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本文是安信策略對全球殿堂級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始人Ray Dalio的——《經濟機器是如何的-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首發於2008年10月,修改於2012年3月)一文

的翻譯。

Bridgewater Associates是全球宏觀對沖基金,能夠成長成為全球NO.1,其創始人關於宏觀經濟的理解絕對值得細讀和借鑑。作者以交易為基礎去理解經濟運行方式,出發點的不同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跟傳統教科書上不一樣的東西,自下而上的角度或許更能接近真實的客觀世界。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經濟的運行就像機器的運行。從本質上來說,它就像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機器,儘管這並不容易理解。我寫這篇報告就是為了描述我是如何理解經濟的運行方式。我的描述和一般的經濟學家的描述略有不同,您要自己判定我說的是否合理。我會從簡單入手,逐漸鋪展,所以還請耐心地往下看。若您耐心地跟隨我的思路,便可以理解和評估我的描述。

經濟如何像機器一樣運行:“一個以交易為基礎的運行方式”。

簡單來說,經濟實際上就是大量交易的總和。誠然,單獨的一筆交易過程很簡單,但由於經濟是由大量交易組成,所以它看上去要比實際更顯複雜。如果我們不是自上而下來研究,而是從交易的角度自下而上來研究的話,理解起來將會容易得多。

一筆交易就是指買方支付給賣方貨幣(或信用),同時賣方給買方提供物品、服務或者金融資產的交易過程。所有的買方和賣方為同一種物品進行交易,這就構成了一個市場——例如,小麥市場就是由持有不同目的的買方和賣方做出的各種交易組成。所以,儘管看似複雜,經濟其實不過就是由大量的簡單交易共同運行組合在一起而已。

對於一個市場(或對於經濟),如果你知道花費的總資金量(或信用量)和總銷售量,你便獲得了用於理解它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也就是說,一種物品、服務或金融產品的價格等於買方的總支出(total $)除以賣方的總銷售量(total Q)。因此,想要了解一個東西的價格,你只需要知道總支出和總銷售量就足以。雖然在任一市場都會有很多持有不同交易目的的買方和賣方,但其中最主要的買賣方的交易目的通常較易理解,如果從交易的角度自下而上來研究,把它們加總起來來理解經濟就不會那麼困難。

下面用簡單的圖表來進行說明。這個供需觀點不同於一般的傳統觀點,傳統的觀點用數量來衡量供給和需求,並且採用彈性係數來描述供需之間的價格關係。這種差異對理解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要了解這個框架,需知道的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消費既可以通過貨幣又可以通過信用來實現。好比你去商店買東西時,你可以用信用卡或用現金付款。如果你用信用卡付款,那麼你就創造了信貸(承諾未來支付);反之,如果你用現金付款,你就沒有這種負債。

簡單來說,不同的市場、不同類型的買方和賣方,以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共同構成了經濟。為簡明起見,我們接下來把它們分組,然後總結經濟如何像機器一樣運行。基本點如下:

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價格的所有變化都歸因於1)貨幣的變化,或2)支付的信用量(total$)的變化,以及這些被出售的物品、服務和金融產品的總量(total Q)變化。總支付額(total $)的變化通常比總銷售量(total Q)的變化對經濟活動和價格的影響更為顯著。那是因為貨幣和信用供給量(total $)比任何東西都更易發生變動。

為方便起見,我們把買方分為以下兩大類:1)私人部門,2)政府部門。

私人部門包括“家庭”,以及國內外的企業。政府部門主要包括:a)聯邦政府,主要購買物品和服務,以及b)中央銀行,它是唯一能夠創造貨幣的機構,主要購買金融資產。

比起生產或供應物品、服務和投資性資產,創造(或停止創造)貨幣和信用以及產生通過這兩者滿足的需求較為容易,於是產生了經濟和價格週期。

資本主義制度

如前所述,經濟主體購買和出售:1)物品和服務; 2)金融資產,並且他們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來支付:1)貨幣,或者2)信用。在資本主義制度中,這個交易通過自由選擇來進行——構成“自由市場”,物品、服務和金融資產的買賣雙方根據自身利益需求來進行交易。

金融資產的創造和購買(即借貸和投資)的過程被稱為“資本形成”。之所以能產生資本形成是因為金融資產的買賣雙方都相信達成這些交易對自身有好處。債權人之所以願意提供貨幣或信用給債務人,是相信債務人在未來會償付更多。所以,經濟得以良好運行的前提是有大量資本供應者(即投資者/貸款人),向大量資本接受者(借款人和股權賣方)提供貨幣和信用,以換取有信用的債權,並且相信這個債權在未來可以帶來比投入更多的回報。

雖然貨幣由央行控制,但是信貸能夠被憑空創造出來——即任何有意願的雙方都可以約定用信貸來做交易,即使信貸會受央行政策影響。在經濟泡沫中,被創造出來的信用超出將來可償還的能力範圍的話,就會造成破產。

當資本緊縮時,經濟隨之緊縮,用於物品、服務和金融資產交易的貨幣和/或信用出現短缺。緊縮通常在兩種情形下發生,即衰退(即短期債務週期下的緊縮)和蕭條(即去槓桿下的緊縮)產生時。衰退通常比較好理解,因為它經常發生而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而蕭條和去槓桿較難理解,因為不常發生,很少有人經歷過。

短期週期(通常稱為商業週期),產生於:a)消費支出的增長(S,即基於貨幣和信用增長的總消費支出)快於產量的增長(Q),導致價格(P)上升,直到 b)消費支出的增長因貨幣和信用緊縮而變慢,這時便產生了衰退。換言之,緊縮的央行政策(通常用以對抗通脹)造成私人部門債務收縮,由此引起經濟緊縮從而產生衰退,當央行實行寬鬆政策時,衰退結束。當央行降低利率來刺激對物品和服務的需求和信用的增長時,衰退結束,因為更低的利率會 1)降低債務償付成本;2)減少因用信用付款而產生的每月償付額(實際上是成本),這會刺激對信用的需求;3)通過以更低利率貼現現金流的現值效應來提高像股票、債務和房地產這類產生收入的資產的價格,造成消費支出上的 “財富效應”。

而相應的:

