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起源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體的建築案例出現,直到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將建築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於美國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時,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築”,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SmartHome

隨著工業化迅速發展,各種家電的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家庭自動化在微處理電子技術的推動下,得到長足發展,集成或控制家中的電子電器產品或系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照明燈、咖啡爐、電腦設備、保安系統、暖氣及冷氣系統、視訊及音響系統等。家庭自動化系統主要是以一箇中央微處理機(CPU)接收來自相關電子電器產品(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如太陽初升或西落等所造成的光線變化等)的訊息後,再以既定的程序發送適當的信息給其它電子電器產品。中央微處理機必須透過許多界面來控制家中的電器產品,這些界面可以是鍵盤,也可以是觸摸式熒幕、按鈕、電腦、電話機、遙控器等;消費者可發送信號至中央微處理機,或接收來自中央微處理機的訊號。

家庭自動化是智能家居的一個重要系統,在智能家居剛出現時,家庭自動化甚至就等同於智能家居,今天它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之一,但隨著網絡技術有智能家居的普遍應用,網絡家電/信息家電的成熟,家庭自動化的許多產品功能將融入到這些新產品中去,從而使單純的家庭自動化產品在系統設計中越來越少,其核心地位也將被家庭網絡/家庭信息系統所代替。它將作為家庭網絡中的控制網絡部份在智能家居中發揮作用。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最有名的家庭自動化系統為美國的X-10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家庭網絡(Home networking)

首先家庭網絡和“家庭局域網”是分開的,“家庭局域網/家庭內部網絡”是指連接家庭裡的PC、各種外設及與因特網互聯的網絡系統,它只是家庭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家庭網絡是在家庭範圍內(可擴展至鄰居,小區)將PC、家電、安全系統、照明系統和廣域網相連接的一種新技術。 當前在家庭網絡所採用的連接技術可以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有線方案主要包括:雙絞線或同軸電纜連接、電話線連接、電力線連接等;無線方案主要包括:紅外線連接、無線電連接、基於RF技術的連接和基於PC的無線連接等。

家庭網絡相比起傳統的辦公網絡來說,加入了很多家庭應用產品和系統,如家電設備、照明系統,因此相應技術標準也錯綜複雜,牽涉太多知名的網絡廠家和家電廠家的利益,他們之間的博弈成為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家庭網絡的發展趨勢是將智能家居中其它系統融合進去,最終一統天下。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網絡家電

網絡家電是將普通家用電器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及智能控制技術設計改進的新型家電產品。網絡家電可以實現互聯組成一個家庭內部網絡,同時這個家庭網絡又可以與外部互聯網相連接。第一不同家電之間能夠互相識別,協同工作。第二個家電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通信,使家庭中的家電網絡真正成為外部網絡的延伸。

要實現家電間互聯和信息交換,就需要解決:1. 描述家電的工作特性的產品模型,使得數據的交換具有特定含義;2. 信息傳輸的網絡媒介。在解決網絡媒介這一難點中,可選擇的方案有:電力線、無線射頻、雙絞線、同軸電纜、紅外線、光纖。認為比較可行的網絡家電包括網絡冰箱、網絡空調、網絡洗衣機、網絡熱水器、網絡微波爐、網絡炊具等。網絡家電未來的方向也是充分融合到家庭網絡中去。

交互家電

交互家電由嵌入式處理器、相關支撐硬件(如顯示卡、存儲介質、IC卡或信用卡等讀取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的軟件包組成,具有與人的互動性有更多的反饋與感知。交互家電把PC的某些功能分解出來,設計成應用性更強、更家電化的產品,使普通居民步人信息時代的步伐更為快速,是具備高性能、低價格、易操作特點的lnternet工具。交互家電在綜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將推動智能家居的市場的蓬勃發展,讓家電更加人性化。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花開兩朵回到我們中國,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國已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從人們最初的夢想,到今天真實的走進我們的生活,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

萌芽期/智能小區期(1994年-1999年)

這是純引進時期,智能家居在中國從無到有開始了它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概念熟悉、產品認知的階段,這時沒有出現專業的智能家居生產廠商,只有深圳有一兩家從事美國X-10智能家居代理銷售的公司從事進口零售業務,產品多銷售給居住國內的歐美用戶。

開創期(2000年-2005年)

國內先後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廈門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場營銷、技術培訓體系逐漸完善起來,此階段,國外智能家居產品基本沒有進入國內市場,國內的智能家居企業開始積蓄力量,進行知識儲備。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徘徊期(2006-2010年)

2005年以後,由於上一階段智能家居企業的野蠻成長和惡性競爭,給智能家居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分誇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實際上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廠商只顧發展代理商卻忽略了對代理商的培訓和扶持導致代理商經營困難、產品不穩定導致用戶高投訴率。行業用戶、媒體開始質疑智能家居的實際效果,由原來的鼓吹變得謹慎,市場銷售也幾年出來增長減緩甚至部分區域出現了銷售額下降的現象。2005年-2007年,大約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產企業退。眾多智能家居企業,經歷了縮減規模的陣痛。與此同時,國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卻暗中佈局進入了中國市場,羅格朗、霍尼韋爾、施耐德、Control4等活躍在市場上的國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這一時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內部分存活下來的企業也逐漸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例如天津瑞朗,青島愛爾豪斯,海爾,科道等,用X10,深圳索科特做了空調遠程控制,成為工業智控的廠家。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google nest

融合演變期(2011-2020年)

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勢頭,而且大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 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準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併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接下來的五到十年,智能家居行業發展極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時期,由於住宅家庭成為各行業爭奪的焦點市場,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承接平臺成為各方力量首先爭奪的目標。這個階段將誕生多家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智能家居企業。

協議與標準與國際接軌,在有線方面KNX/EIB遙遙領先,無線方面技術日臻成熟。zwave後來居上。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KNX國際樓宇住宅統一標準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Zwave短距離無線通信協議

爆發期

進入到2014年以來,各大廠商已開始密集佈局智能家居,儘管從產業來看,業內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顯現,這預示著行業發展仍處於探索階段,但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介入和參與已使得外界意識到,智能家居未來已不可逆轉。

目前來看,智能家居經過一年多產業磨合,已正處爆發前夜。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隨著合作企業已普遍進入到出成果時刻,智能家居新品將會層出不窮,業內湧現的新案例也會越來越多。由於我們知識產權保護和部分智能家居類的知識產權到期,在最近三到五年內智能家居方面的多個分支領域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決賽階段,將產生決定性的第一梯隊。在大融合大發展的背景下形成智能家居方面的中堅力量。 國內品牌小米、華為、華歌、UP尤僕、海爾、中興、新飛、海信、紫光飛速發展,產品迭代迅速。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們對智能家居的認知度提高,高大上的智能家居將會進入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