“總統令”,宣告自同年7月15日零時起解除戒嚴令,在臺灣實施達38年的戒嚴令自此走入歷史。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贛南時期的蔣經國

​而‘江南案’中那些被囹圄的,實際動手的相關人員,在以後不免牢騷。當初是“政府”命令他們做了這件事,但是,為什麼叫執行任務的人含冤莫白?

劉宜良這個名字,在今天,也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塵土在歷史的碎片之中。​

江南美國被暗殺後,對岸島內引發的“政治旋渦”,“戒嚴令”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