長期債務週期,產生於債務的增速快於收入和貨幣的增速時,直到債務償付成本過高時才結束,因為利率已經降到最低限度。去槓桿是一個減少債務負擔(即相對於收入的債務和債務償付成本)的過程。去槓桿的過程一般會通過以下組合方式來進行:1)債務減免,2)緊縮,減少支出,3)財富再分配,以及4)債務貨幣化。蕭條是去槓桿化下的經濟緊縮階段,它產生的原因是因為中央銀行已經無法通過降低貨幣成本來扭轉私人部門債務收縮的狀況。在蕭條期,a)大量債務人必須償還比他們原本的債務更多的貨幣;以及b)貨幣政策在降低債務償付成本和刺激信用增長方面都是無效的。通常,貨幣政策在刺激信用增長上不管用,這要麼是因為利率無法再降低(因為利率已經接近0%),再降低會碰觸到影響消費和資本形成的經濟狀況的臨界點(這造成緊縮性去槓桿),要麼是因為大量貨幣湧入購買通脹對沖資產,而不是增加信貸,這造成通脹去槓桿。蕭條通常通過中央銀行印刷貨幣以使大量債務貨幣化來結束,用來抵消債務減免和緊縮帶來的通縮性蕭條效應。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蕭條是去槓桿化的緊縮階段,但是如果管理得當,去槓桿化過程(比如減少債務負擔)並非一定會出現蕭條(可參考後期另一篇報告《關於去槓桿化的深入理解》)。

政府在衰退和去槓桿兩個問題上採取的不同應對措施,可以幫助大家判斷當下是屬於哪種情況。例如,在去槓桿化過程中,央行一般通過“印刷”貨幣來採購大量的金融資產,來彌補私人部門信用的降低,而在衰退階段絕不會採取這類措施。此外,在去槓桿化過程中,中央政府通常擴大消費支出更多是用來彌補私人部門消費的減少。

這兩種類型的緊縮實屬於兩個不同週期,在本框架中將會對此進行更為完整的說明,請繼續耐心跟隨我來看看這個框架。

框架:三大力量

我認為大多數的經濟活動主要是由以下三大力量驅動:

1)生產率增長趨勢線

2)長期債務週期

3)短期債務週期

如圖所示: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以下內容將對這三大力量進行解釋,並且詮釋如何通過把“商業”週期疊加到典型的長期債務週期之上,以及把它們兩個同時疊加到生產率趨勢線之上,以便獲取一個能跟蹤主要經濟/市場運動的好框架。這三個力量適用於所有國家經濟,但在這個研究框架中,我們把過去100年美國經濟作為一個例子進行考察。在接下來《關於去槓桿化的深入理解》和《論國家經濟成敗的原因》中,我們將研究不同國家的週期。

一、生產率增長

如下圖1所示,過去100年來,真實人均GDP以略低於2%的平均速度增長,且變化幅度都在2%左右。(若想了解不同國家的經濟在一定時期內如何發生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可參見接下來的相關報告《論國家經濟成敗的原因》)。這是因為人們的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髮展,生產率和生活標準也隨之提升。正如本圖所示,這個趨勢線從長期來看只有相對非常小的變化。即使是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它的變化看起來也相當小。因此,我們確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將回到正常軌道上。然而,短期來看,這些偏離趨勢的變化可能是非常顯著的。例如,通常在蕭條中,實際經濟從波峰到波谷下降大約20%,金融財富破壞程度通常超過50%,而股票價格通常下降80%左右。對於那些在蕭條剛開始時獲取金融財產的人來說,金融財產的損失通常大於這些參考數字,因為還存在財產擁有者的大量轉移。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圍繞這個趨勢的波動主要並不是因技術知識的擴張和收縮而產生。例如,大蕭條不是因為人們忘記如何有效地生產而發生,也不是由戰爭和乾旱引發。所有令經濟繁榮的因素其實都在,只不過是失去了活力。所以,為何工廠主寧願讓廠房閒置也不僱傭失業者,也不利用手頭資源來賺取利潤?這些週期不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的事件引起的,例如自然災害。它們的產生歸因於人性和信用體系運作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圍繞趨勢的主要波動是由於信用的擴張和收縮——即信用週期,主要包括:1)長期債務週期(通常50-75年,即“長波週期”)和2)短期債務週期(通常5-8年,即“商業/市場週期”)。

關於債務週期

我們發現每當開始談論週期,特別是“長波”變化,總是能引人側目並且引發反應,彷彿我們好像在談論占星術似的。為此,在我們開始解釋這兩種債務週期之前,先說一些關於一般週期的事。

週期無非就是一系列的邏輯序列事件反覆出現的模式。在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中,信用擴張和信用收縮週期驅動經濟週期,並且它們因完全合乎邏輯的理由而產生。每個序列並非因預先設計使其按照完全相同的模式循環重複,時間長短也並非一樣,雖然它們的模式在邏輯上相似。例如,如果你熟悉大富翁遊戲,你就能比較容易地理解信用和經濟週期。大富翁遊戲的初期階段,玩家擁有大量現金和少量旅館,通過支付現金換取旅館。那些擁有更多旅館的人就賺得更多的錢。見此情景,玩家就會盡可能多地把現金轉換為財產,以便得到其他玩家的現金來獲取利潤。因此,隨著遊戲的進行,越來越多的旅館被收購,當很多人已經耗盡他們的現金來購買旅館時,這同時造成越來越多的現金需求(用來購買其他人的旅館)。當發現現金短缺時,他們不得不折價出售他們的旅館。所以,在遊戲的早期,“財產為王”,而在遊戲的晚期,“現金為王”。在這個組合比例需要調整時,那些最會玩這個遊戲的玩家非常善於將其調節到合適比例。

現在設想一下,如果在大富翁遊戲中增設銀行的角色來發放貸款和獲取存款,遊戲將會發生什麼變化?玩家會選擇向銀行貸款而不再用現金購買旅館,他們會把現金存入銀行以獲取利息,銀行也會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放貸。讓我們再設想一下,這個遊戲的玩家能夠相互依靠信用(即承諾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支付)從其他人那裡購買和出售財產。如果設想大富翁遊戲以這種方式來玩,這相當於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幾乎完美的經濟運行方式的模型。更多玩家會支付更多信用來購買旅館(通過承諾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付款)。負債金額將迅速增長到現有貨幣量的數倍,旅館價格將提高,而那些持有旅館的債務人的資金短缺缺口也越來越大。所以,週期將變得越來越明顯。當存款人無法從銀行提款,與此同時貸款人無法償付銀行貸款,於是銀行和那些在它們那裡存錢的人都面臨麻煩。基本上,經濟和信貸週期也是以這種方式運作。

現在我們來看看信貸週期——包括長期信貸週期和“商業週期”是如何驅動經濟週期的。

系統如何運作

當生產率高時,經濟便一片繁榮,需求旺盛。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利潤良好,失業率較低。這種狀態持續得越久,信用增長就越快,於是刺激經濟發展從而產生更高的生產力。而需求下降則會造成生產率降低,於是企業利潤下降,失業率升高。這種狀況持續得越久,就會產生越多成本削減行為(即重組),通常包括債務減免和資產減記。因此,經濟繁榮意味著需求旺盛,而在以信貸為基礎的經濟中,旺盛的需求意味著真實信貸的高速增長;反之,去槓桿意味著低需求,會造成真實信用增長速度放緩。跟當前流行的觀點相反,衰退和蕭條不因生產率下降(即無效生產)而產生;它們因需求下降而產生,通常因為信貸的下降而形成。

由於需求比生產率更能反映經濟走勢,人們便會認為只要政府採取刺激需求的政策就能讓經濟走向繁榮。但是當經濟面臨著低效的生產率、下降的商業利潤和過高的失業率時,為何政府不簡單直接地採取一切措施刺激需求來改善經濟呢?想知道答案首先請跟我來了解這些措施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貨幣

貨幣是用來結算支付的。有人誤以為任何可購買物品和服務的方式都稱之為貨幣,不管是用美鈔或僅僅是一個未來會支付的承諾(比如,信用卡或一個當地雜貨店的帳號)。當你在一家百貨公司刷信用卡購物,信用卡是貨幣嗎?不是,因為你並沒有結算。你只是承諾了要付款。所以你創造了信用,即付款的承諾。

聯邦儲備委員會用多個組合來共同定義“貨幣”(例如,通貨加上不同形式的信用-M1、M2等),但這是誤導人的。實際上,他們稱作貨幣的幾乎全部是信用(即支付貨幣的承諾),而不是貨幣本身。美國債務的總量大約為50萬億美元,而現存的貨幣(即通貨和儲備)總量大約3萬億美元。所以,參考這些數據,支付貨幣的承諾(即債務)的數量大概是實際交付的貨幣數量的15倍。主要是因為很多人使用信用卡購物, 對他們承諾要支付的貨幣和如何獲取它們卻並不太關注。所以,實際貨幣量遠遠少於償還債務所需貨幣量。

信用

如上所述,信用是支付貨幣的承諾,而信用擁有像貨幣一樣的消費能力。雖然用信用消費和貨幣消費一樣容易,但如果你是用貨幣付款此次交易就已結算;而如果採用信用支付,此次交易還有待結算。

擴大需求的方法有兩種:使用信用和不使用信用。當然,使用信用比不使用信用刺激需求要容易得多。例如,在一個沒有信用體系的國家,如果我要購買物品或服務,必須用我所擁有的同等價值的物品或服務來交換。所以,要獲得更多的物品和服務以及整體經濟想獲得增長,唯一方法就是擴大生產。結果,在一個沒有信用體系的經濟體,需求增加受制於生產增長。這會降低繁榮-蕭條週期的發生,同時也會降低原本有助於促進經濟高度繁榮的生產率,以及放緩激烈的去槓桿過程,使得圍繞生產力增長趨勢線的波動更低,大約2%左右。

相反,在一個有信用體系的經濟體中,不需要交換任何私人物品和服務,就能獲得想要的物品和服務。用現有資產和未來收入作為抵押,基於未來會償還的承諾,就可以獲得銀行的貸款。因此,信用和消費較貨幣和收入增長得更快。這聽起來可能有悖直覺,下面舉例說明。

假設我請你來給我的辦公室刷牆漆,我們訂立一份合約,約定我在未來數月後付款。你給我的辦公室刷漆,你的收入在未來將獲得增加(因為我是通過刷信用卡給你的刷漆服務付款),所以它將增加到GDP中,並且增加到你的淨資產中(因為承諾在未來償還給你的現金相當於等值的資產)。我們的交易也會產生一項資產(即我的辦公室的資本增值)和一項債務(我仍欠你的債務)到我的資產負債表中。現在,我給你帶來的新增業務讓你的財務狀況獲得改善,這會刺激你想要貸款增值。於是,你到銀行給銀行經理看你增長的收入和淨資產,他會很樂意貸給你一些“錢”(這提升了他的銷售業務和他的資產負債表),若你暫時不想消費,你用這些錢購買金融資產(比如股票)。顯而易見,債務、消費和投資相對於貨幣和收入都獲得了增長。

一般來說,這個過程可能會得到自我強化,因為消費需求的增長會促成收入和淨資產的增長,這提升了人們的貸款能力,於是可以進行更多的消費,循環往復。貨幣擴張通常用於支持信用擴張,因為系統中更多的貨幣使得債務人更易於還清他們的貸款(用更少價值的貨幣),且使得我獲得的資產更具有價值,因為周圍有更多貨幣向它們出價。結果,貨幣擴張提高信用評級,增加抵押品價值,於是借貸量和購買量更易隨之增加。

在這樣的經濟中,需求僅僅受制於債權人和債務人擴大和接受信用的意願。當信用簡單可行而且成本不高時,借款和消費便會發生;當信用不足且成本太高時,借款和消費將隨之減少。在“商業週期”中,中央銀行將控制貨幣供給和通過影響信用成本(即利率)來影響私人部門創造的信用數量。私人部門信貸變化驅動週期。長期來看,通常是數十年,債務負擔會上升。這顯然不可永久持續下去。當無法持續的時候,去槓桿便會出現。

如前所述,資本主義系統中私人部門信貸產生的最基本條件是借款人和貸款人相信交易對他們有利。因為一個人的債務是另一個人的資產,貸款人必須相信他們貸款後將獲得稅後大於通脹的貨幣數量(即大於它們把財富儲存在通脹對沖資產上的所得)。並且,因為債務人以他們的資產(即產權)來作為抵押激勵貸款人,所以當他們對所抵押的資產(即產權)進行估值時,他們至少對支付他們債務的能力有信心。

另外,投資者的一個重要的考慮是流動性——即他們所投資的產品的變現能力,用來購買物品和服務。舉個例子,如果我擁有$100,000的國庫券,我或許認為我可以用它兌換$100,000的現金,並且用這些現金換取價值$100,000的物品和服務。然而,因為金融資產對貨幣的比率非常高,如果大批人試圖把他們的金融資產轉換成貨幣,同時購買物品和服務,中央銀行

要麼製造更多的貨幣(引發貨幣通脹風險),要麼允許大量違約(導致通縮去槓桿)。

貨幣系統

各國政府擁有的最強有力的權利之一就是可以發行貨幣和創造信用,它們根據各自的貨幣系統,以及通過控制影響貨幣和信用供給增加和減少的槓桿來具體運行。各國政府在不同時期會選擇不同的貨幣系統。古時是以貨易貨——即相等內在價值的交換,那是貨幣的基礎。當你用金幣來支付時,交換的是相等內在價值的物品。隨後信用得到了發展——即承諾支付內在價值的“貨幣”,後來又產生了支付沒有內在價值的貨幣的承諾。

那些貸款方期望他們將會收回比當初借出的更多——即他們利用信用用當下的物品和服務跟未來等值物品和服務進行交換。從信用產生開始,債權人便不斷質問操縱貨幣系統的那些人:“我們怎麼確定將來用你們印的這麼多的貨幣是否真的可以交換足夠多的物品和服務?”在不同時期,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有所不同。

目前有兩種類型的貨幣系統:1)以物品為基礎的體系——包括某種物品(通常是黃金)、通貨(能夠按固定價格轉化為物品)和信用(以通貨為支持的債權);以及2)法定體系——那隻包含通貨和信用。在第一個體系下,信用擴張相對困難。因為政府若試圖擴大通貨和信用時,人們會把通貨和信用歸還給政府以換取可交換的物品。當貨幣供應上升,其價值下降,也就是說商品的價值上升。當商品價值上升到比固定價格還高時,為了從政府那裡以低於市場價購買有形資產,持有信用(即以通貨為支持的債權)者出售他們的債權來換取通貨,最終獲取利潤。信用的出售和通貨退出流通,使得信用緊縮、貨幣價值上升;另一方面,物品和服務的一般價格水平將下降。通脹率隨之降低,經濟活動減弱。

因為相對於幾乎其他所有東西,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出現了貶值,我們可以把通貨跟任何一樣東西掛鉤來說明這個貨幣體系如何運作。例如,1946年買一磅白麵包需花費10美分,現在假設把美元跟麵包掛鉤在一起,假定這樣一個貨幣體系,即從1946年政府規定一磅麵包的價格是10美分,並且這個價格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變化。實際上現在購買一磅白麵包需花費$2.75。當然,如果他們使用這個貨幣體系,價格無法上升至$2.75,因為我們不是從自由市場購買麵包,而是會以10美分的價格從政府那裡購買麵包,最後政府的麵包供應斷貨。但是,在我們的例子中,如果說麵包的價格是$2.75,我當然願意用我所有的錢從政府那裡以10美分的價格購買麵包,然後在市場上以$2.75的價格出售,並且其他人也一定會這麼做。這個過程會減少流通中貨幣的數量,這會使得物品和服務的價格下降,並且增加流通中的麵包的數量(因此它的價格較其他價格下降得更加迅速)。事實上,如果麵包的供給和需求受其對通貨的可兌換性影響不大,這種掛鉤會大幅度降低通貨和信用在過去50年迅速增長的速度。

很顯然,通貨可兌換成什麼物品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關鍵。例如,假定用雞蛋代替麵包來掛鉤美元,因為一打雞蛋的價格在1947年是70美分,而今天大約$2.00,通貨和信用的增長所受的限制會少一些。

理想的情況就是,如果國家擁有以商品為基礎的貨幣體系,它就會想要將通貨同某種不受供給和需求大幅波動制約的東西掛鉤。例如,如果通貨掛鉤麵包,麵包店實際上就具有生產貨幣的能力,這會導致通貨膨脹上升。黃金以及佔較小程度比例的白銀雖然並不完美,但已被歷史證明比其他大多數通貨支持物更加穩定。在第二類貨幣體系——即法定體系中,貨幣的數量不受交換物品能力的約束——貨幣和信用的增長較大程度地受制於中央銀行的干預和借款人跟貸款人創造信用的意願。

政府通常更偏愛法定系統,因為它可以讓政府擁有更強大的印刷貨幣的權力,通過改變貨幣價值來擴張信用和重新分配財富。相比起長期利益,政府官員(以及非政府官員)更傾向於追求當下利益,這是人性使然,所以政府政策會允許自由信貸來刺激需求,這卻導致債務危機的產生。政府通常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會選擇以商品為基礎的體系,即貨幣價值出現嚴重貶值政府不得不作出反應時。而貨幣嚴重貶值的原因,則是政府為減輕由於貨幣體系不受約束而導致的過重債務負擔而大量“印刷”貨幣。當在債務危機中對貨幣創造的約束變得很費勁時,他們就會放棄以商品為基礎的貨幣體系。所以貫穿歷史來看,政府在以商品為基礎的貨幣體系和法定貨幣體系之間交替轉換,以應對另一個體繫帶來的不良後果。然而,這種變化不經常發生,因為貨幣體系通常會有效運行多年,因為信用增長會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很少會達到這個需要轉換的拐點。在接下來的兩個部分,我們分別對長期債務週期、商業/市場週期進行說明。

二、長期(即長波)週期

如前所述,當債務和消費的增長快於貨幣和收入的增長時,這個過程會向上自我加強。因為消費增長導致收入和淨財富增長,這提升了借款者的借貸能力,於是產生更多購買和消費,循環往復。然而,因為債務的增長不可能永遠都快於貨幣和收入增長,也就是說債務增長有限度。快於收入增長的債務增長就像潛水瓶裡的空氣一樣——它的數量有限,你可用來獲得一個額外的升壓,但你不能永遠靠它來生存。

在債務的例子中,在你支出貨幣短缺的時候可以通過借貸(在你信用良好的時候你可以借貸),但你最終得償還債務。當你使用信貸的時候,你能消費支出的比能承受的更多,這給了你繁榮的表象。這時候,你和那些借錢給你的人可能都會誤以為你資信可靠,而對要償還的情況並沒有特別重視。當你的收入無法再承擔債務的進一步增長,而且償還時間到來時,此過程將反向運行。這便是長期債務週期產生的動態過程。這些長期債務週期在出現信用的同時就已經存在。甚至舊約也描述了每50年就有必要消滅一次債務,這就是所謂的禧年。

下圖展示了美國自1916年以來的債務/GDP,並演示了長期債務週期的過程。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上升在週期中出現,並且得到自我加強,處在一個貨幣增長使得債務增長更快的過程中,消費和資產購買支出都獲得了增長。消費增長和更高的資產價格刺激更快的債務增長。這是因為貸款者會基於借款者以下幾方面的情況來確定借出多少:1)用以償還債務的收入/現金流,以及 2)淨財富/抵押物,以及他們自身的借貸能力,這些都在自我強化中不斷增長。

假設你能賺$100,000,有$100,000的淨財富且沒有債務。你每年能借$10,000,所以你每年消費能力是$110,000,並且可以持續數年,即使你只掙了$100,000。對整個經濟來說,消費的增長會產生更多的收益,這支持了股票估值和其他資產價值,人們獲得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抵押物用於更多的借貸,循環往復。

在週期的上升波段部分,支付貨幣的承諾(即債務負擔)相對兩個方面出現上升:a)貨幣供應,以及 b)貨幣量和應收賬款(通過收入、借款和資產出售獲得)的數量。週期中的這個上升波段通常持續幾十年,伴隨著主要由央行的信用緊縮和寬鬆政策(產生商業週期)所引發的波動。但它無法永遠持續下去。最終,因為信用額度剛好或者不足以償還債務額,消費必然下降。當貨幣和信用無力兌現支付貨幣的承諾(償付債務)時,將反向運行,這時必須開始去槓桿。由於借貸僅僅是拉動消費的一種方式,每年只掙$100,000卻消費$110,000的人,此刻必須把花費削減到$90,000。

雖然上張圖顯示債務量和GDP之比,即債務比率,但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高債務償付額(即本金聯合利息)而非高債務水平,使得債務因為現金流問題而緊縮,最終導致經濟減速。例如,如果利率下降足夠多,在債務償付額上升不足於導致緊縮的情況下,債務便能增長。下圖演示了這個動態過程。它以佔可支配收入百分比的形式展示了1920年以來的美國家庭利息償付額、本金償付額和總債務償付額。我們之所以展示家庭部門的債務償付負擔,是因為家庭部門是經濟最重要的部分;然而,這個概念同樣適用於所有部門和個人。正如圖中所展示的,家庭債務償付負擔已經增長到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是什麼引發了這樣的反轉?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當1)債務負擔高,以及/或 2)貨幣政策抑制信用增長,長期債務週期頂部出現。從這點上,債務相對於收入、淨財富和貨幣供給無法再繼續增長。於是旨在降低債務率的去槓桿隨之開始。任何一次去槓桿都是因為貨幣供應無法滿足債務人的需求。大量的企業、家庭和金融機構在債務問題上出現違約,同時成本削減,失業率升高,其他問題也由此產生。雖然導致這些債務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典型的是利用槓桿在高價購買投資性資產——基於對未來現金流作了過於樂觀的設想。結果,實際現金流卻不足以償付債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期的現金流短缺往往是因為政府實施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啟用緊縮的貨幣政策是為減少這些泡沫活動(使用過多槓桿購買定價過高的資產)所做的滯後嘗試,所以緊縮的貨幣反而觸發了它們的產生(比如,1928/29年很多國家,1989/1991年的日本和2006年7月很多國家都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金融資產的通貨膨脹比物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更加危險,因為金融資產的通脹看起來像件好事而不會被抑制,其實它和任何其他形式的過度負債一樣危險。實際上,當債務融資環境利好伴隨著低通脹往往是蕭條的先兆,當時的經濟往往會因投資增長而呈現繁榮局面(比如在1920年代晚期很多國家,1980年代晚期的日本和2000年代中期很多國家)。

一般情況下,當經濟衰退、市場疲軟,中央銀行放寬貨幣政策的時候,利率會有所下調,但下調的幅度有限,因為0%是下限。所以,央行無法通過降低利率來緩和這些債務負擔、刺激私人信用增長以及引發資產價格上漲。這些負面狀況使得金融資產的購買者對他們投資的資產會獲得比投入更多的回報產生懷疑。因此,貨幣政策在修復不平衡方面也是無效的。

在去槓槓過程中,債務並非上升(即相對於收入和貨幣,債務和債務償付上升),而是下降。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中任一種:1)債務減免,2)支出緊縮,3)財富從富人轉移到窮人,4)債務貨幣化。這四種方法都能降低債務/收入比,但它們對通脹和經濟增長有不同的影響。債務減免(即違約或重組)和支出緊縮都會引發通縮和蕭條,而債務貨幣化則引起通脹並刺激經濟增長。財富轉移通常以多種形式發生,但極少會對去槓桿起到有意義的作用。去槓槓最後如何結束取決於這四項措施的力度和進度。

蕭條是去槓桿過程的緊縮階段。去槓桿過程的 “蕭條” 階段通常在去槓桿的初期出現,此時出現大量債務違約和支出緊縮(由通縮和蕭條導致)。最初,在去槓桿過程的蕭條階段,債務人的收入和借款不足於支付承付款項,需要出售資產和削減消費。在這個階段,資產價值下降,於是抵押物貶值,轉而收入縮減。由於抵押物貶值和收入縮減,借款人信用下降,所以顯然他們只能獲得更少的信貸,且這會以一種自我強化的方式持續下去。

因為對借款人信用的判定依據兩個方面:a)涉及債務的資產/抵押物的價值(即淨財富),以及 b)相對於債務支付額,他們的收入規模,並且,因為淨財富和收入下跌快於債務下跌速度,借款人信用降低,貸款人更加惜貸。在這個階段,緊縮不斷自我加強,同時,債務/收入和債務/淨財富比率上升。這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當債務無法被償還時,債務人和債權人利益都受損;因為一個人的債務是另一個人的資產,債務問題減少淨財富,影響借貸能力,因此引起一輪自我加強的緊縮週期。第二,當消費被削減,收入也減少,從而又降低了消費的能力,於是也引發一輪自我加強的緊縮。

在上圖 2和圖 3中都可以看到,經濟處於通縮蕭條的同時,債務負擔上升。這些圖中的垂直線位於1929年。如圖 2所示,債務/GDP比從1929年的160%左右迅速上升至1933年的250%左右。圖3中的垂直線展示了相同的狀態——即相對收入水平,債務償付水平上升,因為收入水平下降了。

在經濟和信貸低迷時期,債務負擔上升,同時債務被減免,因此債務清算過程是強制的。圖 4展示了家庭部門債務相對於其淨財富的比率。如圖所示,正如大蕭條期間一樣,這個槓桿率從本來就很高的水平繼續快速上升,因為房屋和股票價格下降引起淨財富下降。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正如上文所述,在一個以信用為基礎的經濟中,消費能力是借貸能力的擴展。當貸款/借款發生時,貸款人相信:a)他們將收回一筆數量大於通脹的貨幣,以及 b)他們能夠把他們的債權轉化為貨幣。在去槓桿過程中,貸款人當然會擔心這些將無法實現。

在經濟衰退時,降低利率和發行更多貨幣能夠修復不平衡狀況。但是在去槓桿過程中,貨幣政策對創造信用是無效的。換言之,在衰退過程中(此時貨幣政策是有效的),貨幣數量和償付債務的貨幣需求之間的不平衡能夠通過把利率降低到可達到以下效果就能得以修復:1)減輕債務償付負擔,2)刺激經濟活動,因為每月債務償付額相對收入來說很高,3)引起正的財富效應;然而,在去槓桿過程中,這些都無法發生。

在通縮蕭條/去槓桿過程中,貨幣政策對創造信用通常是無效的,因為利率觸碰到0%而無法進一步下降,所以其他更無效的增加貨幣的方式接踵而至。信用增長難以有效刺激,因為借款人仍然過度舉債,想要輕鬆貸款是不可能的。在通脹去槓桿過程中,貨幣政策對創造信用是無效的,因為上升的貨幣增長被轉換為其他通貨和對沖通脹的資產,這是因為投資者擔心他們的貸款將會被用貶值的貨幣來償還。

為了改善這個根本的失衡狀態,政府必然會:a)採取積極措施鼓勵信貸創造,b)放寬那些要求債務人償債的政策(即暫緩償債),最重要的是,c)印刷貨幣用來購買物品、服務和金融資產。中央銀行印刷貨幣和購買金融資產,則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表現為擴張,中央政府增加消費,預算赤字則迅速增加。詳見下圖。

如下圖所示,在1930-1932年和2007-2008年,政府短期利率下降到0%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聯邦儲備委員的貨幣發行和消費增加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以及預算赤字爆炸性增長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在這三種現象同時發生時,就可以判定此時正在進行去槓桿化過程,因為其他時候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一般情況下,當政府初期的政策調節力度不足以修復失衡狀況和扭轉去槓桿過程時,政府便會逐漸加大力度;然而,這些調節政策通常只會帶來暫時的緩解,體現為金融資產熊市反彈和經濟活動增強。例如,在大蕭條時,合計下跌89%的熊市中,股票市場有6次大反彈(幅度在21%-48%),所有這些反彈都由這些力度逐步加強的政府行動所觸發,這些政府行動的目的是為了緩解根本性的不平衡。

要讓資本形成和經濟活動環境恢復正常,只有通過消除根本性的不平衡,資本供應者(即投資者/貸款人)才會願意貸款給有能力的資本接受者(借款者和股票賣方)以交換未來能收回比貸出要多的可靠的債權。最終,政府會印刷足夠的貨幣或實施債務貨幣化來消除債務減值和緊縮的通縮力量。當債務減值、緊縮和“印刷貨幣/貨幣化”之間關係逐漸平衡時,經濟正增長,債務負擔相對於收入得到減輕。在美國1930年代去槓桿過程中,這種情況出現在1933-1937年間。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蕭條問題僅僅只是心理層面的:恐慌的投資者把他們的資金從風險較大的投資產品轉移到安全投資上(比如,從股票和高收益貸款移到政府現金流上),並且妄想可以通過勸導投資者把他們的資金撤回到風險投資來解決這個問題。產生這種錯誤的觀點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跟大眾觀點相反,去槓桿動態過程主要並不是心理驅動,而是主要由信用、貨幣、以及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驅動。如果每個人睡覺醒來後對所發生的事情沒有記憶,我們將很快發現我們自己處在相同的位置。

與此類似,因為債務人仍然無法償還他們的債務,因為他們賺取的收入仍然不夠償還所欠的債務,政府仍然面臨會導致同樣結果的相同選擇等等。與此相關的是,如果中央銀行發行更多的貨幣來緩和短缺,將會貶低貨幣的價值,從而並沒有阻止債權人擔心將無法獲得大於借出款的收益。其次,認為現有的貨幣數量會保持不變且只是從風險資產轉移到低風險資產的觀點也是不正確的。人們總是認為貨幣實際等同於信用,且它會消失。

舉個例子,當你用信用卡在商店買東西時,你其實是通過說“我承諾未來會支付”來達成這個交易。同時你創造了一筆信用資產和一筆信用負債。所以你從哪裡拿出了貨幣了呢?沒從任何地方,是你創造了信用。當你在之後完成償還支付,它就隨即消失。假設商店老闆有確鑿理由相信你和其他人可能不會支付給信用卡公司,而如果這確實發生的話,信用卡公司可能也不會支付給他。那麼,他會有理由相信他所擁有的“資產”並不是真的存在。

因此,去槓桿過程的一大部分是人們發現很多他們原來認為的財富並不真的存在。當投資者為了籌集所需現金而試圖把他們的投資兌換為貨幣時,他們投資的流動性受到考驗,若事實證明他們的投資流動性不足的話,就會出現大量因恐慌而產生的“逃跑”事件和大量拋售證券行為。

顯而易見的是,那些逃跑的當事人,特別是銀行(雖然大多數依賴短期融資的實體是真實的),在籌集貨幣和信用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方面出現問題,最後不得不遭受虧損。此時,政府就被迫要決定提供資金來援救誰,並且要選擇是通過中央政府來獲得這筆資金(即通過預算處理)還是通過中央銀行 “印刷” 更多貨幣。這兩種方法政府通常都會採用,雖然實際操作的程度有所不同。判斷去槓桿是通縮還是通脹的依據是看央行為抵消信用緊縮造成的影響而發行貨幣的力度。

貨幣體系基於某種商品或者掛鉤貨幣的政府在 “印刷貨幣” 和供應貨幣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而那些採用獨立的法定貨幣體系的國家所受限制較少。然而,在兩種貨幣體系下,央行都急於要提供貨幣和信用,所以總是會降低所收抵押物的質量要求,並且除了提供貨幣給一些重要的銀行,常常也會提供給一些它認為重要的非銀行實體。

中央銀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投資者資金轉向更加安全的投資,首先壓低了短期政府利率,使收益率曲線變得陡峭,而且擴大了信用和流動性溢價。那些資金和/或信用短缺卻還要償還債務款項和維持運營的大量債務人,最後只能違約,然後破產。

在蕭條時期,信用體系一旦崩潰,人們失去工作,而且他們很多人沒有足夠的儲蓄,需要財務支援。因此除了需要給這個體系提供財務支援,政府還需要資金來幫助那些最需要財務援助的人。此外,某種程度上還需要擴大消費以彌補私人部門消費的下降,這需要更多資金。

而與此同時,政府稅收收入下降,因為社會收入下降。由於這些原因,政府的預算赤字增加。儘管此時貸款人為尋求安全而轉向購買政府證券的需求在上升,政府借到的貨幣量有一定增加但是還是無法滿足需求(政府赤字)。結果,中央銀行再一次被迫在 “印刷” 更多貨幣購買政府債務和讓他們的政府和私人部門競爭有限的貨幣供給之間做出選擇,後者將導致貨幣陷入極度緊縮。

與採用法定貨幣體系的政府相比,採用掛鉤商品的貨幣體系的政府只能承受更小的預算赤字並且實施更緊縮的貨幣政策,雖然它們最終都會採取寬鬆政策且印刷更多貨幣(即採用掛鉤商品的貨幣體系的政府要麼放棄這種體系,要麼改變它們交換一單位貨幣的物品數量/定價,以使他們能夠印刷更多貨幣,而那些採用法定體系的政府直接印刷更多貨幣就好了)。中央銀行用新印刷的貨幣購買政府證券和譬如公司有價證券、股票和其他資產等非政府資產。

換言之,政府 “印刷” 貨幣並且利用它來消除某些由緊縮的信用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體現在信用和實際經濟活動收縮的同時貨幣量卻得到急速增長上,以致貨幣乘數和貨幣週轉速度起初通常表現為收縮。如果貨幣發行過多,貨幣將貶值,實際利率下降,投資者也會把金融資產轉向對沖通脹的資產上。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投資者想要把貨幣轉移到通貨之外,以及短期政府債券不再被看作是安全投資的時候出現。

政府需要更多資金,但由於財富和收入通常大量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於是政府會提高富人的稅收。此外,在去槓桿的過程中,人們會憎恨那些在經濟繁榮時掙了錢,特別是那些金融機構的資本運作者,他們賺取了大把的鈔票,助推了債務的產生(特別是那些被某些人認為建立在其他人損失的基礎上獲利的空頭)。“富人”和“窮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且常常出現從右到左移動。

實際上,有這麼一個說法—— “在繁榮期每個人都是資本主義者,而在蕭條期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者”。各種綜合原因導致對富人的徵稅大幅上升。政府通常提高收入稅和消費稅來增加稅收,因為這些稅收形式對提升收入最有效。而有時財產和遺產稅也會提高,但常常只能提供非常少的資金,因為許多財產是低流動性資產,且即使是流動資產,迫使納稅人出售金融資產以便提高稅收有損資本形成。儘管對富人徵收了更高的稅,但僅靠這些多徵的稅收收入是不夠的,因為社會收入甚微,包括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而且消費支出也縮減了。

在通脹調整時期,富人的“真實”財富在多方面遭受了不同的損失,包括他們的投資組合價值的下降、勞動收入所得下降以及更高的徵稅。所以,他們心理上會傾向極度防禦狀態。很多時候,他們都有動機把他們的資金轉移到國外去(這使得通貨疲弱)、非法逃稅以及尋求流動性上安全而又不依賴於信用的投資。

人們失業而政府想要保護他們,便會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偏好更弱勢的貨幣政策。貿易保護主義減緩了經濟活動,而貨幣弱勢促使資本外逃。債務國通常受資本外逃損害最深。

當資金逃離該國時,中央銀行再度必須在兩者間做選擇:“印刷” 更多的貨幣,這會降低貨幣價值;為保持貨幣價值而不印刷貨幣,但貨幣會緊縮。他們必然會選擇 “印刷” 更多貨幣。這對該國貨幣來說會造成進一步地看空。如前所述,貨幣貶值對政府來說是可接受的,因為貨幣變弱會刺激增長且有助於消除通縮壓力。另外,當通縮成為問題時,就會期望貨幣貶值,因為這有助於消除通縮。

債務、資本賬戶赤字國特別容易受到資本撤離和貨幣疲軟的影響,而外國投資者也趨向於逃離,這歸因於兩個緣由:貨幣疲軟,以及經濟環境不利於獲得良好的資本回報率。然而,這對於那些擁有大量以本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的國家並非如此(比如近期和蕭條時期的美國),因為這些債務創造了對這些貨幣的需求。由於債務是未來會償還的一種承諾,這本質上是一種壓榨,當下面情況出現時便會結束:a)債權人被完全壓榨(即債務被拖欠),以及/或 b)印刷足夠多的貨幣以減輕擠壓,和/以及c)債務償付以其他某種方式得到緩解(比如,寬限償還時間)。

這個階段的風險是貨幣變弱和貨幣供給的增加將導致短期信用(甚至政府短期信用)變得不受歡迎,引發通脹對沖資產的購買和資本外逃,而非信用創造。對於外國投資者,接近於0%的利率,持有存款面值下降的外國貨幣帶來的都是負收益;所以這種經濟環境使得持有信用,甚至是持有國家短期信用,都變得不受歡迎。

反之,對於國內投資者,這種經濟環境卻使得外幣存款變得更受歡迎。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投資者會加快金融資產的出售,特別是債務資產,以獲取資金來購買其他貨幣或通脹對沖資產,比如黃金。他們也尋求借入本地貨幣資金。於是央行再一次不得不在增加貨幣供給來適應需求、或者收緊貨幣和信用及提高實際利率之間做出選擇。在這種情形下,有時政府會通過建立外匯管制和/或禁止擁有黃金來削弱這種經濟活動。此外,有時會採取控制價格和工資的措施。這些措施最後總是會造成經濟扭曲,而並不是減輕問題。

雖然去槓桿的過程,特別是其蕭條階段,看起來非常可怕也確實造成很大的困境,在某些情況,甚至引發了戰爭,但這是自由市場的自我修復方式。換言之,通過修復基本面的失衡狀態,資本市場和經濟運行進入到更加健康良性的狀態。債務減少(通過破產和其他債務重組的方式),通過削減成本,企業盈虧平衡水平下降,金融資產定價變得便宜,央行多發貨幣為購買資產和償付債務提供了更多的貨幣供給——於是資本再次形成。

去槓桿通常需要通過實施以下政策組合才會結束:1)債務減免;2)支出緊縮;3)財務再分配;以及4)債務貨幣化。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以下情況:企業通過削減成本降低他們的盈虧平衡水平,風險和流動性溢價得到顯著提高,這有助於資本形成的經濟活動得以恢復(即借貸和股權投資),名義利率被控制在名義增長率之下。

經濟疲軟和信用創造活動(蕭條階段)減少的速度通常很快,不過兩到三年時間。然而,隨後的經濟活動和資本形成的恢復卻非常緩慢,真實的經濟活動要重新達到它此前的頂峰水平大概需要十年時間(因此稱之為“失去的十年”),而真實股票價格達到先前高點通常需要更長時間,因為股權風險溢價要達到去槓桿前的低點需要很長時間。在此期間,名義利率必須維持在名義增長率之下以減少債務負擔。如果利率為0%且是通縮狀態,中央銀行必須 “印刷” 足夠的貨幣來提升名義增長率。

如前所述,這些週期的產生歸因於人性,以及系統運作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如你所預期的以追求自身利益為目的,按照符合邏輯的方式做出反應並自然發展,也就是經濟的運行過程。

三、短期債務週期

短期債務週期,又稱商業週期,主要是通過央行政策來控制:a)當通脹過高以及/或者異常增長時會實行緊縮政策,因為經濟沒有異常疲弱(反映在GDP缺口、產能利用率和失業率上)而且信用增長保持強勁;以及b)當相反條件存在時,則實行寬鬆政策。美國自1960年以來的週期如下圖所示: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這些週期由不同的人來描述會略有不同,但是它們大體都相同。它們通常包括六個階段——四個擴張階段和兩個衰退階段。

週期的擴張階段

當利率敏感物(如房產和汽車)需求旺盛,以及因低利率和大量可用信貸而促成零售額攀升時,於是“早週期”(通常持續五個或者六個季度)正式開始。先前的庫存清算停止並開始重建,這也有效地提供了支持。增長的需求和生產拉動平均周工作時間和就業率上升。信用增長通常很快,經濟有力增長(增長率超過4%),通脹率較低,消費強勁增長,庫存累積速度上升,美國股市通常是最好的投資(因為經濟快速增長,通脹沒有上升,利率也沒有上升),而通脹對沖資產和商品則是表現最差的資產。

接下來的階段我一般把它稱之為“中週期”(平均持續三個或四個季度),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增長率大約為2%),通脹率依然較低,消費增長放緩,庫存累積速度下降,利率大跌,股票市場漲幅變小,通脹對沖資產下降速度減緩。

接下來就是“晚週期”(通常兩年半左右後開始進入擴張,取決於上次經濟衰退谷底時經濟的疲軟程度)。此時,經濟增長轉向穩健(增長率大約為3.5-4%),產能約束出現,但信用和需求增長仍然強勁。所以,通脹開始擴張,消費增長加快,庫存累積速度加快,利率上升,股票市場進入最後上漲階段,而通脹對沖資產成為業績最好的投資。

接下來通常是擴張的緊縮階段。在這個階段,實際的或預期的通脹加速促使美聯儲轉為採取限制措施,這表現為流動性減少,利率上升以及收益率曲線趨平或倒置。於是在經濟下滑之前,貨幣供給減少,信用增長下降,股票市場開始下跌。

緊接著是週期的衰退階段,它總共分為兩個部分。

在衰退的早期階段,經濟緊縮回歸疲軟(衡量指數為GDP缺口、產能利用率和失業率),股票、商品和通脹對沖資產下降,以及通脹下降,因為美聯儲繼續實行緊縮政策。

在衰退的末期,當對通脹的擔憂轉向對衰退的擔憂時,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因此利率下降,而更低的利率導致股票價格上升(雖然經濟還沒有轉向),同時商品價格和通脹對沖資產繼續疲弱。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股票價格使得週期開始進入擴張階段。

雖然我提過短期債務週期各個階段之間的平均時滯,但是從開始就已說明,這是一系列連貫事件,並沒有具體時間表,瞭解這點很重要。例如,按前面所述,經濟大面積走出疲軟,通脹才會開始升溫,而通脹上升後美聯儲才會採取限制措施。深度衰退(即造成經濟大面積疲弱)結束後的擴張勢必要比始於過剩產能減少的擴張持續時間要長。同樣,當週期按照之前描述的序列函數似的不同階段發展,它發展的速度將是推動它發展的影響因素的函數。例如,央行強有力的刺激性政策下的擴張有可能比較少刺激性政策下的擴張更為強勢,發展也更為迅速。此外,一些外生的影響,比如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程度、戰爭和自然災害,也能夠改變這些週期的發展速度。在此我是就一個典型框架進行大概籠統地說明,而非精準地描述。

為簡明起見,我們在這裡就不再深入地討論商業週期。

三種力量相互作用

儘管實際上經濟比我們這個框架所述的要複雜得多,但是把商業週期置於“長波”週期之上,然後把這兩個週期置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線之上,勾畫出了一個不錯的路線圖,便於我們理解資本主義體系、瞭解我們當前所處何處以及未來可能走向何處。為簡明起見,我們不會事無鉅細地給出一個全面解釋,但會舉例進行闡述。

例:下表展示了1919年以來,聯邦基金利率的所有周期性高峰和低谷,以及當它們發生時相應的漲幅和跌幅(用點數和百分數列出)。這些是過去90年來導致所有衰退和擴張產生的利率變化。這個表格展示了15個週期性上升和下降。請注意,這些波動是圍繞著一個大的上升趨勢和一個大的下降趨勢變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從1932年9月低點(0%)直到1981年高點(19%),利率的每個週期低點在前一個週期低點之上,且每個週期高點在前一個週期高點之上——即這50年以來所有的週期性上升和下降其實都是在一個上升趨勢裡波動。另外請注意,聯邦基金利率從1981年5月高點(19%),直到2009年3月低點(0%),每個週期的低點都低於前一個低點,且每個週期高點也低於前一個週期高點——即這27年來所有周期的上升和下降其實都是在一個下降趨勢裡波動。

每次利率的週期性下降都會逐步減少債務償付額,降低用信用購買的物品的實際價格以使消費者更易於承擔,使資產價值獲得了提升(產生正的財富效應)。所以,雖然債務償付額的趨勢基本上是平的,債務相對於收入和貨幣繼續上升,直到利率達到0%後無法再繼續下調,這時政府不得不多發貨幣並且提供大量資金以對沖私人部門信貸創造和消費的下降。

Ray Dalio: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

再次,為簡明起見,我們在此不再更加深入地探討三個力量的相互作用。正如一開始所述,該報告只是為了從基本層面來闡述我對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個人見解,也便於您能理解。另外,若想了解更多關於去槓桿過程和長期週期如何運作方面的知識,可以參考另兩篇後續會在本公眾號繼續貼出的報告:《關於去槓桿化的深入理解》和《論國家經濟成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